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海燕
(甘肅省民勤縣實驗中學)
摘 要:自新課程改革的號角響起,英語教師便想方設法使自己的教學發(fā)生前所未有的變化,無論從觀念上還是方法上,都在動腦筋、想辦法,使自己的教學水平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改革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課堂效率,使教學質量再上一個新的臺階,使學生學得既輕松又愉悅。教師要想辦法營造寬松的學習氛圍,使學生的積極性高漲,極力擺脫過去那種教師在滔滔不絕地講,學生埋頭做筆記,甚至有個別學生還昏昏欲睡的狀況。那么,怎樣才能把握好小組合作學習的最佳時機呢?結合平時的教學實踐,談在英語教學中的做法和體會。
關鍵詞:英語教學;合作學習;課堂效率
一、學生對知識有強烈的求知欲時的合作學習
傳統(tǒng)的英語教學主要是教師在那里滿頭大汗地講解句型,再通過舉一些實例操練句型,講解語法知識,口頭翻譯,大量批注,學生埋頭做筆記,每節(jié)課都采用這種填鴨式的教學方式,教師講得費勁,學生學得疲憊。學生在完全被動地接受知識,課堂氣氛死氣沉沉,教學效率低下。當今以小組合作探究式的教學方法,通過鼓勵學生自己提出問題、討論問題,并通過討論來自己解答問題,從而提高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我們常常在聽課時發(fā)現(xiàn),一個非常普通的班級,若教師的教學理念新,教學方法得當,教師的整堂課能使學生激情高漲,教師設計問題情景,放手讓學生自己提出問題,大家爭先恐后地你一言我一語地搶答,就在這時,教師讓學生小組合作討論,學生的積極性非常高,都能非常投入地表達自己的看法,每個人都能有效地參與討論,學生無所顧忌,暢所欲言,他們的潛力極大地被激發(fā)出來,教師再用評價的手段來引導學生,這樣大大地提高了課堂教學效率,達到了預期的目的。
二、急于表現(xiàn)時的合作學習
做了一個小小的調查,初中生喜歡學習英語的學生所占比例較小,主要是因為英語太乏味,學生不感興趣。對于學生來說,對待每一門學科,若有興趣,不可能學不好;反之,若沒有興趣,要學好是困難的,即便是學好,也是暫時的,不會長久。若想讓學生學好英語,并且堅持下去,當務之急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小組合作學習是學生感興趣的一種方法。我們平時在教英語的過程中,當老師提出一個問題后學生把手舉得老高,急切要表達自己的想法,在這個時候讓學生在小組內(nèi)交流自己的看法,學生興趣高漲,效果非常好。
初中教材每個單元都有對話內(nèi)容,表演性較強的內(nèi)容涉及面廣。如七年級人教版上冊第九單元的句型:My favorite subject is...是本單元的重點,為了使學生在短時間內(nèi)準確掌握句型,我先問,學生答,因為學習過的科目較多,學生紛紛舉手搶答,這時候我讓他們在小組內(nèi)交流編對話,接著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對話和短劇練習,讓學生在既輕松又緊張的氛圍中掌握知識。同時,使學生對英語產(chǎn)生了興趣,使英語課堂充滿勃勃生機。
三、與對方爭辯時的合作學習
課堂教學應該是師生互動的過程,若沒有互動,課堂就少了活力。筆者在聽一節(jié)公開課時,上課教師精心準備,學生反應積極。如此賣力地互動,當時我就非常佩服。是什么讓孩子們?nèi)绱朔e極呢?課后,我繼續(xù)回味這節(jié)課,學生的小組討論特別投入,細細想來,應該是教師對小組合作的時機把握得恰當,通過問題情景導入,學生開始質疑提問,你一句,我一句,相互提問,相互作答,當學生爭得面紅耳赤時,教師把握住了這個時機,這時讓小組合作討論,教師也參與到小組活動中,跟學生坐在了一起,融成了一片,聽他們講,聽他們議,發(fā)現(xiàn)問題隨時提醒學生自己解決或者幫助解決。由于初中學生好勝心較強,競爭性也強,總想得到教師的肯定。教師就應該抓住學生的這種心理特征,當他們與對方爭辯激烈時,進行小組合作,使小組活動呈現(xiàn)出一派積極進取的喜人景象。
四、溫故而知新時的合作學習
復習課是幫助學生重溫已學的知識和技能,使所學知識在腦海得到進一步鞏固,加以自己整理,進行知識的歸納與概括。要想上好一節(jié)課,不僅要求教師課前充分準備,還要求調動學生課堂中復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的知識和能力得到進一步提高。合作學習的最終目的就是提高課堂效率,教師應充分利用小組這一陣地讓學生養(yǎng)成積極思考教學問題的習慣,并不斷豐富自己的學識,提高自己的理論水平,從而不斷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總之,雖然小組合作學習為學生提供了自由交流的平臺,教師還要留心觀察各小組的活動情況,評出優(yōu)秀小組,可以激發(fā)學生自強不息的精神,并授予優(yōu)勝小組稱號。雖然我們無法苛求英語合作學習的盡善盡美,但我們完全可以最大限度地趨于完美。若合作時機把握恰當,學生樂學,會取得更加良好的教學效果。
注:課題立項(網(wǎng)絡初審號[WW2016-601]),課題名稱:中學英語教學中小組合作學習教學模式構建研究。
編輯 李建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