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玲
(武漢商貿職業(yè)學院 430205)
摘要:為了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強健體魄,高職體育教育課程是高職公共教育體系的一個重要組成,本篇論文主要對當前高職體育教學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針對這些問題提出相應的解決辦法,旨在探討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的未來發(fā)展方向。
關鍵詞:高職院校;體育課程;現狀;分析
隨著課改的不斷深入,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也需順應時代的發(fā)展要求。為了培養(yǎng)高素質,全面型人才,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體育教學內容也在不斷的進行變革。同樣體育課程的變革在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團隊的協作能力方面也發(fā)揮著積極的作用,體育課程的改革為高職院校培養(yǎng)技術性的人才做出了巨大的貢獻。然而,從目前的高職體育教學分析來看,在一些院校中,高職體育課程并沒有受到應有的重視,一些高職院校在課程改革上還面臨著一些問題亟需解決。因此,本篇論文主要著眼這些問題進行研究,深入探討體育課程教學中存在的不足,及下一步的發(fā)展趨勢,為進一步創(chuàng)新體育教學模式,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提供理論依據。
一、當代高職體育課程在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教學方式較為單一,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
在傳統(tǒng)的高職院校的體育課程教學中,主要是為了培養(yǎng)技術性的學習人才。在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教學中主要以傳達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相關的體育技能為教學的目標,采用固定的教學模式“老師講解,學生聽,學生演練,老師糾錯”的方式進行。這樣的課堂上教師就是課堂的主宰者,學生很難主動的參與到學習中來,當學生參與度較低時,課堂的氛圍就會變得沉悶,學生就會對當前學習的內容不感興趣。這樣一種固定的傳統(tǒng)教學模式也會使得學生在學習時感到枯燥,找不到學習的樂趣,反復練習枯燥的動作,不僅使得學生變得厭倦,也使得學生浪費大量的課余時間去練習動作。惡性循環(huán),最終致使學生厭倦體育課程的學習。
2.高職院校體育教育師資力量薄弱,課堂內容不夠生動新穎
經過調查發(fā)現,當今許多高職院校都存在體育師資力量薄弱的現象。同樣也由于是高職院校在一些工資待遇或者相關福利上與普通的高等學校存在著不小的差異,使得不少體育教師在前途選擇上選擇高等院校,這也就使得高職院校中體育教師的專業(yè)水平與高等學校存在著一定的差異。這些差異也就影響著課堂授課的質量,專業(yè)水平較差的教師在進行授課時一般會提問單調陳舊的問題,講課的內容與方法也與高等學校存在差距,這樣的教學環(huán)境也就影響了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3.沿襲傳統(tǒng)的考核方式,忽視學生個性建立
在調查研究中發(fā)現,一些高職院校不僅在體育課堂的教學內容上較為單一,甚至于在考核方式上也缺乏變通。傳統(tǒng)的體育課程考核是以學生的成績?yōu)橹饕己藰藴?。這樣的以分數決定個人成敗的方式,嚴重的制約著學生的個性發(fā)展。
二、高職體育課程教學模式的下步發(fā)展
在調查中,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一些高職院校在體育課程的教學中存在著問題。根據一些教學經驗,我們可以探索到一些高職院校體育課程模式轉變的一些新方法。這些新的教學模式主要將學生置于主動學習的位置,以培養(yǎng)學生的學習興趣為主要的出發(fā)點,讓學生發(fā)現學習中的樂趣,體會學習的內容,積極主動的去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身體素質,實現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fā)展。
1.根據學生身體素質的不同,對學生進行因材施教
每一個人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造就身體素質也就不盡相同。因此體育教師在進行體育課程的授課時,要考慮到每一名學生的身體素質差異,這樣不同的身體素質情況也就給教師的體育教學帶來一定的困難和挑戰(zhàn)。另外,就算是身體素質相同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也會面臨著適應和接受新事物能力不同的問題,一些身體素質本不是很好,又不熱愛體育運動的學生在此情況下表現的尤其明顯。所以體育教師在進行教學時要根據學生不同的體育素質進行劃分層次,再根據不同層次學生的不同的特點進行因材施教。這樣,在了解每一名學生的基礎上,根據學生的不同特點進行因材施教。培養(yǎng)學生學習體育的興趣,在學習中給予學生鼓勵,讓學生增強學習體育的自信心,使原本枯燥無味的課程變得積極有趣。當然,學校也可以將所有專業(yè)的學生進行融合,將同一層次的學生劃分到一個新的班級,體育教師可以根據層次相同的學生對體育知識的掌握能力進行授課,讓學生之間減少差異化得競爭壓力。
