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斯琪+孫凡濤+邱林
摘 要:利用音頻大地電磁法(AMT)的帶地形二維非線性共軛梯度(NLCG)反演結果,查明了埡口隧道(D2K547+200~D2K549+800)段附近巖性、斷層破碎帶及巖溶位置,為隧道設計提供了基礎資料。經(jīng)鉆孔及地質資料驗證,AMT勘探到達了預期的效果。
關鍵詞:AMT;隧道;電阻率異常;圍巖分級;斷層破碎帶;巖溶發(fā)育區(qū)
隨著鐵路建設中長達深埋隧道的情況越來越多,傳統(tǒng)物探方法的局限性逐漸暴露。天然源音頻大地電磁法(AMT)與傳統(tǒng)物探方法相比,具有受地形影響小、勘探深度大、成本較低等優(yōu)點,適用于復雜地形的鐵道勘探。
改建鐵路成昆線米易至攀枝花段埡口隧道D2K540+200~D2K552+710段地質條件復雜,因此采用AMT法進行物探,查明斷層破碎帶寬度及產(chǎn)狀、軟弱帶及富水帶的埋深和規(guī)模以及主要地層巖性界線,重點判釋隧道洞身高程范圍內的資料,為隧道設計提供基礎資料。
1背景介紹
隧道進口位于米易縣丙谷鎮(zhèn)雷窩村附近,出口位于米易縣埡口鎮(zhèn)白沙溝附近,全長12510m,最大埋深約890m,線路呈北東-南西走向;地形起伏較大,地面高程1130~2060m,相對高差50~930m,自然坡度5~35o不等,局部呈陡崖。測區(qū)地處揚子準臺地西緣康滇地軸中段,跨瀘定-米易臺拱之米易穹斷束,構造復雜,褶皺不發(fā)育,斷層局部發(fā)育。
2方法技術
音頻大地電磁法(AMT)原理基于大地電磁測深法(MT)原理,利用視電阻率-頻率曲線獲取地下電阻率分布情況,從而區(qū)分巖性及構造體,識別地下地質體的空間分布和性質。據(jù)資料統(tǒng)計,本區(qū)各類巖性地質體之間存在一定的電性差異,具備開展AMT測量的基礎。
本次測量工作采用V8大地電磁儀,收發(fā)距為12000m,發(fā)射偶極距1500m,接收偶極距40m,點距40m,工作頻率1Hz-8192Hz,發(fā)射電流在高頻段不小于3A,中低頻段不小于16A。
采用MTSoft 2D大地電磁二維處理和解釋軟件進行處理解釋。對原始數(shù)據(jù)采用時間序列的交疊、人工選擇時間序列、Robust處理等多種方法技術進行預處理,突出有用信號,抑制干擾,提高資料的信噪比。預處理后,對數(shù)據(jù)進行去噪、靜校正、空間濾波等處理,然后進行一維及二維反演。
3成果及解釋
依據(jù)NLCG二維反演得到電性剖面圖(圖1上),并根據(jù)電阻率值將低阻異常大致分為Ⅱ(大于2500Ω.m)、Ⅲ(1000~2500Ω.m)、Ⅳ(200~1000Ω.m)和Ⅴ(小于200Ω.m)四類,分別對應較完整巖體,較破碎巖體,破碎、軟弱或含水巖體和極破碎、極軟弱或富水巖體。由此繪制出綜合物探電學地質斷面成果圖(見圖1下)。在此基礎上對隧道測線剖面的地質構造和巖性作出綜合解釋。
測區(qū)地表表層風化程度較弱,在電性上對應電性結構中低阻特征。下層巖性分段明顯:D2K547+200~D2K548+110段主要巖性為花崗巖夾閃長巖,巖體完整,電阻率高;D2K548+110~+990段為花崗閃長巖,巖體破碎、軟弱、富水,電阻率低;D2K549+110~D2K549+800段主要巖性為角巖及片巖,巖體較為完整,電阻率較高。
D2K548+990~D2K549+110段電阻率表現(xiàn)出相對低或極低的特征,為條帶狀反映,并且附近反演電阻率梯度值大,對應斷層破碎帶,推斷此處為斷層F4、F5(見圖1下)。F4對應地質推斷的昔格達1號正斷層;F5對應地質推斷的昔格達2號正斷層,位置大致相同。
隧道洞身(圖1紅線位置)圍巖大部分位于Ⅱ~Ⅳ區(qū)域。其中的Ⅴ類異常區(qū)為極軟弱、極破碎或富水巖體,施工中應注意預防涌水、突泥和塌方。
4結論
①利用音頻大地電磁法(AMT)對成昆改建鐵路埡口隧道的巖性、構造、巖溶發(fā)育情況進行了成功地解釋,結合區(qū)域地質情況及地質調查情況進行了圍巖類別的劃分,并對勘探區(qū)巖體完整性進行了評估;
②物探共判釋解釋有兩個斷層,即昔格達1號和2號斷層。施工時在斷層位置應注意加強防護,預防地質災害的發(fā)生;
③根據(jù)AMT資料所揭示斷層或破碎巖體或巖溶發(fā)育區(qū)分布與地質資料基本相符合,但在視傾角和位置方面存在一定差異,推測由于在物探測線及附近位置存在高壓輸電線的電磁干擾,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資料的可靠度。整體來說,物探的作用和效果明顯,通過物探,大大提高了對埡口隧道工程地質條件的宏觀認識水平。
參考文獻:
[1]閔剛,王緒本,李堅等.?CSAMT法在昆玉線寶峰深埋隧道勘察中的應用[J].煤田地質與勘探,2012,40(3):78-81.
[2]陳業(yè)斗,杜文龍,孫立鵬.音頻大地電磁法(AMT)在某銅礦勘查中的應用[J]?.山東煤炭科技,2015,6:158-160.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