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瑯
(湖南省安化縣清塘鋪鎮(zhèn)完?。?/p>
摘 要:教學法一旦觸及學生的情緒和意志領域,觸及學生的精神需要,便能發(fā)揮其高度有效的作用。
關鍵詞:語文教學;課堂情境;多媒體
怎樣才能讓課堂充滿活力,對學生有足夠的吸引力呢?筆者覺得關鍵在于教師要機智運用課堂藝術,善于創(chuàng)設各種情境,從而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我從以下幾點進行了嘗試:
一、巧妙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比绻處熢谏险n開始,就能通過各種巧妙的導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那就為一堂好課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例如,在教學《植物媽媽有辦法》一文時,我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植物王國的智慧博士邀請你們去植物王國做客,你們想不想去?然后就跟著音樂來到了植物王國,利用多媒體欣賞植物王國美麗的景色,教師引導:植物王國景色可真美,大雁在天空中自由自在地飛翔,兩只美麗的蝴蝶在花園里翩翩起舞,一只可愛的小白兔從遠處跑來,它剛離開媽媽,正想獨自去旅行呢。是啊,小白兔有腳,大雁有翅膀,可植物要旅行靠的是什么辦法呢?快打開書讀讀吧!同學們懷著好奇心,興趣盎然地讀起課文來。這樣,通過富有趣味的情境教學將孩子們的注意力集中起來,課堂就比較活躍了。
二、巧設問題創(chuàng)設情境
筆者認為語文教學中,要以“思”為核心,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例如,我在教《藍色的樹葉》一文時,首先在黑板上寫上“樹葉”二字,提問:你們知道樹葉是什么顏色的嗎?有的說是綠色的,有的說是紅色的,還有的說是黃色的,我表揚了同學們平時善于觀察,然后我在“樹葉”前面加上“藍色的”三個字,提問:你們看見過藍色的樹葉嗎?同學們紛紛搖頭,我緊接著問:沒有藍色的樹葉,可為什么作者偏偏給文章取名“藍色的樹葉”呢?誰可以來猜一猜?這些問題一個一個地跑出來,緊緊地抓住孩子們的注意力,他們紛紛舉手,回答過后,我就趁熱打鐵:到底是不是如你們所說的那樣呢?那我們就帶著這個疑問來自學課文吧!這樣,同學們就開始興致勃勃地讀起課文來。
三、借用媒體創(chuàng)設情境
多媒體教學,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視覺、聽覺器官,激活學生的想象思維,能真正做到把畫面、音樂、語言與語言文字很好地溝通起來,在教學中,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在教學《假如》一文結尾時,為了恰到好處地升華情感,我通過播放《愛的奉獻》這首歌,然后加上富有激情的語言:是啊,老師心中也被一個深深的“愛”字所激動著,讓我們像馬良、像小作者那樣去關愛環(huán)境、熱愛他人。老師相信,只要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這樣就輕易地將學生帶人了“愛”的殿堂。
四、激情表演創(chuàng)設情境
愛表演、愛模仿是孩子的天性,它不僅能活躍課堂氣氛,還能很好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在教學中,我時常創(chuàng)設各種表演情境進行教學。如《四季》一文,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鞠躬”“挺”“頑皮”這些詞,我請了兩位同學進行了情境表演,他們表演得惟妙惟肖,課堂氣氛一下子就活躍起來。如,在教學《酸的和甜的》一文時,在熟讀課文及大致了解不同動物性格之后,分別請四個小朋友進行角色表演,頓時,學生興趣盎然,紛紛舉手,又一次加深了對課文的理解。
五、師生互動創(chuàng)設情境
教師既是課堂教學的組織者,更是課堂教學的參與者。我經常走下講臺和學生一起參與學習。例如,在教《從現(xiàn)在開始》一課,教學中我創(chuàng)設了這樣的情境:同學們,你們想不想當“萬獸之王”呀?同學們高聲說:“想!”好,那老師現(xiàn)在就是動物王國最公正的裁判員。為了我們動物界的榮譽,我要選一位最有才能的人來擔任我們的首領。這樣吧,我們就來個人才選拔大賽,好不好?”大家滿口答應。這一過程,我把“講臺”搬到了學生中間,我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權威,而是一名快樂的裁判員。在與學生的對話與交流中,巧妙地引領學生積極主動地進行創(chuàng)造性學習,將語文課堂變成了師生交流與互動的舞臺。
六、有機擴散創(chuàng)設情境
人類社會的任何一項創(chuàng)造發(fā)明,都是創(chuàng)新思維的結果。我們在教會學生學習課文的同時,也要讓他們具備創(chuàng)造能力。所以,在課堂中,激發(fā)學生的創(chuàng)造能力,也是不可忽視的。例如,在教學《坐井觀天》這一課時,講到青蛙會不會跳出井口時,我讓學生進行創(chuàng)造性思維,學生各抒己見,有的說不會跳出井口,因為青蛙習慣了井底的生活,不想因此而改變。有的說會跳出井口,因為它想證明自己的觀點是正確的。這些看法跳出了教材,激發(fā)了學生的興趣。
總之,創(chuàng)設情境的手段和方法有很多,采用多種手段創(chuàng)設好語文情境,能極大地提高教學效率,提高學生的觀察、想象和思維能力,使學習變成一種自在、愉快的情感交流活動,使學生在知識、能力、智力、情感多方面得到和諧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呂才均.淺談如何讓學生在課堂上互動交流[J].科學咨詢(教育科研),2016(12).
[2]顧小瑋.真互動,彰顯課堂活力[J].數學教學通訊,2016(12).
編輯 王亞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