譚紅娟
【摘要】小組合作學習符合新課標的要求,同時也是一種比較有效的英語教學方式和方法。本文首先對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應用的價值進行分析,其次以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現(xiàn)狀為切入點,對如何提升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策略予以概述。
【關鍵詞】英語課堂 小組合作學習 有效性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16-0119-01
小組合作學習屬于現(xiàn)代化教學手段,起源于1970年美國,由斯萊文教授所提出,直至今日,其探究工作已存在幾十年。但是,小組合作學習在國內初中階段的應用教學領域的應用時間并不長,雖然當前已實現(xiàn)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的充分融合,但仍處于萌芽時期。對此,如何做好小組合作學習工作成為當前教育界關注的重點。
一、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應用的價值
小組合作學習主要以班級授課為前提,通過創(chuàng)新性、探究性教學策略的構建,實現(xiàn)學生整體化學習的目的。合作學習作為學生學習、教師教學的關鍵技術,不僅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升,還有助于學生團隊意識的提高。由此可知,初中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小組合作學習模式的開展,既是以學生為核心教學理念的體現(xiàn),又可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其關鍵點在于:以群體積極性促進的優(yōu)勢,提升學生學習潛力與能力,使其能夠認識到自身的不足,如恰當分組、平等分組等手段的運用。從本質上來講,英語教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為:以整體學習推進個體發(fā)展,即在實際教學中,以學生實際情況為前提,對學生給予適當尊重的同時,為學生提供自主化學習空間,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高效課堂教學的目的。
二、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現(xiàn)狀
(一)“審美疲勞”
小組合作學習屬于新興、高效且實用的教學方法,雖然在各類學科中得以廣泛運用,但因受到使用頻繁、低效教學等因素的影響,導致學生產(chǎn)生“審美疲勞”,甚至在某些學生中,若出現(xiàn)“合作學習”字眼,則會呈現(xiàn)不予理睬、唉聲嘆氣的狀態(tài),尤其針對當前初中階段高年級的學生,因其“合作學習”時間過長,若因系統(tǒng)性、新穎性學習體系的缺失,則不予重視態(tài)度尤為明顯。
(二)“流于形式”
部分學校的英語教師關于“合作學習”認知度較低,為追求新穎化或現(xiàn)代化教學模式,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予以利用,使其教學價值流于形式。特別關于小組成員篩選階段,以“湊人數(shù)”為前提,使其教學任務無法得以有效分工。另外,小組組長往往由優(yōu)秀學生任職,而其為獲取小組得分,在未與成員合理溝通的前提下,自主完成學習任務。
(三)低效小組
英語教學課堂,是對小組合作學習成果的展現(xiàn),但也從多個層面對合作學習過程予以反映,例如:小組學習認真,即可在組員協(xié)調溝通的前提下,利用分工寫作的方式,對資料進行收集和整理,再結合各個組員觀點,使其形成小組整體觀點,進而實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的目的。但是,在實際情況,組員作業(yè)拖沓、主次劃分不明等原因的存在,使其在合作學習階段面臨冗長繁瑣的局面,降低小組整體評價結果,即出現(xiàn)“低效小組”現(xiàn)象。
三、英語課堂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策略分析
從整體化來講,教師作為小組合作學習的引領者、組織者,其合作學習是否有效和教師素質水平密切關聯(lián),對此,若要實現(xiàn)英語教學課堂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的優(yōu)勢,則應以教師的角度,努力落實以下幾點內容:
首先,英語基礎理論知識的學習,是開展小組合作學習的前提,即教師只有在全面掌握小組合作學習概念、意義、運用方式的條件下,方可對其予以有效利用。針對此,教師應在日常教學中,通過合作學習的深化解讀,結合基本教學框架的設定,將教學任務和合作學習活動進行緊密相連,從而真正意義上實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的實際應用。比如,初中英語會話教學中,我們可根據(jù)課程內容,安排學生根據(jù)教學需要、學生的意愿,營造扮演對話教學場景。比如,《Why don?蒺t you get her a scarf》,引導學生合理分組,自主選擇所要扮演的角色,并且引導學生逐漸進入會話情境,針對對話深入溝通和討論。其中,有學生說“What should I do…?”“Why don?蒺t you do?”;有學生可回答“That?蒺s a good idea.”、“He?蒺s not creative enough.”或者“That?蒺s too personal.”。在對話教學過程中,學生面對面的進行交流,通過角色銘記邀請學生做出回應,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強烈興趣和熱情。
其次,在進行小組成員編排中,教師應遵循“組間同質、組內異質”原則,依據(jù)學生性別和性格、英語水平等多方因素,對其成員予以科學劃分,即在充分彰顯組員自身優(yōu)勢的同時,實現(xiàn)組間合理競爭、公平競爭的目的。
再次,營造合作學習環(huán)境。初中英語小組合作學習過程中,應當創(chuàng)設合作學習環(huán)境氛圍,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討論和表達中來,同時這兒也是小組合作探究學習順利進行的核心一環(huán)。在教學過程中,我們應當注意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合作氛圍,讓學生們能夠理清思路,思考、解決問題,從而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和積極性。比如,在“go shopping”及相關內容學習過程中,我們可先為學生創(chuàng)設“逛街購物”場景,讓他們先自主發(fā)表自己的觀點、暢所欲言;比如,平時比較喜歡逛什么地方,喜歡和誰一起去逛街購物等。當學生的學習熱情高漲以后,再適時引出本節(jié)課的話題,并且鼓勵小組成員圍繞著主題——“go shopping”來設計情景劇,各小組依次上臺表演。在此過程中,學生能夠自覺地利用與日常購物有關的情景用語,比如“Can I help you?”以及“How much?”等,在情境中練習對話,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不會使用的詞語主動查詞典完成,表現(xiàn)了濃厚的學習興趣和探索知識能力。
最后,學生層面。小組合作學習的價值取決于合作,而學生作為合作學習的主體,自身素質優(yōu)劣對組間整體學習結果起到?jīng)Q定性作用。若要落實小組合作學習的意義,學生應努力做到自律、積極且主動學態(tài)度,如對英語學科的重點關注;積極參與組間討論,勇于表達自身觀點等。
四、結束語
總而言之,若要在初中階段的英語課堂教學過程中,體現(xiàn)小組合作學習有效性價值,不應僅以教師水平、教材內容、教學任務為核心,還應結合學生實際特點,通過系統(tǒng)性與統(tǒng)籌性教學模式的規(guī)劃,以教師為引導,在倡導學生主體及主觀學習地位的同時,對小組合作學習模式予以合理利用,以此促進學生整體素質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周慧.小組合作學習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中的有效性初探[J].語數(shù)外學習:初中版·中旬刊,2013(2):27-27.
[2]葉海深.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J].中國校外教育,2015(20):100+133.
[3]鄭璐.淺談初中英語教學中的小組合作學習[J].學周刊,2016(08):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