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銀川能源學院作為寧夏普通本科高等學校向應用型轉變的試點單位,為了滿足當前社會與經濟發(fā)展的需要,引入OBE教育理念即成果導向教育,以期完善當前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模式。同時闡述了OBE教育模式的內涵、特點及課程學習評價。
【關鍵詞】OBE 應用型人才 課程學習評價
【中圖分類號】G642.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029-01
當前,現代高等教育正發(fā)生著顯著變化,即從精英教育的一元結構向大眾化教育的多元結構發(fā)展,說明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成為現階段高等教育面臨的新任務、新挑戰(zhàn)。將OBE教育理念引入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能夠實現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從“以內容理論知識為本”向“以學生綜合能力為本”的根本轉變。下面通過借鑒OBE理論,對如何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和如何進行課程學習評價進行研究。
一、OBE教育理念
OBE是一種很受研究者關注的教育理念,此教育理念代表預期(Intended)、學習(Learning)、產出(Outcomes),它以預期學習產出為中心來組織、實施和評價教育的結構模式,定義畢業(yè)生預期學習產出是首要的關鍵環(huán)節(jié),學習產出定義要可操作化和具體化。在OBE教育模式中,學生學到了什么和是否成功遠比怎樣學習和什么時候學習重要,教育者必須對學生畢業(yè)時應達到的能力及其水平有清楚的構想,然后尋求設計適宜的教育結構來保證學生達到這些預期目標。這樣有便于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有利于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二、學生預期學習成果
基于當前社會發(fā)展的需要,教師為應用型人才確定相應的知識目標、技能目標、能力目標等預期學習成果,其中,應用型人才技能目標和能力目標最為重要。應用型人才知識目標指將專業(yè)理論知識運用于實際操作過程。為了知識目標的實現,教師可以在講解專業(yè)知識時結合一些現實案例或現象,使抽象的理論知識容易理解掌握;應用型人才的技能目標指實踐過程中的技術能力,也就是動手能力。在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相關的實驗是必不可少的,學生在開始接觸某一實驗時,教師應該幫助學生進行知識的梳理,講解實驗應該注意的問題,并對學生在實驗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進行討論,培養(yǎng)學生嚴謹的實驗精神,提高學生專業(yè)技能;應用型人才的能力目標指在實驗過程中遇到問題時所應具備的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創(chuàng)新思維能力。通過實驗讓學生自由討論,獨立分析解決問題,培養(yǎng)學生處理問題的能力。
三、學習成果的考核體系
依據多方面的評價標準,根據教育要求的完成程度可以賦予每一位學生不同的評定等級,有針對性地對每一位學生進行評價。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不同專業(yè)教學考核的方式也應有所區(qū)別,據此設計了與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相匹配的三位一體化學習成果產出考核體系,包括理論知識考核、實驗結果考核和校外考核等。
其中實驗結果考核就是通過學生實驗操作過程中所得出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合理性,對學生的專業(yè)技能等能力進行考核,從而有效評價學生的學習成果。同時重視對學生實驗過程的考核,使學生能夠重視實驗過程的細節(jié),并通過在實驗過程中對數據的處理、分析和討論來逐漸培養(yǎng)出一種嚴謹的實驗精神。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過程中實驗考核的評估體系主要包括三個部分:一是實驗結果的有效性考核,即實驗結果接近預期結果的程度,這是評估實驗成果的最主要手段;二是通過報告或答卷的形式考核學生在實驗中對相關專業(yè)理論知識掌握的程度;三是教師通過現場檢查或提問考查學生使用實驗設備、儀器的能力以及動手操作的能力。
四、完善應用型人才實踐教學環(huán)節(jié)
當前,應用型人才領域對具備實踐能力和理論能力的綜合型人才需求極為迫切,這是因為以往實踐教學的缺陷導致了學生動手能力低、解決問題能力薄弱,為了彌補不足之處,需要從實踐教學安排、教學方法等方面進行完善。在教學安排上,實踐課程中以學生為主導,讓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方案,獨立解決實踐過程中所遇到的問題,培養(yǎng)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同時還應該鼓勵學生體驗相關的實踐課程。例如機械設計基礎實驗課程中的軸的結構創(chuàng)新設計實驗,可供選擇的實驗方案很多,根據每個實驗方案可以設計出不同結構的軸。在自主實驗過程中,教師鼓勵學生根據學過的理論知識充分展開想象,可通過各種方式自行查閱文獻,再通過整理出來的文獻設計實驗方案。通過這種方法,不但能讓學生學習到新的理論知識,而且增強了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同時開拓了學生視野,讓學生做到活學活用。
五、OBE理念下課程的學習評價
當前在課程學習評價過程中,評價的主體較為單一,方法大都是任課教師的“一言堂”,具有一定的主觀性。引入OBE理念后,評價的過程是教師、學生還有其他教師都讓參與到評價中來發(fā)表自己的意見。只有這樣才能真正實現課程學習評價的公平公正,同時在評價過程中也能提高學生教學參與的積極性,提高教學效果。因此,在OBE理念的指導下,可以從以下幾方面考慮課程學習評價。一、從教學目標著手,制定不但要具體并且要充分考慮到學習評價的可操作性,通過學習評價能夠體現出教學目標的達成程度。二、教師在具體的評價過程中,要圍繞學生的能力實現來設定評價的目標,例如知識能力目標、提高能力目標、交流能力目標、運用能力目標等。三、建立積極的評價激勵機制,讓學生明白評價的真正目的不是為了分出優(yōu)劣,而是為了幫助學生發(fā)現問題,進而督促學生以更加積極的心態(tài)來面對學習,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四、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法,注重過程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也就是既要關注學生分數的成績取得,也要對學生的學習進行總結性評價。五、評價的內容應當體現出全面性的特點,包括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日常表現情況、進步情況、學習的堅持性等方面,真正實現通過評價反映學生各方面能力的達成程度,促進學生發(fā)現自身能力上存在的不足,有利于更好地進行有針對性的應對,促進學生各方面能力的提高,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六、結語
基于OBE教育理念下的應用型人才培養(yǎng)理念打破了傳統(tǒng)的教育理念,在教育的過程中,學生比較系統(tǒng)地掌握了專業(yè)理論知識和專業(yè)技能,同時也培養(yǎng)了自身處理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保證了實踐教學的質量,真正培養(yǎng)出適應社會和市場需求的實用型、技術型的應用型人才,并且基于OBE理念下的課程學習評價對于促進學生的能力提高及發(fā)展,促進學生的就業(yè)及全面發(fā)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以上是本人通過學習OBE教育理念后對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和課程學習評價進行的初步研究探討,還存在不足之處,希望今后對OBE教育理念有更深入的領悟并應用到教學當中。
參考文獻:
[1]宋克慧,田圣會,彭慶文.應用型人才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及其培養(yǎng)[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7):94-98.
作者簡介:
李小燕(1980-),女,講師,工學碩士,研究方向:機械設計基礎及相關課程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