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敏瑩
【摘要】心理咨詢與輔導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小學生的心智發(fā)育處于稚嫩的發(fā)展階段,對有需要的孩子進行及時的心理咨詢與輔導工作可以及時為他們指引正確的思想和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在本文中我將從實際工作中的一些實例來談談自己的體會和看法,希望能愛的陽光引領稚嫩的心靈,給孩子們適時的心理健康指導,引導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關鍵詞】學校心理咨詢 心理輔導 良好的幫助關系
【中圖分類號】G448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9-0199-02
“生命,離不開陽光的沐浴;生命,離不開教育的滋養(yǎng)。沒有教育的陽光,生命之花,必將枯萎;沒有陽光的教育,心靈之地,必將荒涼?!边@是全國優(yōu)秀教師刁榮普在《陽光教育》手記中詮釋自己對教育的理解。的確,教育缺少不了“愛”,就像禾苗生長缺少不了雨露和陽光。小學生的心智發(fā)育處于稚嫩的發(fā)展階段,教師對有需要的小學生進行及時的心理咨詢與輔導工作可以為他們指引正確的方向和糾正不良的行為習慣。心理咨詢與輔導是學校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學校心理咨詢與輔導的有效性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其最基本的理論、方法和技術。而現(xiàn)時對人的心理問題的處理,目前大致有醫(yī)學模式和教育模式兩種,按使用這兩種模式因素的多少,也可區(qū)分為心理輔導、心理咨詢和心理治療三個層次和類型。但無論是哪一種層次和類型都有一個共同的前提:在心理輔導員與輔導對象之間必須建立良好的幫助關系。這是心理咨詢與輔導工作中最重要的方面。下面,我將從四個方面來談談自己的體會和做法:
一、知己知彼,抓準突破口建立信任關系
首先,為了能更準確地判斷學生的真實情況,了解學生的需要和存在的問題,輔導老師必需廣泛深入地收集與受輔導學生及其問題有關的所有信息和資料,例如:可從家長、鄰居、歷任的教師、同學中了解情況,初步分析問題的成因,特別要了解受輔導學生喜好,以便在交流中找到學生容易接受的話題,從而建立初步的信任關系。
心理輔導本身就是一種人際關系,老師和受輔導學生建立一種和諧、自然的關系可以令孩子增加對輔導老師的信任,減少相互之間的隔閡和學生自身的焦慮感,所以我很注意關愛小學生稚嫩的心理,了解他們需要什么,給他們相應的“鼓勵”,可以是一句欣賞的語句,一次小鼓勵,真誠的關心……這樣可以令孩子更主動接受輔導,同時積極參與到自我改變的計劃中,而相互間的關系也會有良好開始,也為下一步的輔導工作打下基礎。
其次,了解受輔導學生的情況也有助于在談話過程中判斷學生說話內(nèi)容的真實情度,同時也可以便于引導學生說出問題,讓輔導老師能更快選擇合適的方法與受輔導學生進行溝通。
心理學家羅杰斯(CRogers)認為當發(fā)現(xiàn)受輔導對象表現(xiàn)出言行不一致,理想與現(xiàn)實不一致,前后表述不一致,感受與結果不一致等情況。對此,輔導員可采用對峙的方法,通過詢問技術,協(xié)助當事人面對自己的矛盾之處。對峙的意義在于促進受輔對象對自己的感受、信念、行為及所處環(huán)境的深入了解,鼓勵他們放下包袱,面對現(xiàn)實,實現(xiàn)協(xié)調(diào)統(tǒng)一。對峙的使用要謹慎和適當,防止影響輔導關系,導致輔導失敗。于是,我嘗試引導讓她自己講出自己的真正原因,并向她言明上次字消失的事,我都知道了,以前的老師希望給你改過的機會,沒有向全體同學講明字“消失”的原因,所以你才會有所和謂的“人證”。我希望你可以重新想想,不要讓老師失望!這樣她才坦言是因為很討厭做題才說謊的。正因為我給了她這樣一個機會,從那一刻起她對我是依賴和信任的,后來還常來向我講心事,我也很慶幸能幫到她。
