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鶯
【摘要】在新課改的教學理念指導下,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應重視課內外閱讀銜接,立足于課內閱讀,循序漸進地向課外閱讀拓展。不再局限于課本教學的閱讀內容,教師引導并激勵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閱讀實踐,拓展了學生的想象與思維空間,有助于學生閱讀能力的提高和改善語文課堂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 課內閱讀 課外閱讀 拓展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6)37-0074-01
一、小學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拓展的意義
當前,小學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拓展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小學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的有機銜接,教師引導學生積極參與課外閱讀實踐活動,能夠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文字,提高閱讀理解與概括能力,也能提高寫作能力。要根據(jù)小學生的閱讀現(xiàn)狀,選擇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拓展的合適方式。由于小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認知水平還比較低,所以在向課外閱讀拓展的時候,要注意循序漸進,不能給學生造成閱讀負擔,讓學生失去課外閱讀的興趣與信心。課外閱讀選取的閱讀材料,應注重趣味性、知識性,符合小學生的閱讀習慣與閱讀興趣。
二、小學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拓展的方向及銜接
(一)小學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拓展的方向
根據(jù)課文教材的閱讀內容來豐富和拓展知識。例如《小蝌蚪找媽媽》一文的閱讀學習,教師引導和安排學生進行蝌蚪與青蛙相關知識點的閱讀,拓展學生的知識面與科普知識,培養(yǎng)學生搜集資料和提煉知識的能力。對于有教育意義和培養(yǎng)學生健全品格的好作品,教師可以精選閱讀文章,然后推薦給學生閱讀。學生就可以學習到不同文章的寫作風格。通過這些優(yōu)秀的作品來提升學生的素質。
(二)小學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拓展的銜接
小學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拓展的銜接主要依據(jù)的是側重課內閱讀和課外閱讀的功能。小學語文閱讀課一方面應側重課內閱讀,這樣根據(jù)教材內容和教育教學目的,不但提高學生的語感,而且還融合了塑造學生的愛國情感和提升學生人文精神的內容。以課內閱讀為基礎內容,在此基礎上,學生就會沿著閱讀相關題材的路徑進行拓展閱讀。另一方面,小學語文閱讀課重視課外閱讀,以此開拓學生的視野。教師在課堂上為學生講解課外閱讀的方法,泛讀法、精讀法,并與學生交流課外閱讀心得,給予學生課外閱讀的指導。
(三)小學課內外閱讀拓展的閱讀體系的打造
小學語文閱讀課的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拓展,必須要打造適宜小學生的閱讀體系。閱讀范圍要開闊,選擇健康積極向上的作品,不宜選擇過長和過難的閱讀作品。要以課內閱讀的內容為中心,圍繞這個中心選擇相關或相類似的課外閱讀材料。教師也可以為學生節(jié)選名著篇章。學??梢越⑿W生閱讀的圖書館,班級的同學之間互相交流與交換書籍進行閱讀,家庭也可以為小學生購買書籍,建立他們喜愛的小書庫。這些閱讀資源有力地打造了小學生的課外閱讀體系。
三、開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及其評價
(一)積極開展課外閱讀實踐活動
為了能夠很好實施小學生的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拓展,教師和家長應給以支持,并組織多種形式的課外閱讀活動。比如,教師指導學生建立閱讀摘錄卡,學生摘錄閱讀過程中學習到的好段落或句子。培養(yǎng)小學生每天一讀的習慣,可以采取定時定量閱讀方式。家庭可以陪伴孩子閱讀,積極進行親子閱讀的方式,這樣讓小學生可以互動閱讀。此外,教師可以組織主題閱讀活動,引導學生讀相關作品,有效激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
(二)小學生課外閱讀的評價
小學生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的效果如何,就必須采取科學合理的評價,再不斷改進閱讀的拓展策略。首先,可以展開課外閱讀的評選活動,如評選“閱讀之星”,這樣給學生積極的鼓勵和引導,讓學生有更大的動力去課外閱讀。教師組織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的分享與展示活動。這樣可以讓小學生的課外閱讀活動得到肯定,小學生展示讀書筆記等,彼此交流,形成課外閱讀的濃厚氛圍。
四、結論
通過對小學課內閱讀向課外閱讀拓展的策略進行探討,得出小學語文應積極貫徹新課改教學理念,以課內閱讀為基礎,語文教師指導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課內閱讀與課外閱讀應互相促進,互為補充,采取多種適宜的方式進行閱讀拓展,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與教師更好地進行課堂教學合作,真正地實現(xiàn)以學生為主體的語文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劉彩霞,施玉珍.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引導學生及早開始閱讀、大量閱讀的實施策略[J].科教導刊(下旬). 2015,(11)
[2]徐敏美.得法于課內 獲益于課外——小學語文課內外閱讀銜接策略研究[J].語文教學通訊.2014,(9)
[3]江小英.課內得法課外得益——小學課內外閱讀銜接的探索[J].才智.201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