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江霞
【摘 要】情境教學力圖將人的主動參與、主動發(fā)展置于核心地位,通過創(chuàng)設符合學生多方面發(fā)展需要的、充滿美感和智慧的環(huán)境、氛圍,促使學生在現(xiàn)實環(huán)境和主體活動的交互作用中,使學生的情感、心理發(fā)生共鳴,從而,獲得生動活潑、主動、和諧的發(fā)展。教師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可以巧妙地創(chuàng)設教學情境。
【關鍵詞】小學英語 課堂 情景教學
【中圖分類號】H31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7-0024-01
之所以要學習語言是希望能夠利用語言進行實際交際,對于英語的學習也是一樣,希望在交際中能夠有效地對其加以運用。語言要依托于社會情景才能被有效地運用,如果與社會情景相脫離,就難以將語言恰當?shù)谋硎龀鰜?。所以說,將情景教學方式運用到英語課堂中是十分必要的,特別是對于小學生來說,因為小學生的抽象邏輯思維能力還處在比較低的水平,設置情景能夠讓小學生獲得具體形象的感知 。本文將會對情景教學在小學英語課堂中的運用方法展開探討,希望能夠提高小學英語課堂的教學效果。
一、運用直觀形象的方法設置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英語知識的構建
因為小學生年齡小,生活經(jīng)驗比較欠缺,知識范圍也比較狹窄,所以他們很難理解并接受一些邏輯性以及抽象性較強的知識,他們比較能夠接受和理解的是新穎有趣的直觀性材料。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中充分運用一些形象直觀的實物(身上的衣物、教室內(nèi)的擺設、文具用品等)來創(chuàng)設情境,除了可以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同時還可以讓學生在情景中自覺主動的將語言知識構建出來。比如在教授學生關于確定位置的句型“Where is it?”的時候。在開始上課之前,教師先避開學生的注意將自己的英語書藏在講臺下。正式上課的時候,教師發(fā)出教學指令“Everyone , please Open your English books.”教師在這個時候應該裝作找不到英語書,并開始自言自語:“Where is it? Where is my book?”看到這種情景,一般情況下,學生就能夠理解老師所說英語的含義。這樣一來,學生都會對老師的說話方式進行模仿,用英語告訴老師書可能處在的位置“Maybe your book is under/in/on your desk.”教師在進行英語課堂中精心設計出這種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自然而然的進入交際角色,并且能夠?qū)⒈硎疚恢玫恼Z言知識積極主動的構建出來。
二、結(jié)合有趣的故事設置教學情境,有助于學生英語知識的構建
故事具有情節(jié)豐富、人物形象生動以及內(nèi)容有趣等特點。故事不僅符合學生的認知心理特點和心理發(fā)展特點,同時還能夠?qū)W生的英語學習興趣激發(fā)出來,增強其學習英語的動機。在小學生的思想里,虛擬的故事是真實世界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可以借助特定的事件、特定的時空、特定的人物創(chuàng)設出一種有趣的,意義相對完整的故事情節(jié),并在這種故事情景中融入學生學習過的英語語言,讓學生在這一過程中能夠獲得有趣的語言輸入,并能夠在這種豐富的情境中對語言進行學習和運用。教師可以將學生帶到具有奇特性和生動性的故事情節(jié)中,對“劇中人”的身份或者是角色加以體驗,讓學生在故事情景中體會到英語的魅力,并將語言知識建構起來。比如在教授“Whats the matter? Im…”這一句型時,教師要是想要挖掘出一些表示感覺的英語詞匯即“hot, tired, ill, thirsty, hungry, cold”等,就可以在這個時候引入“賣火柴的小女孩”的相關故事情節(jié),讓學生置身于故事當中,去感受和小女孩一樣的經(jīng)歷,即從Im thirsty, hungry and cold ,到Im very tired,再到夢見奶奶,與奶奶坐在火爐邊,并吃著美味的食物,而后有一種Im hot的感覺。同學們就能夠在這種故事情景中學習體驗并且構建出新的語言知識,在這種故事情景中,學生不知不覺的就學會了表達感覺的英語詞匯以及用英語對別人進行詢問,有效地培養(yǎng)了學生運用英語的能力,同時,因為故事情節(jié)的悲慘性能夠有效的升華孩子們的正義感。
三、實物展示,演示情境。
演示情境是英語課堂教學中較常用的一種方法,它形象直觀、生動活潑,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實物和直觀教具常用于演示教學,這不僅可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可以幫助他們迅速理解所學內(nèi)容。
例如,在教 “What colour is it?”時把它和以前的句子 “Whats this ?”連起來組成一組對話,通過實物作道具來完成。我事先把準備好的蘋果、梨子、香蕉、彩色鉛筆、玩具小熊、玩具汽車等裝在一個小紙箱里,然后請一個學生上來,蒙住他的眼睛,讓他從箱子里拿出一件物品,其他學生便問“Whats this?” 他則回答“Its a ……” 若回答錯了則繼續(xù)猜,直到猜對了同學們再問他“What colour is it?”然后他再回答 “Its……”。這樣學生們就來興趣了,爭著想來試一試。這樣的實物情景對話使學生的興趣倍增,在真實的生活背景下學習并運用了語言。學生通過觀察實物和聽取教師的講解,自然而然地將英語單詞和相關的實物聯(lián)系起來。這樣,學生學得快,記得牢。
四、角色扮演、體驗情境。
角色扮演能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進入角色,進入狀態(tài),體驗情境,突出了能力培養(yǎng)和思想教育,發(fā)展了學生個性品質(zhì)。如在教學新標準(三起)第一冊Module 9 Unit 2 Hes a dorctor.時,就讓學生分別充當各種角色,搞好課前導入,課中學習,課后復習,于是dorctor 、farmer、 policman、 nurse、driver各自的形象及語言就栩栩如生地展現(xiàn)出來,其中的旁白由一名學生或教師朗讀,培養(yǎng)了學生良好的道德觀,達到了樂中演,樂于學的真正目的。其它的看病、問路、打電話等話題都可通過角色扮演來鞏固,掌握實際能力,
總之,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小學階段對于學生學習英語來說屬于啟蒙階段,所以小學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首要任務就是要激發(fā)學生對英語的興趣,情境教學法能夠充分適應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因此,在小學英語課堂中運用情景教學法具有必要性。
參考文獻:
[1]文秋芳.英語學習成功者與不成功者在方法上的差異[J].外語教學與研究,2007,(3).
[2]梅水英.小學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