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蓮
摘 要:新課標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一切為了學生的發(fā)展。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教師的教學理念,教學方法都有了很大的改觀。在小學英語初學階段教學中,我們應做到:保證聽力,保證會讀,保證課堂,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關(guān)鍵詞:小學英語;初學階段;問題;解決措施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7)18-0150-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8.092
愛因斯坦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本學年在十幾年教學中我第二次帶三年級起始階段的英語教學任務,確實又有不同的感受。三年級的孩子們初學英語,對孩子們來說,他們對英語滿懷好奇心,同時家長對他們的英語學習又是滿懷憂慮。在一年的教學中我又幾點想法。
一、 要保證聽力
心理學測試表明,人們通過視聽覺所獲取的知識占全部知識的80%以上。聽的能力在英語四項能力(聽、說、讀、寫)中也是位居首位,只有大量地聽,才能模仿得準、說得好。目前我們的英語課堂,多也借助錄音帶。一天,由于同班任課教師有事,我上完早讀后接著就上英語課,因為早讀我就讓孩子們聽了nose, mouth, ear, eye, face和句子Look at me. This is my nose. 在課堂上孩子們都表現(xiàn)得特別積極。就連最愛做小動作,愛玩小玩具的張弘毅也特別積極。課后我就在想他們?yōu)槭裁幢憩F(xiàn)得這么好呢?我得出答案是:他們剛聽過錄音,他們能說的上。是呀,又有哪個孩子會明明知道而憋得不去回答老師的問題,不去在同伴們面前得到大家的認可呢?因此,從“聽”著手不僅符合教學規(guī)律,而且符合語言學習的規(guī)律。對于缺少英語語言環(huán)境的大多數(shù)小學生來說,聽,是他們純正優(yōu)美的語音語調(diào)的唯一有效途徑。因此,在整個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教師每節(jié)課都要盡可能地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語言環(huán)境,要盡量幫助學生先聽好,多聽多練,充分發(fā)揮小學生的聽覺敏銳、辨音能力強的特點,集中精力訓練聽,讓學生在充足的“聽”的語言量中學習英語。
二、 要保證會讀
語言教學要歸其本真。在這里我要強調(diào)的是:重視課堂上的朗讀教學。朗讀是英語學習的傳統(tǒng)方法,也應成為現(xiàn)代英語學習的一個關(guān)鍵環(huán)節(jié)?!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 。初學英語的人要想學好英語必須先動口模仿,朗讀所學的句型、課文、名言名句、優(yōu)秀的英文小詩和短文等,無疑都是模仿的一種好方式。通過朗讀可以訓練正確的語音和語調(diào),培養(yǎng)口頭運用語言的能力,有了這種能力,就為大膽地開口說英語奠定了基礎(chǔ)。從一句到兩句、從少到多地開口說使自己產(chǎn)生學會了的信心,從而越學越想學,越學興趣越濃。分析現(xiàn)狀,我覺得三年級的課堂教學首先要保證孩子們把所學的內(nèi)容能夠會讀。初學英語,會讀是前提。試想,當你我打開一本書,面對書上的文字,你不會讀,你會做些什么?你又能做些什么呢?對于三年級八九歲的孩子們,如果我們教師在課堂上解決不了讀的基本要求,他們?nèi)绾文茏龅届柟趟鶎W知識,如何去完成你所要求的表演對話呢?實踐證明,英語表達能力強的學生都善于朗讀,通過朗讀記憶詞匯、積累詞匯并豐富詞匯。既能幫助學生增強對詞匯和語言結(jié)構(gòu)的記憶,又能增強學生的語感,有了一定的語言基礎(chǔ)和知識的積累才能融會貫通地與他人進行交流和溝通。
三、 不要把太多期望留到課外
教育教學工作中,課堂是學生學習的主陣地,英語難學,如單詞是英語學習的根本,記憶單詞枯燥乏味,因此有些學生一到上英語課時就感到無味,英語成績不佳。作為一名英語教師,如何讓課堂成為學生快樂學習的“舞臺”?無可置疑,適度的家庭作業(yè)是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的有效途徑。但我們不要期望不要奢望孩子們可以把eleven, twelve, thirteen, fourteen, fifteen這五個單詞抄寫五遍就能記下了。所以,我想我們還是在課堂上留給孩子們?nèi)宸昼?,讓他們來集中記憶新詞,爾后,再以家庭作業(yè)的形式來鞏固。能在課堂上解決的決不要留在課外。在我們?nèi)粘5慕逃虒W活動中,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這樣的情形:教師有情學生無情。即所謂“東邊日出西邊雨”的尷尬情景。打造教育的親和力,是讓學生樂學的必要條件;建立良好的師生關(guān)系,注重民主教學,是讓學生樂學的前提;正面表揚激勵,是讓學生樂學的重要手段。我們更應該致力于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創(chuàng)設(shè)輕松、愉悅、和諧的教學情境和氛圍,從而使教學活動生動活潑,達到最佳的教育效果。
四、學習要合理分層,保證每個學生都有所收獲
現(xiàn)在班額過大、生源復雜,學生個體差異明顯,教學時間又有限,而且課后與學生溝通的時間也不多,這些都給我們完成教學任務,實現(xiàn)教學新目標,帶來了種種困難。孩子們對知識的掌握層次是有差異的,所以我們對孩子們的要求也應該分等次。如:我對孩子們學習對話的要求分為四個等級:第一個要求:讀流利;第二個要求:能背誦下來;第三個要求:可以脫書表演;第四個要求:能夠書寫重點句型。在一定的時間內(nèi),各小組達到的要求不盡相同,這其實就是一種常態(tài)分布,也符合規(guī)律。兩千多年前,至圣先師孔子就提出了因材施教的教學原則,他承認學生的個體差異,主張根據(jù)學生的個性特點與特長進行有針對性的教育,注重補偏救弊,促進學生的正常發(fā)展。
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旨在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的態(tài)度和學習興趣,建立自信心,培養(yǎng)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diào)基礎(chǔ),使他們形成初步運用英語進行簡單日常交流的能力,為進一步學習英語打下基礎(chǔ)。興趣是任何學習的原動力,是 “催化劑”。在小學英語教學中,激發(fā)小學生對英語的學習興趣,就是交給學生了一把打開英語學習殿堂大門的鑰匙,學生的這種興趣越高,學生對英語學習的渴望也就越強烈,才算真正達到了小學英語教學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霍葉敏.小學英語課后作業(yè)的有效布置之我見[J].學周刊,2016(11):197-198.
[2] 趙玉鑫.小學英語教學現(xiàn)狀及反思[J].中國校外教育,2016(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