比如,一些高職院??梢愿鶕陨淼那闆r建立公共體育課程,讓不同專業(yè)的學生進行選修課程: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的不同,開展乒乓球、足球、籃球、武術、健身操等不同的體育課程,教師將學生進行分層管理,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和身體素質選擇學習課程。學生在進行選擇課程時可根據自己未來工作的要求或者當前專業(yè)的需要進行選修課程。比如專業(yè)為空姐或者秘書的學生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健身操之類的體育課程進行學習。同時,學生在進行選課學習時也可以根據自己課程的時間要求,或者是對教師的要求進行選擇不同時間和不同教師的專業(yè)課程。以學生的需求為課程選擇的主導,以興趣出發(fā),建立一個新的體育學習的模式。
2.根據體育課程的特點,創(chuàng)新體育課堂教學內容
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因此在對高職體育課程進行創(chuàng)新時要注意以學生為創(chuàng)新的主體,改變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更新教學理念。對高職院校體育課程進行改革時要注意根據不同的專業(yè)進行課堂內容的確定。我們可以大致的將專業(yè)分為商貿專業(yè)、工科專業(yè)和醫(yī)療專業(yè),根據不同專業(yè)的特點和將來從業(yè)部門的需要,制定一個適合于每一個專業(yè)學生的體育課程,另外,高職體育課程內容不是一成不變的,教師可以根據課堂的需要和學生學習的興趣將課堂內容進行創(chuàng)新,甚至于教師也可以將學生放置到課堂的主體位置,讓其自主的確定想要學習的內容,除此之外教師還要注意轉變教學的方式,傳統(tǒng)的教師教學,學生學的方式過于單調,教師可以將課堂變成游戲感覺的課堂,以競技的方式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提高課堂學習的積極氛圍,課堂不再是枯燥無味的學習環(huán)境,變成富有魅力的學習樂園。
比如有一些高職院校中開設酒店管理的專業(yè),這類專業(yè)的學生將來一般就職于酒店后廚,服務員或者是迎賓小姐。這樣的工作需要長期的站立,這就要求這類專業(yè)的同學在以后的工作中腿部要有力量,同時學生要具有一定的耐力才能支撐起專業(yè)工作帶來的壓力。如何進一步鍛煉這類專業(yè)學生的腿部肌肉力量和提高學生的耐力?教師就可以從這一個方向就行出發(fā),制定適合這類專業(yè)學生的體育教程。比如可以針對性的開展輪滑、跑步或者健美操,教會學生正確利用腿部的肌肉計量,保持優(yōu)美的體型,提高身體的平衡能力。
3.將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技能
為了進一步提高學生的體育專業(yè)技能,教師可以在日常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對于學生的體育技能的訓練,另外,教師還可以通過布置作業(yè)的形式,讓學生在課余的時間對學習到的專業(yè)知識進行鍛煉,通過課堂的學習和平常的鍛煉將課堂的內容進行鞏固和提升,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比如,課堂時間較為短暫,學生很少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課堂學習到的知識,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的參加體育社團活動,體育俱樂部或者是學校開展的各類運動會。當學生主動的參與到體育社團或者其他團體中去,不僅可以利用這些平臺鍛煉自己的體育技能,還能夠提高學生的團隊協作的能力和人際交往的能力。當學生在這類的活動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績,教師不僅要給予肯定,還可鼓勵學生去參加更加大的平臺組織的體育活動。讓學生在不斷的鍛煉中拓寬自己的視野,發(fā)現自己的不足,不斷的進步,在強身健體的同時,也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結語
通過研究發(fā)現,高職體育課程模式的發(fā)展需要對學生的興趣并結合將來就業(yè)的需要。教書育人要以學生為本,學生作為學校的主體,要給予學生應有的重視和地位。在高職體育課程模式的發(fā)展中,要根據學生的專業(yè)需要和學生的興趣愛好,制定適合學生的教學內容,因材施教。另外,學校和教師也要積極利用自己手頭的資源給學生提供更為廣闊的發(fā)展空間,通過身體的鍛煉和技能的學習達到學生掌握技能的目的,學生也在不斷地磨練中強健體魄,鍛煉意志,提升能力,讓自己發(fā)展的更為全面,實現自己的理想。
參考文獻:
[1]劉守燕,朱鋒.中外合作大學體育課程模式的探索與實踐[J].浙江體育科學,2009,31(5):47-49.DOI;
[2]王穎.西安市高職院校體育教學現狀分析及內容優(yōu)化研究[D].西安體育學院,2013;
[3]林濤.現代高職體育課程模式的研究與實踐[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6;
[4]丁勇春.福建省高職體育課程模式的現狀調查與對策[J].寧德師范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23(4):421- 424. DOI;
[5]王娟.高職院校學風建設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才智,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