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順林
摘要: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的主要任務是識字,識字是小學生學習文化、掌握知識的基礎。因此,我們教師應盡量把識字課上精彩,教學過程中應結合少年兒童的年齡和心理特點,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形式,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達到提高學生識字能力,鞏固課堂教學成果的效果。本文從我多年的教學實踐出發(fā),闡述了我在平時的教學中采用游戲等手段,調動學生識字的興趣的一些方法,供大家參考。
關鍵詞:小學;低年級;趣味;識字;教學
小學低年級語文教學以識字為主。但低年級小學生好動,注意力不容易集中,因此,我們在進行識字教學時,應充分考慮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和心理特點,教學方式上進行適當?shù)淖兏?,使識字教學變得生動有趣,從而提高小學生的識字興趣,讓他們在愉悅的氣氛中學到知識,提高他們的識字能力,鞏固識字教學的效果。讓他們在玩中學,學中玩,寓教于樂。我在多年的低年級語文教學中,采用多種方法進行識字教學,收到了一定的效果。我的具體做法是:
一、引進游戲教學,吸引學生識字興趣
小學生好動,但對做游戲有著很濃厚的興趣。因此,我把游戲引進到識字教學中,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摘桃子”
孫悟空是小朋友最喜歡的人物,是兒童心目中的英雄。因此“摘桃子”游戲的識字法令學生非常感興趣。課堂上不要急于一次把游戲做完,而要給予學生大量的時間與空間,讓他們在由興趣轉化而來的內需力的驅動下,自覺、主動地鞏固識字、拓展識字、提升識字,目的明確地分步推進游戲。
第一步:鞏固識字
先讓學生把所有生字的字形記住,規(guī)定誰讀得最熟練,記得最認真,就請誰上臺“摘桃子”。學生為了爭取機會,自然個個就會認真讀、用心記。記一段時間后,就請幾位學生上臺摘下其中的幾個“桃子”。
第二步:拓展識字
先讓學生給生字找字形相近的朋友,找出之后想辦法讀準確、讀熟練,誰找得多、讀得熟,就請誰上臺“摘桃子”。
第三步:提升識字
先讓學生多角度地從生字中去發(fā)現(xiàn),并用每個生字擴詞,說話。規(guī)定誰愛觀察會發(fā)現(xiàn),愛動腦筋會運用,誰就上臺把剩下的“桃子”摘完。
2.“開火車”
“開火車”這一游戲集體性強,運用一定的策略展開游戲,學生的識字效果很好。
方法一:生生合作,立足字音,面向全體先確定各列火車成員,宣布游戲規(guī)則——44開火車”比賽認讀生字或新詞,如果哪列“火車”出現(xiàn)錯讀,就算自動退出比賽。讀得最正確、最流利的就獲勝。孩子們都希望自己的“火車”勝出,學優(yōu)生怕學困生輸?shù)舯荣?,會使出渾身解?shù)幫助學困生。這樣,每個學生同時都得到了進步。如果所有生字學生都會讀了,再將“火車”開一開。
方法二:生生合作,立足字形,落實全體教師先強調比賽規(guī)則——“開火車”比賽巧記生字字形的方法,一人一字往下說,每位學生所說的生字由老師隨機抽取。哪列“火車”出現(xiàn)“卡殼”,就自動退出比賽,辦法好且多的獲勝。這樣全體學生以“火車”為單位,充分合作、集思廣益。為了充分做好迎賽準備,學生們的小腦瓜會不停地轉,他們會你一言我一語,你出一招我獻一策,相互啟發(fā),記住生字字形。這樣所有生字字形將清晰地印在全體學生的腦海之中?!疤易印边@樣“摘”,“火車”這樣“開”,能更好地提高識字效率,并使學生春風化雨般地感受到漢字的韻味與魅力,激發(fā)學生熱愛漢字、主動識字的愿望。
二、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讓學生用“兒歌”識字
小學生喜歡唱兒歌,對兒歌印象深刻。如在教學“閃、閉、問、間、聞、闖”這幾個形近字時,可讓學生記兒歌:“人”進“門”,金光閃;“才”進“門”,閉上眼;“口”進“門”,勤發(fā)問;“日”進“門”,惜時間;“耳”近門,聽新聞;“馬”進“門”,闖在前。
如在教學“清、請、晴、睛、情、靜”這幾個形聲字時,可讓學生先觀察這幾個字的異同,再配以兒歌:“有水河水清,有言說聲請,有日天氣晴,有目大眼睛,有心好交情,有爭不安靜”讓學生來記住這幾個形聲字。
三、巧借順口溜,難字變易字
順口溜郎朗上口,容易記憶。在教學實踐中,我們發(fā)現(xiàn)巧用順口溜可以激發(fā)學生的識字興趣,學生寫字的錯誤率會大大降低。如在教學“藏、察、燕、敲、鼓…”時,可讓學生記住這些順口溜:
藏:草字頭下一大橫,反寫片字加大臣,斜鉤撇點就寫成,讀c6ng讀zang它都能。
察:寶蓋頭下名堂大,半個多字有變化,一個點兒加里邊,右邊還有橫撇捺,二小二小放在下;要問二小干什么,他到這里來考察。
燕:草頭下面有一橫,口字藏在北字里,下邊還有四點底,春天一到飛千里。
敲、鼓:假支“敲”,高高高;真支“鼓”,十個豆子我會數(shù)。這樣把難字融入易誦易記的順口溜中,孩子們念起來朗朗上口,眉飛色舞,在誦讀過程中,“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于是,難字也不難了。四、展開聯(lián)想,讓學生愉快識字
低年級學生好奇心強,思想活躍。讓他們把一個個的生字寶寶想象成一個個情景,能激活學生的思維,讓孩子們愉快地識字。如:在教學“吃”時,右邊部分往往多寫一橫,寫成“口氣”。此時,不妨想象一個動作情景,教師請一名學生上臺,讓這名學生嘴里橫銜著一根事先準備好的筷子,再給他一塊糖吃,這樣,自然吃不成,因為在他嘴里橫著一個東西。因此,通過這個表演學生會牢牢地記住這個“吃”字。
又如:在教學“滅”字時,可以讓學生想象成“滅”字的第一筆“一”好比是一塊板子,用一塊板子橫著在火上一蓋,火自然就滅了。在學習“告”字時,可讓學生想象成一口咬掉了牛尾巴。教師這樣有意識地引導學生全面觀察,動腦分析,仔細想象,有效地提高了學生的思維和識字能力。
五、巧編謎語,促進識字
小學生喜歡猜謎語,它不僅能滿足學生的好奇心,還能活躍課堂氣氛,訓練學生思維,使學生在趣味中識字。
教學時,可根據(jù)字義、字形結構展開想象,自編字謎。如教學“日”和“國”時,可根據(jù)字形結構編字謎:“四四方方一間房,一根木頭放中央”,“四四方方一座城,光彩奪目玉中生”。這樣學生在愉悅的氣氛中識字,其樂無窮。
總之,在小學低年級識字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開動腦筋,巧設情境,利用生動有趣的游戲、兒歌、講故事、順口溜等設計教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會高,就會主動地參與識字,就能更準確、更牢固地記住字,為他們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