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豐
【摘要】閱讀是人們獲取知識,特別是間接知識的主渠道,閱讀時一個人文化水平的重要標志。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黨中央發(fā)出了全民閱讀的號召,最近國家新聞出版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正在開展尋找最愛閱讀的中國孩子的活動,這足以說明了閱讀的重要性。特別是在國家頒布的幼兒園工作指導性文件《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和《3-6歲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語言領域中明確指出:利用圖書和繪畫,引發(fā)幼兒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由此可見幼兒園期非常注重幼兒的前閱讀階段。本文將從培養(yǎng)幼兒閱讀習慣的關鍵法則、早期閱讀中的三個誤區(qū)、閱讀帶給孩子的重要營養(yǎng)談談關注幼兒的早期閱讀能力。
【關鍵詞】幼兒 早期 閱讀
【中圖分類號】G61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55-01
如果說孩子的思想不啻于一張白紙,那么促之閱讀優(yōu)秀童書便是在這張白紙上書寫最美的字,描繪最美的畫。為了把優(yōu)秀童書奉獻給孩子們,教育部官方目前發(fā)布了幼兒基礎閱讀書目。這套書目精選了0--7歲幼兒閱讀的經(jīng)典圖書100本,其中國外作品居多。獲推薦的中國童書僅36本,幼兒教師應善于利用圖書和繪畫,引發(fā)幼兒對閱讀和書寫的興趣,培養(yǎng)前閱讀和前書寫技能。
一、培養(yǎng)早期閱讀習慣的關鍵法則
法則一、敏感期教育,從了解開始。
法則二、智慧選擇:選擇的能力需要學習和練習,這是培養(yǎng)兒童早期閱讀的關鍵法則。
法則三、大聲誦讀:大聲朗讀、細心感受、認真傾聽美國的教育學家曾做過這樣一項兒童閱讀水平測試,結果表明:聽過家長讀書的孩子的閱讀水平,遠遠高于很少聽家長讀書的孩子。
講故事是培養(yǎng)閱讀能力最重要的方法在這其中1、父母多講、多示范2、邀請孩子一起講3、給予孩子充分的欣賞4、提供給孩子展示的機會。
法則四、閱讀榜樣家長做孩子閱讀的榜樣這是培養(yǎng)早期閱讀的關鍵法則,家長養(yǎng)成愛閱讀的習慣,家長好好學習,那么孩子就會天天向上。
二、早期閱讀中不可忽略的常見三個誤區(qū)
在幼兒園通過問卷、訪談等形式了解到,家長在幼兒閱讀中存在以下三種傾向:
提問型:講故事時過多提問干擾注意力;檢查型:要承受回答不上來的壓力,甚至還要復述故事;識字唯一目標型:(4歲的孩子開始對認字感興趣)。缺乏系統(tǒng)的適合幼兒各年令段的親子讀物;某些家長在指導幼兒閱讀時有灌輸?shù)默F(xiàn)象,忽視為幼兒創(chuàng)設溫馨和煦的閱讀環(huán)境;看重知識高于實際能力,把繪本閱讀等同于識字教育;部分家長一味追求結果,而忽視了幼兒的情感體驗和創(chuàng)造性思維訓練;個別家長認為閱讀、講故事是幼兒園的事,忽視了家庭教育的作用。為此幼兒園應該給家長親子活動閱讀引領。所以我們要對照《3-6歲學習發(fā)展與指南》,我們必須了解各年齡段的要求避免走進誤區(qū)。
3-4歲的幼兒能聽懂短小的兒歌或故事。會看畫面,能根據(jù)畫面說出圖中有什么,發(fā)生了什么事等。能理解圖書上的文字是和畫面對應的,是用來表達畫面意義的。
