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麗華
【摘要】保山南紅瑪瑙是一種色彩鮮艷豐富,質地細膩、潤澤的紅色瑪瑙,具有較強的雕塑性,但因材料多裂而限制了發(fā)展。當下的南紅瑪瑙雕刻應揚長避短,根據(jù)材質特色,以量料取材、因材施藝,大膽創(chuàng)意、巧妙構思,分清層次、巧用色彩的原則來進行設計、制作,從而使南紅瑪瑙的材質特色得到充分彰顯。
【關鍵詞】南紅瑪瑙 ;材質特色; 量料取材 ;巧妙構思; 突出主題; 巧用色彩
保山南紅瑪瑙質地細膩、品質上乘、應用歷史悠久,是瑪瑙品類中的珍品。從云南博物館館藏的古滇國時期的出土南紅飾品以及北京故宮博物院館藏的清代南紅雕件中均可看出保山南紅瑪瑙具有較強的可雕塑性,但因原材料產地的地質環(huán)境因素,材料多綹裂,難以制作大件,該原因導致了保山南紅瑪瑙的幾經興衰。而現(xiàn)今隨著保山南紅瑪瑙的再度興起,南紅瑪瑙雕刻應如何揚長避短、走出困境,獲得更大發(fā)展,成為了當下急需探討的問題。
1.量料取材,因材施藝
任何一種藝術設計都與其所使用的物質材料本身所具有的特性分不開,物質材料決定作品的形式特點,并且在作品中發(fā)揮質材美的藝術魅力。而每一種質材都具有自己獨特的特點,例如,鉆石的光華璀璨,琥珀的溫潤典雅等,這些材料的特點一旦與表現(xiàn)內容很貼切的結合在一起,就會使作品的審美情感與特性得以加強。從材質上來說,南紅瑪瑙色彩分明、層次感強、條帶明顯、紋理自然流暢,別具特色,而且每一塊南紅瑪瑙原石的形狀、大小、紋理等特點也都是不同的, 南紅瑪瑙的這些材質特性決定了南紅瑪瑙的雕刻設計必須要從原料的料性出發(fā),根據(jù)原料的特點來考慮造型,巧妙利用瑪瑙的天然顏色與紋理,因材施藝,盡量把材料用好、用巧,使南紅瑪瑙的材質特色在造型中發(fā)揮最好的效果。而這就需要在設計前對原料進行周密、細微的鑒別,要詳細察看原料有無“綹裂”或“臟”等情況,若有,就要根據(jù)這些瑕疵所處的部位、大小、深淺等情況進行分析,找出挖臟去綹的方法予以解決。同時還要察看瑪瑙原料的質地、形狀、色彩分布、紋理走向等基本情況,做到觀其形、品其神,在真正看懂原料、透徹了解原料的情況下,從原石的特性出發(fā),根據(jù)原石的形狀、色彩、紋理、臟綹等要素來構思題材、發(fā)揮想象,最大限度地依料設計、量料取材,并根據(jù)材料特點和題材來選擇恰當?shù)墓に嚰记伞?/p>
南紅瑪瑙雕刻是一種強調材質美感的造型藝術,由于瑪瑙本身的石質特性決定了南紅瑪瑙的造型只能用雕琢的方式逐步減去體積來形成,具有不可涂改性,因而在設計過程中,應盡量依托原料來進行設計,選擇合適的題材,并根據(jù)題材內容因石取勢、因色造形、因紋施意,最大限度地利用原料。并充分利用材質特點來表現(xiàn)內容,因為不同的材質,給人的感覺是不同的,將材質與表現(xiàn)內容有機地結合,既可以增加內容的表現(xiàn)力、感染力,又可以恰到好處地表現(xiàn)出材料自身所固有的質地、色澤、肌理等特性,因通過巧妙的設計和加工而體現(xiàn)出的材質美感,突出材質自身的審美價值,使作品因挖掘了材料的表現(xiàn)力,而更加獨具魅力。
2.大膽創(chuàng)意,巧妙構思
