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藝娟
【摘要】近年來,微課逐漸成為一種新穎的教學理念,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越來越普及。相比傳統(tǒng)的物理教學,微課有更強的針對性和靈活性,更能滿足學生的個性化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下面結(jié)合自己的教學實踐就微課在初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談點體會。
【關(guān)鍵詞】微課 初中物理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134-01
一、課前預習
課前預習對于初中物理教學是非常關(guān)鍵的一環(huán)。在傳統(tǒng)的教學中,教師沒有進行課前預習指導,導致學生沒有明確的預習目標,無法讓預習達到預期的效果。利用微課預習,可以簡單講解新課需要學習的知識,再配合問題引導,讓學生找到問題的答案,讓學生對于新課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從而使學生在課堂上可以針對自己發(fā)現(xiàn)的問題或者是疑問與老師、學生進行交流。
引導學生進行預習工作的方式有很多,教師可以事先錄制為同學預習而用的微課,一開始就要注重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然后給出自主學習的提綱,將學生迅速引進學習的角色。如講《浮力》一課,筆者在給出了潛水艇圖片和曹沖稱象的故事后,然后進一步給出自學提綱:(1)什么是浮力?它有沒有方向?(2)從浮力計算公式可以看出影響浮力的因素有哪些?你能不能設計一個實驗去驗證自己的設想?學生如果充分按照教師的要求進行了課前預習工作,那么在課堂上教師進行知識點的剖析與講授時就能夠良好地適應課堂教學的節(jié)奏。這才是微課教學有效的展開形式,并且能夠保障學生在課堂上對于知識的良好吸收。
二、課堂講解
(1)導入時運用微課。例如,在講“流體壓強與流速關(guān)系”時,教師利用PPT,通過圖片和文字的形式介紹鄂洛多克小站的懸案。這個故事非常奇特,能夠滿足學生的好奇心,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但因為文字描述太長,也沒有視頻的支持,所以無法取得預期的效果。而運用微課教學,從電影中節(jié)選一部分,再配上聲音旁白,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達到了理想的教學效果。通過故事導入的方式,講解一個故事,用不用微課,其效果完全不一樣。
比如《大氣的壓強》這節(jié)課的導入,先前,筆者總是采用演示實驗導入法,現(xiàn)場演示效果也是比較好的。問題在于實驗準備耗時費力,演示過程中總會存在一些不確定因素。而網(wǎng)絡上現(xiàn)存的一些視頻資源又過于陳舊,并且由于地域差別,使用上存在很多問題。因此,為了解決這一問題,筆者果斷采取微課教學,提前在實驗室錄制相關(guān)的演示實驗視頻,瓶子吸雞蛋,紙托水杯,馬德保半球?qū)嶒灥龋诮虒W導入時筆者將這些視頻片段給大家播放。學生看的非常投入,在對于實驗現(xiàn)象極為好奇的基礎上也產(chǎn)生了對于本課教學知識的十分濃厚的探究欲望。這才是高效的教學導入環(huán)節(jié),這也是將微課教學靈活的利用到教學導入的過程中可以發(fā)揮的教學成效。
(2)借助微課演示實驗。在初中物理知識中,有很多知識點都比較抽象,部分知識如果僅僅依靠教師的講解,無法讓學生把握重難點。特別是部分演示實驗,傳統(tǒng)模式下,都是教師操作,學生一旁觀看,但是后面的學生無法觀察到實驗的所有現(xiàn)象,也就無法掌握實驗的重難點。而借助微課演示實驗,能夠使原本效果不明顯的實驗變得更加生動形象。通過微課,可以讓學生一遍又一遍地觀察,還可以調(diào)整實驗播放的速度,使學生對實驗的每一個步驟進行仔細觀看,從而達到突破重難點的目標。
如《測量小燈泡電功率》的實驗教學中,筆者試圖將傳統(tǒng)教學與微課教學緊密結(jié)合起來,力求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首先,筆者采用傳統(tǒng)教學形式,讓學生明確實驗的原理,接著利用微課教學視頻,細致介紹實驗儀器及連接方法,然后利用提前錄制的另一個微課視頻,分步演示實驗操作過程。這個時候,筆者可以一直在學生身邊,及時解答學生的疑問,最后針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問題,引導學生進行集中討論總結(jié)。這樣的教學形式不僅讓學生能夠清晰地直觀了解實驗的方式與流程,教師也能夠及時回答學生的各種問題。
三、重點知識突破
在面對重難點知識的講授時,微課教學的功效也能夠很好地得到發(fā)揮,能夠為重點知識的突破助以一臂之力。對于那些不太容易理解的教學內(nèi)容,如果采取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收獲的效果并不理想,教師不妨積極進行教學理念的更新。教師可以將微課融入到知識的探究中,透過微課的引入來化解學生對于知識理解上存在的障礙,并且促進教學難點內(nèi)容的突破。教師如果能夠合理安排課堂教學的環(huán)節(jié),讓微課教學以合適的方式進行,這通常會為重點知識的突破帶來有效推動,并且可以讓學生對于這些知識有充分的理解及掌握。
比如,在對《故障電路分析》這個知識點的突破上,筆者一直采用傳統(tǒng)的課堂講授法,但是不論怎樣提升自己的講授能力,效果始終不夠理想,學生還是容易在相關(guān)問題上出錯。然后筆者想到了微課教學,為了驗證其效用,進行了一組教學對比。筆者在一個班仍然采用傳統(tǒng)的方式教學,而另一個對照班采用了新的微課教學。首先,筆者歸納出幾種常見的故障問題,分配給班里的十個學習小組,由組內(nèi)討論后提交實驗設計方案,經(jīng)過檢查完善后在實驗室分組錄制微課,然后在課堂上集中學習。在最后的對比中,微課組的學生對于這部分知識的掌握明顯優(yōu)于常規(guī)組的學生,在微課教學中學生更容易獲知知識要點的內(nèi)核,也能夠利用學到的知識解答各種實際問題。
四、課后拓展
課堂教學結(jié)束后,教師要引導學生合理利用課后時間總結(jié)與鞏固課堂所學知識。在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下,課后拓展只有作業(yè)與練習。這樣的方式,不僅作用單一,還會增加學生的學習負擔。而通過微課進行課后拓展,能夠幫助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有效回顧。同時,針對那些有難度的、在課堂上無法及時消化的知識點,學生可以利用課后觀看視頻的方式進行反復學習,達到鞏固的效果。例如,“電磁感應、磁現(xiàn)象、磁場對電流作用”等知識,學生理解比較困難。通過微課的方式,能夠?qū)⒃境橄蟮膬?nèi)容具體化、形象化,降低學習難度。
總之,在今后的初中物理教學中,還應該基于微課教學理念,能夠不斷進行教學策略創(chuàng)新,延伸教學途徑,這樣才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微課體驗,讓其在享受物理知識帶來魅力的同時,還能夠真正的“愛上物理學習”。
參考文獻:
[1]盧國棠.激活興趣,創(chuàng)高效課堂——初中物理微課的應用[J].新課程·中學,2016(10).
[2]程新霞.激活興趣,創(chuàng)高效課堂——初中物理微課的應用[J].教師,2015(36):9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