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麗芬
摘 要:《語文課程標準》明確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應(yīng)培養(yǎng)學生傾聽、表達和應(yīng)對能力,使學生具有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流的素養(yǎng)。”因此,傾聽,是一種能力,是一種習慣,也是一種素質(zhì)。要想使學生口語交際活動成為一個生動活潑、主動發(fā)展和富有個性的過程,一個重要的因素就是要學會傾聽。
關(guān)鍵詞:低年級;語文課堂 ;傾聽習慣;途徑與方法
學會傾聽是一種能力、一種習慣。因為傾聽不是一朝一夕養(yǎng)成的,而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這就需要我們教師經(jīng)常提醒、督促和長期的指導。在平時的教學中,只要教師善于捕捉教育契機,適時引導,不斷訓練,就能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擁有傾聽的能力,才能真正掌握傾聽這把金鑰匙。在多年的教學生涯中,我總結(jié)了幾點培養(yǎng)傾聽的方法與大家共勉。
一、 培養(yǎng)學生傾聽習慣的重要性
“聽、說、讀、寫”是學習的最基本能力,把傾聽能力提到語文學習的四大能力之首,是因為“聽”的能力的提高是提高其它三方面能力的基礎(chǔ)?!墩Z文課程標準》指出“口語交際能力是現(xiàn)代公民的必備能力,是聽與說雙向的互動過程。”學會傾聽是學習的最基本能力的基礎(chǔ)和保證,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別人說話的習慣,會聽了,聽懂了,聽出問題才能糾正,才能使學生文明和諧地進行人際交往。學會傾聽有兩層意思:一是要求聽別人講話要用心、細心和耐心。“傾聽”即是用心聽,細心聽的意思,這也是一種禮貌,是對說話者的一種尊敬。二是要“會聽”,能邊聽邊想,能聽懂說話人的意思,記住別人說話的主要內(nèi)容。培養(yǎng)良好的傾聽習慣,形成一種良好的傾聽能力會讓每個學生收益終生。
二、小學低年級語文課堂中培養(yǎng)學生傾聽習慣的途徑
1.營造良好的傾聽氣氛
首先要營造良好的傾聽氣氛,激發(fā)良好的傾聽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教材圖文并茂,可以引進許多學生喜聞樂見的卡通形象,充分利用教材,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學生傾聽的欲望。根據(jù)低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引入一定的故事或兒歌??梢宰寣W生看圖講故事,根據(jù)故事情節(jié)提問題,解決問題,使故事情節(jié)貫穿于教學始終;可以做一些學生喜歡的游戲或競賽活動讓學生集中注意力;可以利用多媒體來提高學生的注意力等;還可以開展“天天故事會”,每天讓一位學生講一些情節(jié)簡單,篇幅較短的故事,同學們當評委打分,讓人人都有說的機會,同時又能讓同學換位體驗聽眾為什么要認真傾聽別人的原因。讓同學當評委,也是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有效地促進他們認真自覺地傾聽,從而提高他們傾聽的能力。
2.發(fā)揮教師的榜樣作用
其次,努力發(fā)揮好教師的榜樣作用。著名的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讓每一個學生在學校抬起頭來走路。只有這樣才能給學生樹立信心,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認真思考習慣。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自身也是學生產(chǎn)生傾聽欲望的因素。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學生往往會因為喜歡哪個老師,就喜歡聽哪個老師的課,就會認真傾聽他的講話。所以老師要把學生當作朋友,用親切的話語,細微的動作,和藹的表情來縮短師生間的心靈差距。當學生們認真傾聽,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意見時不要吝嗇自己贊美的語言,如“你聽得最認真,這是對別人的一種尊重也是對自己的尊重!”“你的聽力可真厲害,把這么小的區(qū)別都聽出來了。”這樣長時間下去,學生傾聽的欲望一定會上漲,他們良好的傾聽也會在無形中得以培養(yǎng)。
3.提高學生傾聽能力
另外,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地教給學生傾聽的方法,來提高學生的傾聽能力。例如:當老師提出問題時,首先要求學生先靜下來想一想,不要忙急著舉手回答,先想一想我該怎樣回答。另外,如果有同學在回答問題時要盡量做到不插話,不與其他同學討論,仔細傾聽同學的發(fā)言。相信如果經(jīng)過這樣長此以往的訓練,學生的傾聽能力一定會大大提高的。還有我在黑板上把“聰”字引進每一節(jié)課中,以便于及時、適時在課堂上引導學生重視傾聽的想法。我告訴學生:聰明的孩子首先是個善于傾聽的孩子,因為“聰”字那大大的耳朵占了整個字一半。其次,聰明的孩子會動手、動口和用心。用心是基礎(chǔ),在“聰”的右下角,而‘聰字右上角那兩點,不正像一雙勤勞的小手嗎?它告訴我們要先做再說,多做事少說話,做一個踏踏實實的人。
4.恰當評價,鼓勵傾聽
最后,在傾聽中做到恰當評價,給與學生長足的鼓勵。口頭獎勵對于一、二年級的學生而言作用很大。當學生對于教師的經(jīng)常使用的幾句表揚已經(jīng)習以為常時就激發(fā)不起他們的傾聽興趣,因此這就要求老師要有多樣的口頭表揚。教師可以這樣說:“你聽得最認真,這可是尊重別人的表現(xiàn)呀!”“這么一點小小的區(qū)別都被你找出來了,你真會聽!”“你聽出了他的不足,可真幫了他的大忙?!薄按蠹铱矗@位同學不僅聽懂了別人的發(fā)言,還加進了自己的想法,多棒呀!”……一個眼神,一句贊揚,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不花時間,不費力氣,卻能收到明顯的教育效果,課堂中,我們要善于發(fā)現(xiàn)每個學生的閃光點,用真誠的話語鼓勵他們,及時表揚注意傾聽的孩子,適時地鼓勵學生對他人發(fā)言提出質(zhì)疑。評價學生時,多一些表揚,少一些批評。課堂上學生就會認真聽講。另外,教師的“傾聽”—方面有助于教師及時了解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針對性地調(diào)整教學,同時也是對學生人格的一種尊重,幫助學生樹立學習的自信。這樣一來,給學生營造了良好的傾聽氛圍。教師這種認真傾聽學生說話的習慣,給學生養(yǎng)成傾聽習慣,樹立了可感的榜樣。讓學生的傾聽習慣得以正確的鼓勵和發(fā)揚。
三、結(jié)語
學會傾聽是一門教育,是新課程賦予學習習慣新的內(nèi)涵,是新課程標準和未來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中一項十分重要的指標。 曾有這么一句名言:“播下一種行為,收獲一種習慣;播下一種習慣,收獲一種性格;播下一種性格,收獲一種命運。”只有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才能化為學生自身的素質(zhì),對學生的一生產(chǎn)生深遠的影響,但學生認真傾聽的習慣不是一朝一夕養(yǎng)成的,它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需要經(jīng)常的提醒、督促和長期的指導。只有適時引導,才能使學生逐步養(yǎng)成傾聽老師講解、傾聽別人意見的良好習慣。學會傾聽,會使我們的課堂教學更生動、更精彩,使我們的學生成為真正的學習主人。
參考文獻:
[1]王志明.淺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傾聽習慣的培養(yǎng)[J]小學生閱讀,2012.03.
[2]李桂花.傾聽對于學生語文學習的幫助和提高[J]基礎(chǔ)教育研究,201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