一件完美的南紅瑪瑙雕件,應該是同時集材質美和造型美于一體的,要達到這種和諧統(tǒng)一,需要在透徹了解、掌握原料特性的基礎上大膽創(chuàng)意,巧妙構思。要利用原石特點來依形進行精心設計,還需要充分運用色彩分布來營造效果,將紋理質感與色彩有機結合起來進行設計,通過嚴謹?shù)臉嬎己蜆媹D,使設計題材與原料相符合、內容與形式相統(tǒng)一,充滿美感而又獨具匠心,才能真正打動觀者,使南紅瑪瑙雕刻作品的藝術價值得以提升。同時在設計過程中要盡可能的去掉或隱藏瑕疵,盡可能的將南紅瑪瑙的天然美感和韻味展現(xiàn)出來。要注意的是,南紅瑪瑙雕刻的設計并不止是在制作之前進行,設計者還須根據(jù)瑪瑙原料在制作中發(fā)生的變化以及制作效果,靈活調整設計稿,因此其設計行為可說是貫穿于整個制作過程的始終。而南紅瑪瑙雕刻的設計過程,其實就是一個使一件璞玉經過雕琢成為出神入化的藝術品的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南紅瑪瑙材料得到完善利用,瑪瑙原料本身的材質美感得以淋漓盡致的發(fā)掘展現(xiàn)。
南紅瑪瑙雕刻的設計應注意在傳統(tǒng)的基礎上勇于突破,要從作品的創(chuàng)意、造型到技法等方面尋求突破,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觀察、思考、展現(xiàn),使作品富于藝術想象力,并充滿鮮明而獨特的個性。此外還應注意南紅瑪瑙雕刻的設計應當是有意蘊、意境的,含有豐富的文化內涵,同時充分表現(xiàn)出當代人的生活及審美情趣。此外南紅瑪瑙雕刻的設計應遵循形式美法則,來創(chuàng)作具有美的形式的作品。因為不論何種雕刻作品,都是設計者運用各種造型手段,把在生活中獲得的美感通過形象思維加工創(chuàng)造出來的,所以南紅瑪瑙的雕琢設計過程,其實也就是設計者的審美情趣、審美體驗、審美意識的物化過程,在這一過程中,對形式美法則運用的越好,其審美性越強,價值也越高。
3.突出主題、分清層次
一件作品的成功是因為作品以自身的藝術感染力去打動了觀者,引發(fā)了觀者與作品間的共鳴。而如果這件作品主題不明確,人們看不懂這件作品在表達什么,那即使雕工再好也沒有吸引力,是失敗的。這就說明一件成功的作品,一定要是主題突出、層次分明、主次有別的,要能讓人一目了然,看懂作品所要反映的主題思想。而要做到這一點,在南紅瑪瑙雕刻的設計中,就一定要根據(jù)南紅瑪瑙的原料特性、外形特點、瑕疵以及色彩的分布狀況來精心設計,依靠鮮明、具體、生動的藝術形象來打動觀者、表現(xiàn)作品的內容和主題思想。在此基礎上,還要注意內容和形式 、題材和主題的統(tǒng)一,要處理好形體各部分的比例關系、處理好整體與局部的關系、以及形體外輪廓與內部結構的關系,使各種造型要素相輔相成地結合起來,共同為作品服務。
主題是藝術作品內容的集中體現(xiàn),它貫穿于從構思到完成作品的全過程,更是內容與形式的統(tǒng)一。南紅瑪瑙雕刻作品和其它的藝術形式一樣,都需要有一個鮮明的主題。如果主題不突出,作品中的思想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表達。因此在南紅瑪瑙的雕刻設計中,要注意對造型要素的提煉,把與主題無關的元素排除在畫面之外,并注意主客體在位置、比例、虛實上的處理,要借助線條、虛實以及前后空間的變化來引導觀者的視線、突出主體,更要敢于打破常規(guī)、隨形設計,以新奇、巧妙的構圖突出主題,增強作品的視覺沖擊力。但要注意的是,構圖往往是藝術作品的思想美和形式美之所在,且構圖的形式是多樣的,無論選擇哪一種形式,都要圍繞主題來進行,要為突出、體現(xiàn)主題而服務。
