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蘭
摘 要:和諧的課堂氛圍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從而使教學質量達到最優(yōu)化。而合作學習是營造和諧課堂氛圍的有效方法,在課堂上運用合作學習策略,讓其與其他教學策略互補,能產生更大的效能,服務于教學需要。
關鍵詞:合作學習;教學策略;課堂氛圍;師生關系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7)15-0090-01
一、前言
課堂是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的主陣地,是“教”與“學”的有機融合。和諧的課堂氛圍能夠讓教師和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其中,使教與學變成輕松愉快的活動,可以大大提高教學效率,從而使教學質量達到最優(yōu)化。這是符合素質教育、快樂教育的宗旨的。這里提到的和諧,不僅指師生之間,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和諧也很重要,合作學習就是營造和諧課堂氛圍的有效方法。
二、合作學習階段的師生交往關系
(1)組織小組——師生雙向交往。每一堂課,教師可根據學生情況、授課內容不同,組建不同規(guī)模的小組。依據完成任務的需要,合作學習小組成員越多,需要的條件就越高;依據小組成員的合作技能,技能越差,組員越少;依據所占用的時間,占用的時間越少,組員越少;依據任務實際性質,可以讓學生自由選擇小組。例如,在《草原》一課的教學中,教師引導學生集體學習第一部分“草原美景”,以下四個部分則將相同編號學生為一組,分別學習“歡迎遠客”“親切相見”“熱情款待”“聯歡話別”,然后再回到小組內交流。小組組織完畢,將學生分到小組中,小組每一位成員聚集在一起,教師能夠有一條通道,很方便地到達每一個的小組。小組內,成員可共享相關的學習材料,相互交流,相互交換學習材料。
(2)任務定向——師生多向交往。教師設計適合于小組合作學習的作業(yè)內容,學生加以選擇接納。例如,教師把學習材料發(fā)給組員,每個小組發(fā)一份答案紙,小組成員合作完成后上交,這種方式有利于學生之間的積極配合。教師還可以將學習材料分成幾塊,每個學生都有相應的學習內容,并完成與這一部分作業(yè)相關的任務。教師向學生布置清楚而具體的學習任務,同時向他們明確各小組的目標。小組目標需要小組成員共同協作,每個組員在做自己的作業(yè)時還要關注其他成員對材料的理解是否正確。在給予評價時,先計算個人成績,再合計小組總分,這樣學習的過程能促進大家共同提高。例如,《泉城》一文描寫了濟南名泉的奇麗景色。在四人小組中,1號~4號成員依次學習課文“珍珠泉”“五龍?zhí)丁薄昂诨⑷薄磅劳蝗彼膫€部分。學生首先要找出描寫泉水特點的句子,反復朗讀、體會,然后摘抄課文中用得生動貼切的詞語或自己喜歡的句子,在小組內交流。從各個泉的互相比較和不同特點中,感受濟南的泉的不同的美,在此基礎上根據自己的喜愛,說說最喜歡的泉。各小組成員互相幫助,共同完成任務,這期間教師要進行適當點撥。師生保持雙向交往,又允許學生彼此交流和學習,效果很好。
(3)組內學習——師生多向交往。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就教師設計的問題展開活動,這種學生交往方式含兩方面內容:一是以學生為主體,先個體自己學習,獨立思考,再在小組內發(fā)言,就研究內容各抒己見,優(yōu)中差生均獲益;二是教師對學生保持雙向交流。教師必須關注每個小組的情況,用一種統一的方式來評估每個小組工作的情況,并引導各小組討論如何使小組活動更加有效;如果學生遇到了較難的問題時,教師需要介入,幫助組員們解決問題。合作小組不是取代教學的形式,而是換一種方式使教學更加有效。教師還要向學生布置新的學習內容,讓學生積極地參與研究與學習,這樣才能使他們更好地在小組中與同伴分享知識。
(4)全班交流——師生多向交往。小組成員匯報學習結果時,教師的職責發(fā)生了轉變,不僅僅是傳授知識,而是更多地激勵學生思考。教師要成為交換意見的參加者,成為幫助發(fā)現矛盾而不是出示真理的人。教師必須發(fā)自內心地去樂于接受學生提出的不同意見,敢于對自己的意見保持懷疑。教師還可以作為小組的成員之一與學生一起活動,而不僅是充當信息源。
(5)組織測驗——生生互相交往。測驗活動分為兩部分,自測練習與獨立測驗。自測一般以小組為單位,以檢測掌握程度為目的,成員之間合作互助。獨立測驗由個人獨立完成,是為一個專題或單位的學習進行了解掌握情況的測驗,不許成員間合作互助。完成后,由小組長公布結果,成員自我小結測試情況。
(6)反饋與補救——師生多向交往。學生獨立測驗后,教師了解不同小組的檢測結果,并向學生詢問解答過程,遇到有不同意見時,再組織小組進行討論。教師從中獲得一手的學生合作學習情況的信息,并針對存在的問題進行補救性教學,以求更高效地完成教學目標。在這個過程中,師生、生生之間要發(fā)生多向交往過程。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合作學習如果采用以上的方法和策略,學習效果、交往效果將明顯提高。然而教師在運用合作學習策略時,應當將之與教學實際相結合。并不是所有的教學任務都需要通過合作小組活動才能完成,其他的學習形式如個人學習和競爭學習,仍有著小組合作學習不可替代的獨特地位和作用。教師應認真研究與合作學習等具有互補性的其他教學策略,使之與合作學習互配,以產生更大的效能。
參考文獻:
[1]周慶元.語文教育研究概論[M].長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5.
[2]王翹楚.多媒體教學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佳木斯職業(yè)學院學報,201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