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永雄
摘 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推進,生本教育、高效課堂已經(jīng)深深的刻進了教師、教育、教學的深處,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高效的教學模式選擇,是教育不懈的追求,選擇恰當?shù)慕虒W模式,提高教學效率,是學校教育研究的重大課題,“導練結合”是我校近年來通過研究總結出來的行之有效的提高政治教學的方法,本文就這一模式做一介紹。
關鍵詞:思想政治;課堂教學;教學效率;教學模式
中學思想政治課是學生系統(tǒng)認識政治理論課包括法律常識,公民道德教育,思想道德常識,馬列主義政治常識的基礎性課程[1]。中學思想政治課即是學生智育教育的內(nèi)容,也是德語教育的主陣地之一,然而思想政治課由于趣味性問題,在學生的學習中,學習效率并不很高,因此,我們通過研究得出結論,思想政治課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改由以“學”為主的“導練結合”的教學模式。實踐證明“導練結合”的教學模式不僅能夠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提高學生的合作參與能力,提高思想政治課教學效率,有助于實現(xiàn)課程教育目標。
一、傳統(tǒng)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的突出問題及“導練結合”教學模式的優(yōu)勢
(一)傳統(tǒng)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的突出問題
思想政治課作為學校德育教育的主陣地,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思想政治課在學生學習過程中,由于學生知識基礎和理解能力導致學生很難體味到其中的趣味性[2],在具體教學中常常存在一下問題:
首先,在教學內(nèi)容上,學生的感受是:抽象的多,遙遠的多,概念多,具體的少,現(xiàn)實的少。實用的少。其次,在教學模式上,教師實施的是灌輸測試的教育模式,學士采用的是識記應考的教學模式,遠離了思想政治課的成效教育。再次,而在教學評價上,片面重視學生試卷分數(shù),對于學生實踐活動缺少評價,無法對學生的知識轉化成能力進行準確的評估。
(二)“導練結合”教學模式在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優(yōu)勢
這些問題,嚴重影響了思想政治課的趣味性,導致思想政治課的教學目標難以實現(xiàn),“導練結合”的教學模式,就是針對上述問題提出的,“導練結合”就是改變過去填鴨式的教學,而是改由學生閱讀學習課本,了解課本知識,教師在學生自學基礎上予以指導,然后通過課后練習及實踐活動,讓學生理解所學知識?!皩Ь毥Y合”的教學模式,主要是以導為主線,以學位主體,在教師指導下的自主學習模式。這一教學模式具有明顯的優(yōu)勢:
“導練結合”教學模式,肯定學生在學習中的主體地位,符合正確的學生觀,學生是學習主體,學生發(fā)展使教育的目的,喚醒和鼓舞學生的主體意識,是教育改革的基本方向。
“導練結合”教學模式,注重開拓學生視野,啟發(fā)學生政治思維,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有利于學生開動腦筋思考所學內(nèi)容,在學生閱讀課本,學習知識的基礎上,進行一些啟發(fā)性探索性的思辨,課堂氣氛大有改善,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興趣。
“導練結合”教學模式,及時就學生所學進行訓練,有利于學生在學習能力方面的提高,他們自由發(fā)表簡介,有助于提高自主學習自我教學的能力。
二、“導練結合”的自主學習模式具體操作
“導練結合”教學模式,是對于思想政治課教學模式的改造,這種教學模式基本流程是:自學教材-互動交流-啟發(fā)指導-總結概括-練習實踐。
(一)自學教材
教材自學是“導練結合”教學模式的核心部分,其目的就是讓學生依據(jù)課程目標學習教材,這一過程是學生自學能力提高的重要方式,這一部分,學生可以根據(jù)教師所要求的自學提綱,仔細研究課本內(nèi)容,根據(jù)課本內(nèi)容寫出自學筆記,以備在課堂討論中使用。
(二)討論交流
討論交流是“導練結合”教學模式的在課堂教學的正式啟動階段,它有助于促進學生通過探討,集思廣益,提高學生對于所學內(nèi)容的理解程度,也有助于學生提高互助合作的能力,有助于學生學會互動,提高學生的鉆研能力,能夠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也有助于學生完成本階段的學習任務。
(三)啟發(fā)指導
在學生討論基礎上,教師依據(jù)學生討論的內(nèi)容,他們的疑惑及不到位的問題進行重點啟發(fā),恰當點撥,讓學生能夠更加深入的理解課本內(nèi)容,教師的指導需要依據(jù)學生水平進行,首先要重視學生的興趣,其次要重視學生的努力,對于他們的努力給予充分的肯定,對他們錯誤的理解要表示充分的理解,不能嘲笑和打擊,以保持學生持續(xù)的自學和討論的意愿。
(四)總結概括
教師在以上環(huán)節(jié)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總結,學生的總結包括兩個方面:一是本節(jié)課所學內(nèi)容的總結,對于課本內(nèi)容進行總括性的認知,以便更加簡便的記住所學內(nèi)容,二是對自己本節(jié)課學習中的有效經(jīng)驗和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總結,找出問題的原因,為下次學習中獲得更好的效果做好準備。
(五)練習實踐
教師需要幫助學生做到通過聯(lián)系開拓視野,鞏固課堂教學的目的,根據(jù)課程內(nèi)容和學生能力,教師可以對練習的內(nèi)容進行恰當安排,促進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理解消化。同時學士還需要學會使用所學知識,聯(lián)系和討論社會熱點問題,以提高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現(xiàn)實問題的能力,這一過程既有利于幫助學生記住所學知識,更是學生學習課本知識的最終目的,也是學生能力提高的基本體現(xiàn)。
三、結語
中學思想政治課是學生系統(tǒng)認識政治理論課包括法律常識,公民道德教育,思想道德常識,馬列主義政治常識的基礎性課程[1]。中學思想政治課即是學生智育教育的內(nèi)容,也是德語教育的主陣地之一,然而思想政治課由于趣味性問題,在學生的學習中,學習效率并不很高,因此,我們通過研究得出結論,思想政治課必須改變以往的教學模式,改由以“學”為主的“導練結合”的教學模式?!皩Ь毥Y合”的教學模式的目的就在于實現(xiàn)學生為主體課堂教學,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學生的研究能力為目標,這一模式,有助于學生學會課本知識,更有助于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自學習慣,有利于學生合作探究能力的發(fā)展,有助于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教師可以依據(jù)學生實際能力和教材具體內(nèi)容做出恰當?shù)陌才藕椭笇?,盡可能使得思想政治課教學充滿趣味,讓學生在興趣的驅動下,積極主動的完成自學任務,并實現(xiàn)積極討論,總結和聯(lián)系,把自主學習落到實處,真正提高中學思想政治課的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張祜弁.《以鄧小平理論為指導推進思想政治課改革》[M].《上海市高中思想政治課改革論文集》(89-90)
[2]吳立崗主編.《教學的原理、模式和活動》[M].廣西教育出版社出版,1997年(25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