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芳
【摘要】本文論述小學生在學習中需要一個輕松、有趣的空間,需要有一定的寬松度和自由度,教師應該遵循小學生的心理需求設計趣味教學環(huán)節(jié),讓教學過程不再枯燥、單調(diào),變得生動、有趣、輕松。
【關鍵詞】趣味教學 語文課堂 運用
【中圖分類號】G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50-9889(2017)05A-0089-01
傳統(tǒng)語文教學中,“教師講、學生聽”的單向教學形式導致師生交互行為較少、彼此關系生疏、學習氛圍冷淡等弊端,課堂教學成效不高。怎樣才能促使學生在規(guī)定時間內(nèi)獲取較多知識,并及時轉化為自身能力?這就需要教師設計趣味教學環(huán)節(jié),采取適當?shù)慕虒W手段激發(fā)學生的學習意識,真正把有限的教學課堂構建成為學生學習新知、提升能力的有效平臺。筆者依據(jù)自身的教學經(jīng)驗,從以下三個方面談談趣味教學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運用策略。
一、趣味情境,誘發(fā)學習動機
教師通過多媒體技術手段,在授課過程中使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把文字、圖畫、視頻、音頻等進行緊密結合,把單調(diào)無趣的語言文字轉變?yōu)橹庇^有趣的動態(tài)表達,以此構建出具備強烈趣味性特征的教學情境,讓學生在悅耳的旋律和真實的圖像中體會語文學習的魅力,以誘發(fā)學生積極的學習動機,讓學生的學習思維保持在興奮狀態(tài),促進學生拓寬思路,對學生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的提升起到較大的促進作用。伴隨著課堂藝術性氣息的增加,學生的審美能力也會有所增強,其情操得以陶冶,心靈得以升華。以講授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富饒的西沙群島》一課為例,由于班上所有學生都沒有去過西沙群島,無人目睹過西沙群島的優(yōu)美風光,他們對西沙群島缺乏直觀形象的認識,沒有親眼目睹自然很難產(chǎn)生情感共鳴。因此,教師可以采取多媒體技術彌補這一缺憾,比如播放幾段西沙群島不同風光的視頻,與學生一起在優(yōu)美的旋律中欣賞西沙群島五光十色的海水、精妙絕倫的珊瑚、各式各樣的魚群以及形狀各異的貝殼等,如此形象有趣的情境自然能夠讓學生沉迷其中,不僅讓教學內(nèi)容有了深層次的拓展,還極大地誘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學習效果自然有所提升。
二、趣味探究,促進學習行為
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較低,注意力易受外在環(huán)境所影響,一旦面對新事物,就會產(chǎn)生較為濃厚的興趣,并且對該事物的探索意識也較為強烈,腦筋轉得快,注意力較為集中,最終促使學生的感知能力得到進一步加強,創(chuàng)新能力得到進一步提升。為了有效激發(fā)學生的語文學習意識,讓學生主動自覺地參與學習,教師應當打破思維定勢,轉變傳統(tǒng)教學模式,指導學生轉換學習形式,以激發(fā)學生對知識的好奇心理為手段,更好地為學生主動學習提供幫助。因此,教師在授課時應依據(jù)學生的求知心態(tài),以設置有趣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學習。以講授人教版語文四年級上冊《太陽》一課為例,教師在強調(diào)了本次教學目標“關于學習太陽的相關知識”之后,向學生講述“后弈射日”的故事,并拋出問題:“天上的太陽到底可不可以射下來?”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在之后的學習中教師還可以適時拋出下列問題“太陽離我們有多遠”“太陽是像我們?nèi)庋劭吹降哪敲创髥帷薄疤柕臏囟鹊降子卸喔摺薄疤柵c人類有關系嗎”,引導學生深入思考,并且鼓勵學生積極思考和勇于質(zhì)疑。學生帶著滿腹疑問,積極主動地到課文中尋找答案,教學效果自然有所提升。
三、趣味游戲,增強學習效果
小學生善于模仿,并且具備強烈的表現(xiàn)欲望,教師可以據(jù)此開展相應的課堂活動,以加強學生對教學內(nèi)容的把握,增強學生的學習效果。游戲具有明顯的實踐性、趣味性特征,是小學語文教學中經(jīng)常采用的一種課堂活動,學生可以在教學游戲中進行深入思考、有效溝通以及合作交流,便于學生搜集大量的語言素材,讓學生把理論知識融入教學實踐之中,真正實現(xiàn)知識的二次建構。教師要在授課過程中抓住教學契機,開展分角色模擬、知識趣味競猜等游戲活動,沖破學生的思維束縛和心理約束,增強學生的參與意識,讓學生大膽思考和合理想象,與作者產(chǎn)生情感共鳴,加強學生的情緒體驗,進一步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如講授人教版語文三年級下冊《寓言兩則》(紀昌學射、扁鵲治?。┮徽n時,教師組織學生進行分角色模擬表演,以4人小組為單位在表演前共同研究紀昌、飛衛(wèi)、扁鵲、蔡桓公這4個人的言行舉止和情緒表達,小組內(nèi)交流對這些角色的理解和對兩則寓言故事的看法,形成一致小組觀點,接著每人選擇一個角色進行模擬表演,評出最佳表演獎,學生們在這樣的趣味游戲中激發(fā)了參與游戲的意識,整個教學過程充滿了歡樂的氣息,學生們笑聲不斷,學習效果大大提升。
總之,在生動、有趣、輕松的教學氛圍里,學生與教師之間的交互行為大大加強,對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形成重要的保障。教師要多學、多思、多做,努力探索趣味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運用,讓小學語文課堂“活”起來,讓學生的學習“活”起來。
(責編 楊 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