二、正面教育,積極面對,提高相互間的信任指數(shù)
著名詩人C.W.Longenecker有一句著名的詩句:You Can If You Think You Can! 作為輔導員要想自己的輔導對象有所轉變,首先自己必須有堅強的信念,愛你所關注的學生,同時對受輔導學生要進行正面教育、積極關注。
老師對輔導對象積極的關注往往能幫助受輔導學生全面地認識自己和周圍環(huán)境,發(fā)現(xiàn)自己的長處、光明面和未來的希望。
三、合理運用交流的技巧,成為孩子的知心人
1.認真傾聽,真誠共情,確立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信任地位。
首先,要充分運用開放性提問和恰當運用封閉性問題的技巧。由于小學生在表達能力方面不夠成熟,運用開放性提問如"怎樣"、"什么"、"為什么" 等詞語發(fā)問;或封閉式問題如只需讓孩子回答是或不是。這樣孩子對有關事件、問題就能作出較為正確、詳細的反應,讓孩子認同老師是在幫助自己的,減低學生因自己表達不清造成的緊張情緒。
其次,要善于運用鼓勵語句引導孩子,例如輔導老師可以用"你對此感到傷心"、"這事讓你很不愉快"等等詞,通過有效地運用情感反應這一技巧,對受輔導學生的情感反應進行綜合整理后,再反饋給受輔導學生。另外,我們要及時準確地捕捉受輔導學生瞬間的情感體驗,及時給與學生反應,讓學生深切體驗到被人理解的感覺,這時受輔導學生對老師是全心全意幫自己的事實更為認同。
最后,在交談過程中,在適當?shù)那闆r下使用非語言的姿體或行為動作如點頭、微笑、撫摸孩子的頭部遞紙巾等都會增強受輔導學生的被認同、被理解的感覺,增加對老師的信任度。
2.合理運用現(xiàn)代化通訊方式,豐富與孩子溝通交流的渠道。
隨著現(xiàn)代化通訊工具的不斷發(fā)展QQ、微信、郵箱、MNS等通訊方式都可以成為我們與孩子們溝通的渠道,我有幾個學生是十分喜歡在QQ或微信上與我談心的,反而面對面時話卻很少,有的只會默默地跟著我。在另一方面,我也喜歡用QQ或微信向相關的家長發(fā)送孩子校內(nèi)的情況,如圖片,小視頻,語言等,這樣家長也能及時了解孩子的情況,及時協(xié)助我開展個別心理輔導。
3.根據(jù)學生的情況與學生共同制定輔導計劃,鼓勵學生對自己的想法和行為做出合理的選擇,在關懷中走出迷霧,在關愛在成長。
為了促進學生的進步,輔導老師還要與學生共同制定輔導計劃:共同分析——老師指導——形成習慣。實踐證明輔導計劃分階段制定是比較有效的。學生階段性的評估可以把明顯轉變的行為讓學生堅持并轉變成為習慣,鼓勵他們勇敢向前。有時我們也可把自己人生中的一些見聞和親身經(jīng)歷與受輔學生進行分享。在日常中要言出必行,成為學生學習的榜樣。
通過這樣有步驟,有目的的改進計劃會讓受輔學生體會到在老師的鼓勵和幫助下自己正朝著定好的方向前進,充滿信心,獲得成功感,從心底里感謝輔導老師,升華相互之間的關系。
4.關注學生在輔導過程的變化,做出即時或階段性的評價,從而樹立學生的信心,增強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成為學生成長路上的支持者。
在我們輔導過程也要重視評價,無論即時或階段性的評價都能不斷給與孩子相應的鼓勵,體現(xiàn)老師對輔導對象的關心和支持,更能讓孩子加強對老師的信任。
在實際的教學生活中,作為老師是教育的代言人,老師的一舉一動,一言一行都會影響我們的學生。雖然說老師不是萬能的圣人,但我仍希望能和所有的老師一起,用自己的愛、以自己最大的熱情,時刻關注身邊的學生,讓我們以愛的陽光引領稚嫩的心靈,給孩子們適時的心理健康指導,引導孩子走向更美好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全國優(yōu)秀教育,刁榮普:《陽光教育》手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