于濤
摘 要:小學低年級體育課程在整個小學教學活動中都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體育課程以鍛煉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為主要目標,為了更好地順應新時代教學理念的要求,教師在課堂教學活動中要逐漸增強小學低年級學生的身體素養(yǎng)。以小學低年級為研究對象,主要論述了在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中運用激勵法的策略分析。
關鍵詞:激勵法;小學低年級;體育課程
受傳統(tǒng)教學理念的長久影響,教師往往忽視了小學低年級體育課程的重要性,在教學活動中往往占用體育課程的上課時間,有的還敷衍了事,總之,小學低年級體育課程存在很大的問題。其實小學低年級體育課程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俗話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睕]有一個好的身體素質(zhì)就沒有能力投身到下一步的教學活動中。如何才能在小學低年級體育課程中運用激勵教學法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體育課程教學效率,成為每一位教師需要認真思考的問題。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充分考慮學生的個性特點,用激勵法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
一、設定體育活動目標,采用目標激勵法
小學處于素質(zhì)教育的初級階段,這一階段的教學活動非常重要,對學生以后的發(fā)展也有著很大的影響。這一時期學生天性愛玩、調(diào)皮,并且在教學活動中很難全程集中注意力,這也為小學低年級體育課程的開展造成一定的阻礙。并且小學生在體育課程中往往不知道應該做什么,沒有任何的目標可言,因此,教師要在教學活動中給學生設定體育活動目標,幫助學生在課程開展過程中有一個目標,這樣學生才會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表現(xiàn)得更加積極。
比如,當教師在講到跳繩比賽技巧的時候,可以先讓學生練習一下簡單的跳繩動作,先把跳繩比賽的動作分為簡單的幾個動作,然后進行分部練習。教師還要給學生規(guī)定一定的任務量,讓學生在做完幾組分步動作之后,讓學生在一分鐘之內(nèi)連續(xù)跳30個以上。學生完成這個任務之后,再重新給學生規(guī)定另外一個任務量,就像在一分鐘之內(nèi)連續(xù)跳40個或者50個,通過這種逐漸加大任務量的方法讓學生進行簡單練習,先給學生定下一個小目標,學生完成之后就會對自己更有信心,再給學生定一個比較大的目標,通過這種循序漸進的訓練方法,當學生完成小目標之后,給予學生肯定的評價,并且激勵學生繼續(xù)努力,對提升體育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有很大幫助。
二、采用小組默契訓練,激勵學生團隊競爭
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理念往往只強調(diào)單獨個體體育活動的重要性,甚至只是讓學生在體育課堂中簡單舒展一下拳腳,這種體育課程的開展方法是違背現(xiàn)代教學理念的。教師在小學低年級體育教學活動中要采用小組訓練的方法,讓學生通過小組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默契度,對提升學生的整體能力有很大的幫助。另外,教師在學生進行默契訓練時還要對學生的出色表現(xiàn)給予肯定,肯定小組成員之間默契的配合,增強學生體育課程的學習信心,從而激勵更多的學生更好地參與到體育中來。
比如,教師在講述籃球運動基本動作要領的時候,可以先給學生做一些簡單的講述和示范,然后把學生簡單分成幾個訓練小組,讓每一個組的學生進行傳球練習。由第一個學生進行傳球,接球的學生要根據(jù)教師講述的動作要領做好接球動作,腿部稍有彎曲,把自己的重心壓低,自己的腳步一定要靈活。傳球活動不僅可以鍛煉學生之間的默契度,也可以增強學生之間的感情。另外,當小組之間進行傳球練習時,教師還可以給予每個小組一些技巧上的建議,對一些表現(xiàn)出色的小組進行表揚,對一些表現(xiàn)不好的小組給予建議,鼓勵學生繼續(xù)努力。通過這種方法可以調(diào)動學生上課的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之間的競爭意識,對培養(yǎng)學生的體育綜合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三、開展趣味體育活動,進行總結(jié)激勵
教師在體育教學活動中要不斷豐富教學內(nèi)容,以提升學生的體育綜合素養(yǎng)為前提,不斷進行體育開闊訓練。開展趣味體育活動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共同營造一個良好的學習氛圍。另外,教師還要在課堂中定期做一下活動總結(jié),一方面,要肯定學生在活動開展過程中所做的努力,激勵學生再接再厲創(chuàng)造一個好成績;另一方面,教師要指出學生在活動中的不足之處,給予學生一些建議。
比如,教師可以在課堂中組織學生開展籃球比賽,以小組對抗的形式展開,進一個球記一分,哪個隊伍能夠率先取得三分則為勝利。這樣學生在比賽過程中積極性更好,還可以練習自己的籃球動作要領,鍛煉自己的身體。
總而言之,體育作為一門戶外運動課程,可以強健學生的體魄,為學生更好地投入下一步的學習工作中奠定良好的基礎。教師要在課堂開展過程中正確使用激勵教學法,增強學生的運動信心,努力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提高體育課程的教學質(zhì)量。
參考文獻:
陳建相.激勵式教學在體育教學中的運用[J].體育教學,2013(4):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