4~5歲能大體講出所聽故事的主要內(nèi)容。能根據(jù)連續(xù)畫面提供的信息,大致說出故事的情節(jié)。能隨著作品的展開產(chǎn)生喜悅、擔憂等相應的情緒反應,體會作品所表達的情緒情感。
5~6歲能說出所閱讀的幼兒文學作品的主要內(nèi)容。能根據(jù)故事的部分情節(jié)或圖書畫面的線索猜想故事情節(jié)的發(fā)展、或續(xù)編、創(chuàng)編故事。對看過的圖書、聽過的故事能說出自己的看法。
三、早期閱讀的重要培養(yǎng)
早期閱讀可以幫助幼兒習慣養(yǎng)成,促進語言和思維能力的發(fā)展、滋養(yǎng)孩子心靈促進情商發(fā)展提升審美水平。
1.幫助習慣養(yǎng)成:講衛(wèi)生、知安全、愛勞動、會學習、善管理
許多諾貝爾獎獲得者都是有良好習慣的,好習慣培養(yǎng)在故事里說教是最受孩子歡迎的方式。4~5歲在公共場合不遠離成人的視線單獨活動。認識常見的安全標志,能遵守安全規(guī)則。運動時能主動躲避危險。知道簡單的求助方式。5~6歲未經(jīng)大人允許不給陌生人開門。能自覺遵守基本的安全規(guī)則和交通規(guī)則。運動時能避免給他人造成危險。知道一些基本的防災知識。在幼兒閱讀中,神奇的問題勝過指責、批評。比如:玩具玩兒完,紅袋鼠會怎么做呢?晚上睡覺前,跳跳蛙都做些什么呢?火帽子在車上把手伸到車窗外發(fā)生了什么事情呢?有陌生人敲門,紅袋鼠是怎么做的呢?還記得不愛刷牙的跳跳蛙么?火帽子怎么也找不到奶奶送給他的玩具風車了?為什么呢?
2.促進語言和思維能力發(fā)展
語言是人類交往的重要工具,閱讀使幼兒會思考、想表達、愛交流。注意力、理解力、想象力、記憶力、邏輯力等思維能力不斷提升。學習的本質(zhì)是建立更強的思維能力。比如散文詩《小雪花的夢》:冬天的山野很安靜,等待著小雪花飄啊飄啊飄下來,小雪花剛一落在大地上就睡著了,就像睡在媽媽的懷抱里。小雪花進入了美麗的夢鄉(xiāng),小雪花夢見自己變成了青青的小草,小雪花夢見自己變成了盛開的小花,小雪花夢見自己變成了飛舞的蝴蝶,她們還夢見了溫暖的太陽照著照著,她們就融化了她們醒了,真的看見小草、小花和飛舞的蝴蝶。通過閱讀孩子們知道了雪的變化。許多名人名家的兒童文學作品都值得家長帶著幼兒去閱讀、去聽讀。
3.滋養(yǎng)孩子心靈促進情商發(fā)展提升審美水平
繪本《我討厭媽媽》是一個無比溫馨,很吸引孩子的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作品是以大片淡藍色為主,顏色豐富造成紋理變化,人物形象設計特別能引起孩子的興趣。講的是一只小兔子對媽媽滿腹牢騷,沒幫他洗襪子、亂發(fā)脾氣、討厭媽媽催他快點快點不許看動畫片,懶床后不讓他吃飯。最令小兔子不滿意的是媽媽還不和她結婚。小兔子氣的還想離家出走,但終究還是離不開媽媽的愛,在親情的呼喚下,依舊留在了媽媽的身邊。文字的美、色彩的美、圖畫的美、人物造型的美在繪本里到處都有。從無字繪本里,事物情感場景化,生機勃勃,富有吸引力,以親切的方式走進幼兒的童心,從而引發(fā)幼兒觀察探究的興趣。從閱讀故事中讀到了自己、讀到了別人,讀到了天地萬物。優(yōu)秀的繪本閱讀不僅帶給人視覺的享受,更帶來美妙的情感體驗。
閱讀是一顆種子,也許不會立即發(fā)芽,而有朝一日結出的果子卻美味甘甜、伴隨終生!
讓我們關注幼兒的早期閱讀、讓閱讀走進家庭,讓我們和孩子一起,從書香中去汲取營養(yǎng)。讓我們共同引領幼兒在“悅讀”中點亮智慧的人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