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云云
【摘 要】英語是一門工具學科。要掌握英語,除了需學習一定的語音、詞匯、語法知識外,還得練就扎實的聽、說、讀、寫基本功。換言之,英語學習必須通過大量的聽、說、讀、寫訓練??梢哉f,英語學習的過程也是習慣養(yǎng)成的過程。
【關(guān)鍵詞】英語學習;學習習慣;養(yǎng)成
小學階段英語課程的目的是激發(fā)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態(tài)度,讓學生建立初步學習英語的自信心,培養(yǎng)一定的語感和良好的語音語調(diào)基礎,使學生形成初步使用英語進行簡單的日常交流的能力,為中學階段的英語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關(guān)鍵就是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英語學習習慣。下面我就小學英語聽、說、讀、寫的良好學習習慣的要求和培養(yǎng)提出看法。
一、養(yǎng)成良好的“傾聽”習慣
小學生愛模仿,模仿性強,但缺乏自控能力。課堂上,常有學生一聽教師示范發(fā)音,就急于開口模仿、輕聲跟講,結(jié)果導致自身發(fā)音欠準,而且影響他人聽音。因此,在英語起始教學階段,教師就要訓練學生靜心聽的行為,可采用手勢暗示法,即教師隨著示范發(fā)音打手勢“一、二”,這時學生邊聽教師發(fā)音,邊看教師嘴形,注意觀察其大、小、扁、圓及變化情況,做到看明、聽清,當手勢打“三”時,全班齊聲模仿,這樣發(fā)音易到位,模仿效果好。小學生聽錄音跟說跟讀,往往只滿足于聽到,能跟得上說、跟得上讀,而不注意語音、語調(diào)、句重音、停頓等。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聽清,在播放錄音前,可分步提出聽的具體要求,使聽一遍錄音便有一次收獲。
小學生有意注意能力較弱,維持時間較短,特別是在聽同學發(fā)言時易走神。在教學上,要采用生動、形象、活潑、多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特別要避免枯燥操練,開“定向長火車”,要多用有意點叫、個別提問,對活動與集體操練應頻繁交替使用。同時在教學內(nèi)容上設置“牽制性”提問,促使學生專心聽他人說英語,不聽就無法參與。
二、養(yǎng)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英語課程標準中指出,大膽開口說英語、音量適度、儀表大方。積極參加語言實踐活動,大膽開口說英語,是英語學習所必需的。從心理學、生理學角度來看,三年級學生年齡小,較之高年級學生心理障礙和害羞感少。這正是培養(yǎng)大膽開口講英語的有利條件之一。九年制義務教育小學英語教材為"說"提供了良好的素材,所選內(nèi)容均來源于學生學習及日常生活,是學生所熟悉的。教材具有科學性、趣味性、親近性、實用性,為廣大師生所歡迎。這是培養(yǎng)大膽開口講英語的又一個有利條件。因此,教師應抓住時機,充分運用教材,從起始年級,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說英語的習慣。
要做到人人大膽開口說英語,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學生因各人的氣質(zhì)、性格不同,參與開口講英語的程度也不同。教師在教學中要特別關(guān)注那些存在怕說、缺乏自信心的學生。著名教育學家布盧姆認為,一個人學習成功的次數(shù)越多,他的學習自信心就越強。學習成功是建立在學習自信心的基礎上的。因此教師要幫助這些學生克服思想和心理障礙,要多給予鼓勵和表揚,肯定其點滴甚至是微不足道的進步,進行個別耐心具體的輔導,不要急于一步到位,讓他們在口語訓練中有所得,感受到成功和歡樂,以增強其說英語的自信心,激起其說英語的內(nèi)心欲望。
三、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英語是一門工具性基礎學科,沒有輸入,就沒有輸出,沒有大量的閱讀,就不可能有扎實的知識。因此,課外閱讀非常重要。在詞典、語法書的幫助下,經(jīng)常指導學生閱讀適宜的材料。
教師應盡可能的讓學生接觸更多的英語閱讀和應用的機會,給學生提供擴大信息的條件和信息源,拓寬學生的知識面。接觸的文章越多,語言重現(xiàn)率越高,才能把已學的知識掌握得越牢,更能達到熟練的程度。在閱讀中,教師要給予指點,告訴他們要講方法、講速度、講數(shù)量。只有加大閱讀量,才能體現(xiàn)出速度。在課堂上,要給學生講閱讀方法,告訴他們?nèi)绾芜x材,應選體裁多樣的文章。遇到生詞時,要查詞典,查出后記在筆記本上。第一次記不住,在閱讀中反復出現(xiàn),單詞也就記住了。讀物要因?qū)W生而宜,不宜選擇語法現(xiàn)象和單詞量超出教材太多的讀物,否則難度太大,閱讀的興趣也就淡薄了。通過廣泛閱讀,可以使學生開闊視野、豐富想象、了解最新的信息、接受新鮮思想、吸取豐富的詞匯、語法、英語特色的表達法、習慣用語、社會背景知識等,這樣大大增加了大腦的倉庫儲備,有了充足的輸入,才不會感到知識的貧乏。
四、養(yǎng)成了良好的“書寫”習慣
小學生在學英文書寫前,已學會漢字及漢語拼音的書寫,且已養(yǎng)成一定的書寫習慣,這對學習英文書寫有利也有弊。就書寫而言,二者有相同之處,但更有不同之點。對于書寫的坐姿,握筆方法,兩者要求相同。而漢字與英文在書寫上差異很大。即使?jié)h語拼音與英文斜體行書在書寫上也風格各異。因此,英語教師必須利用學習正遷移,防止學習負遷移,對學生英文書寫進行嚴格的訓練。時至三年級,仍有部分學生書寫坐姿、握筆方法不正確。這就要求英語教師在教英書寫時及時糾正,不能放任自流。要讓學生明白書寫坐姿、握筆方法不正確會影響身體健康,影響書寫質(zhì)量與速度,對今后學習不利。啟發(fā)學生加強自我督促意識,保持正確坐姿,握筆方法。
在書寫教學一開始,學寫字母時,教師就必須十分重視培養(yǎng)學生按照規(guī)范筆順書寫,在四線三格中位置正確。中國學生由于寫漢字的習慣,豎直橫平,有棱有角,四方端正。因此,在書寫英文時,常出現(xiàn)直、方、角現(xiàn)象。對此教師要運用“比較法”教學,及時指正。隨著學習的進展,教師要繼續(xù)堅持不懈地抓好單詞、句子、段、篇的書寫及標點符號的正確使用,切實做到英文書寫規(guī)范,使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寫的習慣。
總之,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yǎng)與訓練,本身就是教學工作的一項任務,應該有步驟、有計劃的在教學過程中逐一落實。提早開始,嚴格要求,持之以恒。好的學習習慣會成為學生英語學習的催化劑,使他們的英語水平得到迅速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