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燕翔
【摘要】本文論述了思想品德教學中存在的認識誤區(qū),指出教師應認真組織學生自主學習,豐富合作學習形式,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端正課堂教學方向。
【關鍵詞】誤區(qū) 自主學習 小組合作 互動 評價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4A-0121-01
新課程標準實施以來,自主、合作、探究學習搞得如火如荼,但透過熱鬧的場面不難發(fā)現(xiàn)這種表面的熱鬧存在不少誤區(qū),主要表現(xiàn)在:教師放權(quán)給學生自主學習,學生可能由自主走向自由;合作學習形式過于單一,以小組討論代替所有的課堂合作;教師一味表揚鼓勵,忽視批評矯正的功效。下面筆者以思想品德教學為例,談談如何規(guī)避誤區(qū),端正課堂教學方向。
一、自主≠自由,規(guī)范課堂教學行為
為凸顯學生的主體地位,教師可以在教學展開后,充分放權(quán)給學生,讓學生展開自主學習,這是新課改的基本精神和要求。但由于教師的認知存在一定偏差,常常布置了學習任務后就讓學生自由學習了。初中學生自律性不夠,如果教師組織不得力,課堂教學很可能走向自由化,雖然課堂氣氛很活躍,但學習效果并不理想。因此,教師要加大教學監(jiān)管力度,規(guī)范學生的學習行為,提高學生自主學習效率。如《遠離損友,交友的藝術》一課教學中,筆者先讓學生自主討論什么是損友、為什么要遠離損友,一開始學生討論熱烈,甚至出現(xiàn)爭執(zhí)不下的場面。有學生認為,朋友不可簡單分為損友和益友,這對朋友來說是不尊重的;而有的學生認為,交友不需要什么藝術,只要真誠就可以交到好朋友。討論秩序有些混亂。這時,筆者急忙叫停討論,并提示:“損友和益友是相對而言的,我們的生活中有很多這樣的案例,不妨結(jié)合生活實例來討論這個問題?!彪S后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展開討論,學生根據(jù)提示要求進行合作學習,結(jié)合身邊的實例有理有據(jù)地表達自己的觀點。其中一名學生說:“我表哥就是被人帶壞的,他原來學習很好,后來經(jīng)不住誘惑,跟著幾個社會青年學會了吸煙、喝酒,參與打架、斗毆,最后被公安機關拘留了。”教師設置自主學習任務后,讓學生隨意發(fā)言,討論變成了爭吵,導致課堂秩序混亂,而及時將學生分成四人小組后,給出討論提示和要求,學生的自主學習才順利展開。
二、合作≠討論,優(yōu)化互動學習形式
有的教師認為小組討論就是合作學習,組織形式單一,教學收效不大。小組檢查、小組競賽、小組辯論、小組演繹等都屬于合作學習形式,教師要針對教學實際進行科學選擇和設計。如在《青春的心弦》一課教學中,筆者設計了一個問卷調(diào)查活動,讓學生分小組開展調(diào)查,內(nèi)容如下:你認為以下哪些行為是早戀的表現(xiàn)?男女同學一起復習功課;男女同學到對方家里玩;男女同學互贈生日卡;集體活動中,兩個男女同學總愛湊在一起;在異性面前總愛動手動腳;開始關注某個異性,默默思念。通過問卷調(diào)查,學生總結(jié)道:男女同學在一起不一定就是早戀,一起復習、互贈禮物、到對方家里玩等,都屬于正常的交往,而其他幾個行為則有早戀嫌疑。學生對早戀問題較為敏感,如果采用討論的形式,學生可能會難以開口,而采用匿名制問卷調(diào)查,學生可以毫不避諱地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合作學習起到了良好的效果。
三、評價≠表揚,完善課堂反饋機制
新課改提倡課堂評價要以激勵為主,但只一味表揚而忽視批評與矯正,同樣是對學生的不負責。課堂教學應該建立良性反饋機制,組織學生展開自評、互評活動。例如,《透視“追星”》一課教學中,筆者根據(jù)教材設計了課堂辯論——追星的利與弊,讓學生進行辯論。正方認為,盲目追星屬于心理扭曲的表現(xiàn),追星不是學習明星的優(yōu)秀品質(zhì),而是關注其私生活,甚至模仿其生活中的壞習慣,這無疑是低級趣味了。反方學生則認為,追星成為一種社會現(xiàn)象,說明明星效應的客觀存在,我們沒有任何理由排斥追星行為。辯論結(jié)束后,筆者進行總結(jié)和評價:正方觀點陳述合情合理,辯詞有理有據(jù),具有很強說服力,但辯論要注意言辭適當,不能有人身攻擊傾向;反方強調(diào)節(jié)制性追星,也是比較明智的,但要注意論點與論據(jù)的有機結(jié)合,切不可以偏概全。學生聽后都欣然接受。教師對學生的表現(xiàn)進行評價時,既要指出其優(yōu)良的一面,也要提出其存在的問題,評價不是單純唱贊歌,要公正、客觀,給學生帶來啟發(fā)。
總之,在思想品德教學中,教師要有清醒認識,不要片面追求課堂的表面繁榮,而要針對學生實際展開教學設計,避免走入誤區(qū),認真組織學生自主學習,強化課堂教學監(jiān)管,豐富合作學習形式,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客觀公正地評價學生的課堂表現(xiàn),關注學生的進步與成長。
(責編 周翠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