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線性代數(shù)”是高校里面的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為以后學習其它有關課程打下重要的基礎。慕課是一種將不同地方的學習者和授課者聯(lián)系在一起的大規(guī)模在線網(wǎng)絡公開課程,其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且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本文將慕課模式引入“線性代數(shù)”教學,對這種模式下“線性代數(shù)”教學改革進行探究。
【關鍵詞】慕課 線性代數(shù) 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5-0154-01
一、引言
慕課(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簡稱“MOOC”,是一種將不同地方的學習者和授課者聯(lián)系在一起的大規(guī)模在線網(wǎng)絡公開課程。20世紀60年代,D.Engelbart首先提出將學習者與計算機網(wǎng)絡結合起來,2008年D.Cormier和B.Alexander正式提出了“慕課”的概念,2012年“慕課”模式開始風靡于各大美國高校。與傳統(tǒng)教學方式相比,“慕課”具有豐富的教學資源,學習者的學習方式也較為靈活,其不受時間和空間的限制,學習者可以根據(jù)自身的實際情況合理安排學習活動。
“線性代數(shù)”是高校里面的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其主要內容有行列式、矩陣、向量空間、線性方程組、相似矩陣和二次型等,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可以很好的培養(yǎng)學生的數(shù)學思維能力和邏輯推理能力,為以后學習其它有關課程打下重要的基礎。然而,該課程由于沒有其它課程作為引導,需要引入大量的基本概念以及定理的證明,很多地方又要涉及到一些計算技巧,很多學生感到無從下手,甚至喪失了學習的興趣。本文將根據(jù)“線性代數(shù)”的學科特點,結合“慕課”模式的教學優(yōu)勢,對“線性代數(shù)”課程進行教學改革探究。
二、慕課模式下“線性代數(shù)”教學改革探究
(一)引入慕課模式中的“視頻+面授+網(wǎng)絡”的教學模式,對“線性代數(shù)”課程教學進行改革
傳統(tǒng)的數(shù)學課堂上,教師通常是一根粉筆+一塊黑板貫穿始終,教師在課堂中起主導作用,該教學模式曾經(jīng)在傳授知識和培養(yǎng)人才方面做出了巨大貢獻。然而,隨著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很多學校的課程體系和人才培養(yǎng)模式發(fā)生了改變,就以我校而言,在學?!?+1”人才培養(yǎng)模式下,“線性代數(shù)”課程的教學目標和教學內容發(fā)生了巨大變化,課時也從32學時刪減到24學時,如果我們僅僅以刪減內容或降低難度來應對,必然會導致教學質量的下滑。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將慕課的“視頻+面授+網(wǎng)絡”的理念加以引入,一方面,使得教學模式呈現(xiàn)多樣化,教學內容豐富化和多元化,另一方面,學生又可以隨時獲取自己所需的資源。
以“線性代數(shù)”中的“逆矩陣”部分為例。首先,教師要將該部分內容錄成10分鐘左右的微視頻,并發(fā)布到慕課平臺上。內容如下:
教學目標:理解逆矩陣的概念和性質,會用伴隨矩陣法求逆矩陣
教學重點:逆矩陣的定義及應用
教學難點:伴隨矩陣法求逆矩陣
教學內容:
1.逆矩陣的概念
2.伴隨矩陣與逆矩陣的關系
3.逆矩陣的運算性質
教師要要求學生認真觀看,利用網(wǎng)絡平臺結合教材自主學習,對不明白的地方要加以標記,方便課堂上提出,與老師和同學們交流解惑。
其次,在上課過程中,教師要結合學生提出的疑難問題對本堂課的重點內容和易錯點重點講解。這樣,一方面可以使教師的講解更有針對性,節(jié)省課堂講授時間,增加課堂練習時間,提高課堂效率,另一方面又可以滿足不同學生的個體差異,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學生的學習信心。
最后,課堂結束后,教師要讓學生完成慕課平臺上針對該部分內容的作業(yè),對學生的學習效果加以評價,這種及時的評價反饋,可以對所學的知識進一步鞏固加深。
(二)引入慕課模式的“平時作業(yè)+測驗+考試”的評估體系,對“線性代數(shù)”課程評價體系進行改革
傳統(tǒng)的數(shù)學課程評價體系多以“平時+考試”的形式進行,而“平時”的考核也多體現(xiàn)在考勤、課堂作業(yè)和課堂小測驗等方面,而課堂作業(yè)、課堂小測驗等既擠占了本就不寬裕的課堂時間,又無法滿足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的學生的需求。引入慕課模式的課程評價體系,可以使“線性代數(shù)”的考核方式更加靈活。在課堂教學進行一段時間后,教師可以根據(jù)不同專業(yè),不同層次的學生在慕課平臺上發(fā)布一些不同深度、難度和廣度的個性化考核試題,要求學生根據(jù)自身需求自主選擇。教師要及時對學生的考核情況進行評價反饋,并計入平時考核中,作為期末考核的一部分。這樣,既檢驗了學生對所學知識的掌握情況,及時查漏補缺,又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增強學生學習的動力。這樣的階段性考核一學期可進行兩到三次,取平均成績按比例計入期末考核中。學期結束后,仍然要進行筆試,為激勵學生在慕課平臺上的學習,可適當在考試題中加入慕課平臺所學內容,作為加試成績,計入期末總成績。
三、結束語
將慕課模式引入“線性代數(shù)”課程教學中,一方面,大大優(yōu)化了“線性代數(shù)”課堂教學效果,提高了課堂利用率,另一方面,又增強了學生的“求知欲”,進一步培養(yǎng)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然而,慕課模式的引入,必將對教師的教學水平,知識素養(yǎng)和組織協(xié)調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這需要我們不斷充實自己,努力提高自己的知識和能力,為培養(yǎng)新時代的,面向21世紀的高素質的人才做出自己的貢獻。
參考文獻:
[1]王一冰.MOOCs的靈魂、啟示與對策[J].高等教育研究,2014(1).
[2]吳贛昌.線性代數(shù)[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
[3]余波.慕課對我國高等教育的影響[J].高等教育,2015(1).
[4]熊凱俊,秦超.慕課時代普通本科院校線性代數(shù)教學研討[J].新校園.2014,12.
作者簡介:
韓云龍(1980-),男,沈陽科技學院基礎部教師,講師,碩士,研究方向:小波分析與信息信號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