4.巧用色彩、和諧自然
我國早在很久以前就已在琢玉時利用石料的天然紋理和色彩來造型,南紅瑪瑙雕刻也完全可以借鑒該類技法,巧妙運用色彩來進行設計構思。在南紅瑪瑙中,完全的純色是比較少的,大多南紅瑪瑙原石都會在有部分紅色的基礎上,還呈現(xiàn)部分白色或黑、褐色等其它色,即使在同一色系中也會出現(xiàn)色彩的濃淡過渡等變化。像這種一塊原料上同時具有多種色彩或有過渡變化的,往往可以利用它的自然的色彩層次、顏色分布、透明度等要素,通過合理巧妙地設計,使這些色彩恰到好處的分布于創(chuàng)意所需要的部位上,使作品具有巧作天合之感,從而創(chuàng)作出極富情趣和視覺沖擊力的作品。因此,在進行南紅瑪瑙雕刻的設計時,要特別注重“審料”,摸清原石上的各種色彩的實情。掌握原石上有多少種色彩,各種色彩的面積、大小、厚薄和生相是什么,它們是附著在表面的還是內含的、是單層的還是多層的、其色層深入到什么程度等基本情況,才能進一步考慮怎樣去留色彩、利用色彩。南紅瑪瑙雕刻的設計要遵循因材施藝、合理用色的原則,利用自然的顏色分層,將瑪瑙原石中的各種色彩,通過合理巧妙地安排,充分運用于題材中,使它們在同一主題中有機融合的同時,又利用不同的色彩效果將其所要表達的主題更鮮明地展現(xiàn)出來,起到烘托和點明主題的作用。要注意的是,在南紅瑪瑙雕刻的設計中,不僅要盡量將原石上的鮮艷色彩保留下來并加以合理、巧妙利用,還應充分利用色彩的差異和對比度,來營造豐富而又富于層次感的畫面效果,更要順其自然、將其用活,使其成為作品的亮點,起到“畫龍點睛”之作用。使南紅瑪瑙雕刻作品因用色巧妙而傳遞出不同的色彩情調,在對比中構成和諧,并因彰顯出材料自身所具有的的色彩美感而熠熠生輝。同時,更要遵循“大巧不琢、良材不雕”的原則來進行設計,因為好的設計和工藝不在多,那些只有較少雕琢,卻能展示非凡美感的,這才是大美。
5.結語
“玉不琢,不成器“,任何一塊寶玉石都要經過精雕細琢才能大放異彩,展現(xiàn)出它最大的魅力。同樣南紅瑪瑙也需要經過雕琢方能成器,南紅瑪瑙雕刻的意義就在于通過雕刻賦予瑪瑙文化的內涵、給予瑪瑙鮮活的生命,讓它從一塊其貌不揚的 “石頭” 變成深受追捧的“寶物”。因而保山南紅瑪瑙雕刻的設計與加工,應兼收并蓄、博取眾長,在廣泛借鑒其它材料的雕刻處理手法基礎上,巧妙的避開、利用裂紋,善用色彩,根據(jù)南紅瑪瑙的材質特色來造型,才能使保山南紅瑪瑙色彩鮮艷豐富,質地細膩、潤澤的材質特色得到充分彰顯。同時,在設計與加工過程中,如果能靈活運用形式美法則,使南紅瑪瑙雕件在同時具備造型美、材質美、色彩美、工巧美等幾個方面的美的因素的同時,又構成協(xié)調統(tǒng)一的藝術整體,那這樣的作品就會因體現(xiàn)了總體設計與構成的美而獨具魅力。
參考文獻:
[1]高元英.瑪瑙雕刻的設計與俏色的利用[J].黑龍江科技信息,2008(31)
[2]林鴻.玉石雕刻設計制作之我見[J].寶藏,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