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君
摘 要:閱讀是一個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過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一定要以大量的閱讀實踐活動為依據,農村小學的學生不僅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較高閱讀技巧,更要持之以恒,堅持了解。
關鍵詞:農村小學;閱讀;興趣;指導
閱讀是吸收英語語言材料、增加語言知識、擴大詞匯量的最重要的手段,能為英語口語能力和寫作能力的發(fā)展打下良好的基礎,也能使學生從英語閱讀中認識學習英語的真正意義和價值,體驗學習英語的樂趣,樹立學好英語的自信心。那么如何有效提高學生的英語閱讀能力呢?下面是我在英語閱讀上的一些具體做法:
一、找出興趣點,提高英語閱讀能力。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因而,小學英語教學必須最大限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閱讀能力更是直接受到閱讀興趣的影響,閱讀興趣高,閱讀動機就強。教師的任務就是引發(fā)學生天生的閱讀興趣和好奇心,使閱讀成為令人愉快的活動。這是順利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有效提高學生英語閱讀水平的根本保證。
(一)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恰當的導入是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的關鍵
現在的英語閱讀教材體裁廣泛,教師要根據閱讀材料的不同進行恰當的導入以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成功的導入后,教師還應設計靈活多樣的閱讀形式以保持學生的閱讀興趣,促使學生從“要我學”到“我要學”。
(二)語言教學規(guī)律與思想品德教育的貫穿
在英語教學過程中,既要注意遵循語言教學的規(guī)律,鞏固、擴大學生的基礎知識,發(fā)展聽、說、讀、寫的基本技能,培養(yǎng)他們的交際能力;又要注意將思想品德教育貫穿于英語教學之中,讓學生的思想也受到良好的熏陶,促使他們增強學習的上進心和進取心,培養(yǎng)良好的品德,樹立正確的觀念,他們世界觀也是在日常的見聞中逐漸形成。通過和他們一起分析閱讀教材,探討其中的寓意,分析作者的意圖,并且立足和聯系學生的實際,貼近學生生活,使他們敞開思想,暢所欲言,流露出真實的感情,讓學生體會并明確學習英語的目的,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小學生正處在身心迅速的成長的階段,需要尊重和理解,并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積極的世界觀,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英語課堂上的思想教育就是要善于挖掘和兒童生活緊密聯系的、實用的教學資料載體,對學生施加教育和影響。才能使學生有的放矢地學習,獲得雙重收益。
二、精選題材,講究欣賞
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還需擴大學生的閱讀范圍,增加閱讀量。我從兩方面著手:
(一)精心挑選閱讀材料
所選的文章難度上一定要適合或者稍高于我們學生的實際水平,忌深、忌偏、忌淺、忌濫。心理學家認為,學生的發(fā)展有兩種水平,即現有的發(fā)展水平和潛在的發(fā)展水平,這兩種水平之間的區(qū)域稱為“最近發(fā)展區(qū)”。因此我們選用的閱讀材料難度應在每個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的基礎上,激勵學生“跳一跳才可以摘到果子”。如我們六年級選用的課外閱讀材料是七年級閱讀材料,我研究過七年級的英語教材,與六年級的教材相比新單詞不多,語法幾乎也沒有新的,難度上不大,學生幾乎能看懂,但也有新知識的輸入。
(二)講究題材的多樣性
閱讀材料可以是名人軼事、歷史傳說、民間故事、寓言、幽默小品,也可以是新聞報道、史地常識、科普文章,時尚話題,靈活多樣、生動有趣、內涵豐富。例如:我在六年級選擇的閱讀材料是關于體育巨匠喬丹小時候故事的,有關于圣誕節(jié)風俗的,有關兒童眼中的上帝的,有關于外國小學生的課程的,有關于小孩如何與父母相處的,有關于三明治由來的,還有一些說明性文章,如何用英語寫信封及信等。在閱讀教學過程中,有意識地讓學生了解一些課外知識,比較一些不同體裁作品的特點,并向他們介紹一些寫作手法,提醒他們欣賞優(yōu)美語句,了解一些國家的風土人情,要求他們猜測作者的寫作意圖,理解作者從字里行間傳達出的思想。讓學生感到閱讀是一種享受,不是呆板地“讀”文章,而是“欣賞”文章。長此以往,通過廣泛的閱讀,不僅有利于學生擴大詞匯量,豐富語言,開闊視野,開拓思路,增長見識,英語寫作上也有了很大的進步。
三、科學指導,培養(yǎng)能力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剛剛學習英語的小學生談到閱讀肯定有一定的擔憂:我能不能進行閱讀;我能不能理解?因此我們首先要解決學生的懼怕心理。相信在老師的鼓勵和指導下,一定能樹立學生的信心。故教師可以首先要讓學生了解一定的閱讀技巧,掌握正確的閱讀方法,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要求學生先通讀全文再作細讀。我認為通讀不可忽視。它可以幫助學生抓住文章脈絡,捕捉文章大意,提高概述能力,讓學生直接感知語群句意,通讀時,讓學生快速閱讀開頭的段落,每段的首句和末句以及最后一段;注意文章里作者用來加以強調的一切:標題、黑體、斜體等。這些句子可以使學生對文章內容有一個總體的概念。了解了文章的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后,我們再全面細讀整篇文章。
四、課外閱讀,注重積累
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高是一個長期的、循序漸進的過程,毫無捷徑,貴在堅持,重在積累?!秶矣⒄Z課程標準》提出:“要組織生動活潑的課外活動,促進學生的英語學習,拓寬學生學習和運用英語的渠道。”因此,我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課外閱讀脫離了課堂教學的時間、空間的限制,更具有自主性和靈活性。例如:我充分利用了學生訂的《時代英語報》,讓學生在讀完自己感興趣的文章后,寫一篇簡短的讀后感在閱讀課上交流,或者讓學生交流學到的新單詞,有用的句型,有趣的諺語,大家一起讀一讀背一背。通過課外閱讀,為學生提供大量的接觸英語材料的機會,增強了學生的語感,豐富了學生的知識,了解了中外文化差異,從而提升了學生閱讀及理解的層次,拓展學習的深度與廣度,積小流而成江海,積硅步而至千里。
總之,閱讀是一個多因素相互作用、相互促進的過程,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一定要以大量的閱讀實踐活動為依據,不僅需要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和較高閱讀技巧,更要持之以恒,堅持了解。作為英語教師,我們要在教學中認真總結,積極探索豐富多彩的教學形式和訓練方式,注意消除閱讀技能的障礙,充分挖掘學生潛力,激發(fā)學生閱讀興趣,調動學生積極性,從而更快更有效地提高小學生閱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