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彥龍
摘 要:首先對合作式及探究式教學的基本含義進行了探討,并進一步提出了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學策略,最后結合實際例子探討了其應用,旨在進一步實現初中物理探究教學的目標,改變被動的教學方式,增強學生的實驗意識,提高學生學習物理的興趣。
關鍵詞: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學策略
一、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學相關概述
(一)合作式教學方式
教師根據相應教學內容組織學生進行的相對于“個體學習”而言的一種學習方式,即合作式學習方式。學生在小組或團隊中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互相幫助,共同提高。在合作學習中由于有學習者的積極參與,高密度的交互作用和積極的自我概念,這樣的教學過程不止是一個認知的過程,同時還是一個交往與審美的過程,在合作式的小組學習活動中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領導意識、社會技能和民主觀念。
(二)探究式學習方式
探究式學習,是相對于“接受式學習”的一種學習方式,就是從學科領域和現實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主題,在教學中創(chuàng)設一種類似于學術研究的情景,通過學生自主、獨立地發(fā)現問題、實驗操作、調查、信息搜集與處理、表達與交流等探索活動,獲得知識技能發(fā)展情感與態(tài)度,特別是探索精神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發(fā)展,將貫穿學習的整個過程。
二、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學模式改革
(一)教師專業(yè)發(fā)展結構需不斷完善
從實驗學校對初中物理“導學激趣”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實施來看,各校雖然都成績斐然,但成果并不一致。這說明一方面,各校的師資水平存在差異;另一方面,與各校對初中物理“導學激趣”自主探究教學模式的認可程度有一定的關系。
(二)學生交流合作學習仍需深入
從教師問卷和學生問卷中可以看出,教師努力程度相當的情況下,不同學校對學生合作學習的落實情況有較大差異,造成這種情況的因素是學校原本沒有合作小組,在課堂上使用合作學習方式,學生一時不能完全融入角色,這也是初中物理“導學激趣”自主探究教學模式實施初期會出現的共性問題,說明我們的教師還需在這方面付出更多努力
(三)改革現有教學評價體系,注重過程性評價
初中階段是屬于義務教育階段,不僅要注重學生知識與技能的培養(yǎng),也要注重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的培養(yǎng),促進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全面地發(fā)展,這是義務教育的出發(fā)點和立足點。按照新課程實施的指導思想,在教學評價中,應將過程性評價(平常表現)和終結性評價(考試)相結合起來綜合考慮,這樣才有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初中物理合作探究教學策略
(一)搭建活躍的課堂環(huán)境
初中生處于幼稚到成熟的過渡期,日常生活中的很多事情都會影響其自身學習的狀態(tài),加之對于物理知識的陌生,使得學生在課堂上很難積極地參與到新知識的學習過程中。在這種背景下教師就可以利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創(chuàng)設活躍的課堂環(huán)境,促使學生在輕松的心態(tài)當中取得更多的收獲。
以“運動的描述”課堂為例,首先,教師可以把生活帶入到課堂知識的學習過程中,讓學生對新的物理知識產生熟悉感,從而提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比如在學生上課的路途當中,教師把周圍的場景比作一個參考系,提問學生相對于周圍的景物其在做什么運動?如果把一起走路的學生比作參考系呢?把問題逐漸地細分化,讓學生細致地思考每一個與運動描述有關的問題,開拓學生自身思維的同時讓他們可以深層次地探究物理知識。而后在學生合作探究的時候,教師積極地傾聽學生之間的對話,通過這種形式尋找學生思想上存在的缺陷,對其進行針對性的引導,讓學生逐漸地彌補自身的不足之處,帶動學生更好地參與到生活化的物理知識當中。
其次,教師可以積極地利用多媒體教學技術,在大屏幕上制作一個景物眾多的物體,讓學生心中產生一定的疑惑。而后教師再選擇一個物體,讓學生小組探究根據不同的參考系物體的運動形式,為學生合作探究帶來寬廣的空間。在這個過程中學生會因發(fā)現新的運動方式而處于一種興奮的狀態(tài),對其自身在物理課堂當中的發(fā)展有積極的影響。合作探究是一種高效的學習及教學方式,教師要依據自己班級學生的實際特點,采用針對性的引導模式讓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產生新鮮感,從而更好地推動學生在初中物理課堂的發(fā)展進程。
(二)創(chuàng)設高效的物理課堂
處于高速發(fā)展時期的初中生對于課堂教師的教學仍存在著一定的抵觸情緒,課堂上教師要積極地利用合作探究的形式,完善學生自身學習狀態(tài),為高效的物理課堂帶來更加積極的推動。首先,教師要更新自身的教學觀念,降低對于課堂紀律的關注力度,從根本上為學生帶來親切的感覺,使得學生可以更快地融入到新的物理知識的學習過程中,接著教師要用自己對于物理的探究熱情感染學生,潛移默化地帶動學生自主地參與到新知識的探究當中,鋪墊出初中物理高效的學習氛圍。其次,教師要為學生帶來更加寬廣的自主空間,遇到新知識先從學生的角度進行解析,挖掘其中的重難點知識,找到學生存在困惑的方面在課堂上把其作為問題布置給學生,讓難題為學生心中帶來挑戰(zhàn)物理知識的欲望,點燃學生心中爭強好勝的意識,從而提升小組合作探究的凝聚力,加速其自身在物理課堂中的發(fā)展。
這種教學模式的實施使得同學們在課堂上有更充分的思考空間,教師給學生提供充足實驗探究的體驗時間,利用師生共同分析幫助學生有的放矢地學習,為學生進一步做出推論爭取了時間,切實提高課堂實效。
參考文獻:
[1]李軍.“自主-探究”式課堂物理教學初探[J].西教育學院學報(綜合),2003(6).
[2]張富強.靜河縣四河初中課堂教學合作學習現狀的調查與對策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