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秋英
【摘要】情感教學法是新課標提倡的一種新型教學方法。它主要是想通過教學培養(yǎng)學生的社會情感。讓學生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不斷地發(fā)現(xiàn)美、創(chuàng)造美。情感體驗對學生發(fā)展,形成健全的人格有重要作用。所以,教師一定要重視情感體驗的積極作用,積極尋求幫助學生尋找情感體驗的途徑。
【關鍵詞】小學;語文;情感體驗;意義;實踐途徑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目前,情感體驗法已經(jīng)廣泛地運用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體驗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可以促進學生全面協(xié)調(diào)發(fā)展。通過豐富多樣的情感體驗手段,學生可以找到促進自身發(fā)展的積極情感,發(fā)揮自身在學習中的主觀能動性,提升教學效果,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體驗的意義
(一)情感體驗有利于學生形成健全的人格
個體豐富的情感、深刻的情感體驗是形成健全人格的必要條件。沒有豐富情感體驗的人是不可能正確體會自己和他人的情感的,低落或激動的情緒常常困擾著自己,缺乏情感體驗的人通常會出現(xiàn)行為不正常或心理扭曲的情形,缺乏情感體驗的人也無法體會他人情感上的需求,無法與他人進行正常的溝通交流與合作,繼而影響到自身健全人格的形成。
(二)情感體驗可以提升學生的情感調(diào)控能力
在小學階段,學生的好奇心比較重、情感也異常豐富。對自己周圍的一切都懷著強烈的好奇心,但是由于小學生具有年齡小、自控能力差的特點,他們往往不能控制自己的情感,情感控制的方法也比較缺乏。情感教學法恰好可以教學生一些情感調(diào)控的方法,讓學生明確自己到底應該怎樣做,不能總是激動或是失落,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感,所以,情感體驗對提升學生的情感調(diào)控能力有重要意義。
(三)情感體驗有利于增強學生的學習動力
情感是人對外界事物的態(tài)度或者具體感受,如果一個人對自己面臨的事情沒有激情、麻木不仁,這樣的人是無法進行正常的工作和學習的,甚至會造成嚴重的心理疾病。對學生而言,如果沒有情感就沒有接受新事物、新信息的熱情,學習新知識也就無從談起。所以,積極的情感體驗會讓學生產(chǎn)生學習的動力,學習上有了動力,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也就提高了,學習效率和學習成績自然也會跟著提升。
二、小學語文教學中情感體驗的實踐途徑
(一)多用情境教學方式引導學生
情境教學方式是小學課堂教學中常采用的教學方式,情境教學模式能讓學生體驗豐富的情感世界。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應該充分利用教材中豐富的文化素材,設計出相應的教學場景,讓學生在相應的場景中理解作者的情感,從而引起情感共鳴。在情境教學中,教師應該充當好導演的角色。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讓學生充當一定的角色,將學生放在故事中,加深學生對教材的理解,讓學生更好地體會人物的情感,獲取更多的情感體驗。
(二)教師應加強情感素養(yǎng),給學生做好榜樣
小學生年齡比較小、心智不成熟。學生的學習需要教師的引導,教師就是學生的榜樣。所以,教師要加強自身的情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在授課的過程中,教師要以積極的心態(tài),飽滿的熱情和豐富的情感感染學生,讓教師成為他們學習的榜樣。教師這種飽滿的激情、豐富的情感就會影響學生的行為,從而影響學生的心理,提高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
(三)讓學生在實踐中提高情感素養(yǎng)
學以致用是知識學習的最終目的。情感體驗的目的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提升學生的審美情趣。實踐是培養(yǎng)學生情感素養(yǎng)的重要方法,它可以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如教師在講授《烏鴉喝水》這節(jié)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親身體驗烏鴉喝水的過程。教師可以將學生分成小組,讓每一組學生在課前準備好小石子和瓶子。讓學生在課堂上親身實踐烏鴉喝水的過程,讓學生在動手動腦中體會學習的樂趣,增強學生的情感體驗。例如:一年級學生在學習《人有兩件寶》這篇文章時,由于一年級的孩子理解能力和思維能力都比較弱。在課堂上,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張白紙,讓學生動腦想:一張白紙可以做出什么東西,然后將自己想做的東西用自己的小手做出來。教師可以將學生用白紙做出的東西展示給全班同學。讓學生通過實踐理解手和腦對人的重要性。這樣的方法比教師在講臺上直接給學生講手和腦的重要性強多了。親身實踐可以讓學生獲得真實的情感體驗。
(四)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用心體驗
《新課程標準》體系下的許多課文都有強烈的感召力。學習課文之后,學生就被深深地感染了,學生的心也被緊緊地抓住了。如在人教版五年級上冊《狼牙山五壯士》這篇文章的學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向學生講述:這篇文章主要講了抗日戰(zhàn)爭時期,五位壯士為了掩護部隊和群眾撤離,一路阻擊敵人,最終跳崖犧牲的故事。如果教師單純依靠語言講解,無法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如果教師利用多媒體教學向學生播放《狼牙山五壯士》的影片,讓學生真切地體會到當時日本人對我國領土的侵略,場景再現(xiàn)形式可以激發(fā)學生對日本侵略者的憎恨之情和對五壯士的崇敬之情。
三、結語
情感是人對事物的態(tài)度和看法。完美人生需要豐富的情感。小學階段是學生義務教育的初級階段,也是培養(yǎng)學生情感素養(yǎng)的重要時期。情感體驗對學生的道德素養(yǎng)提升、健全人格的形成和學習的進步都有一定的意義,所以,教師一定要注重對學生情感素養(yǎng)的培養(yǎng),通過充分調(diào)動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進行多種情感體驗,使學生獲得豐富的情感體驗,提升學生的情感素養(yǎng)。
參考文獻
[1]王娜敏.情感體驗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意義及實踐途徑[J]. 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0(6).
[2] 金潔瓊.小學語文課堂中的情感體驗教學模式探究 [J].知識經(jīng)濟, 2013(7).
[3] 劉甲鳳,劉西娟.情感教學法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J].中國校外教育,2014(23).
[4] 閆仁清.小學語文教學要重視引發(fā)學生的情感體驗[J].成功(教育),2013(16 ).
(編輯:鐘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