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淑梅
一、背景介紹
復習是我們日常英語教學的一種基本手段,也是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體系的必要步驟。但由于農場學校受地域文化和語言環(huán)境的影響,小學英語日常教學中,復習課常常使學生感覺無趣,教師感覺無奈,師生不能進入良好的狀態(tài),導致復習效率不高。因為在這樣的課堂氛圍中,學生的注意力與主觀能動性都是處于低效的,教學效果也自然大打折扣。那么,如何改進這樣的狀況呢?英語復習課沒有固定的模式,但也是有章可循的。
二、復習課基本模式
復習課除了注重“雙基”的落實,更注重知識的前后聯(lián)系、整理回顧,化零為整。通過復習學生不僅能掌握所學的知識,還有利于與舊知識的結合形成知識體系,使學生不是孤立地掌握課本中的詞匯和語法,而是具備一定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
詞——句——篇是復習課的基本模式。與新授課相比,復習課中詞、句、篇的訓練更不能分割開來,三者應相互融合,使學生的知識復習與能力提升呈螺旋上升的態(tài)勢。
當然,單元的教學內容不同,教學設計也不是千篇一律的,也會有大同小異之處。
我的復習課教學設計一般是分課前和課后兩部分完成的:
第一部分手抄報整理單元知識點。是讓學生課前自己復習、梳理單元知識點,包涵詞匯、句型、對話、語音等,然后以手抄報匯報的形式完成,使學生對單元內容、重難點做到心中有數。
第二部分板塊模式復習單元知識點,也即課堂的教學流程,以板塊形式呈現,即單詞——句型——運用三大塊的順序進行,層層遞進。遵循了單元復習課內容設計整體性、系統(tǒng)性、開放性、趣味性等原則。這樣既能加大復習課的容量,又能綜合提升學生的素質。
結合學生的認知特點以及自己的教學特點,根據單元復習內容,我把復習重點放在學生難點、弱點以及易錯點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其次,在復習過程中,學生掌握較好的知識點不再重復,一帶而過,對學生比較容易出錯的內容進行多樣化的練習。通過這些練習,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提高學生運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詞匯回顧
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是復習句與篇的先決條件。詞匯的復習方式有很多種,如:看圖說單詞、寫單詞、唱反調、單詞接龍、單詞歸類等等,我們應該根據不同單元的特點,不同詞匯特征采用不同的詞匯復習方法。
1.給單詞進行歸類。讓學生找出哪些是動物單詞,如:sheep, goat, horse, cow, hen.哪些是蔬菜單詞,如:green beans, carrot, tomato, potato.哪些是代詞,通過這種方式,學生會很清楚的記住所學單詞,并且印象會非常深。
2.寫出單詞的復數形式。這同樣是全班學生參與的。在這個活動中每個學生都在積極開動腦筋,既要認讀單詞,明確其含義,又要考慮單詞的復數形式,學生思維十分活躍。這樣的設計避免了枯燥乏味的機械讀寫背誦,幫助學生復蘇頭腦中所感知的知識,加深了對所學單詞的感知、領悟和記憶,當然,這也使教與學的過程變得生動精彩。同時將知識性和趣味性緊密結合,提高了學習效率。
3.對照答案自己批改。即學生自批,促使學生主動地參與,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意識。達到豐富學生詞匯,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功效。
4.交流心得說學習技巧。這個環(huán)節(jié)讓孩子們各抒己見,互相說說學習、記憶單詞的小妙招或小竅門。孩子們熱情高漲、積極踴躍,搶著說出自己的學習心得,學生通過傾聽、交流掌握這些規(guī)律,記憶單詞變得輕松很多,更是將課堂氣氛推向了高潮,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通過這樣的練習,學生不僅可以復習到動物、蔬菜類的單詞以及指示代詞等,還可以掌握到名詞變復數形式的變化規(guī)律以及其讀音規(guī)律,還能重溫、復習兩對對應詞,學會巧學妙記方法等等,可以說是“一舉多得”。
(二)句子實戰(zhàn)
英語復習課既要查缺補漏,又要注重“雙基”的落實。單元知識要做到精練、巧練,練中點撥,對所學知識歸納整理,加深理解、鞏固記憶,有提升、有拓展,提高實際運用語言的能力。一道百變題,即句型轉換題型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充分體會到學以致用的樂趣。如:
(變?yōu)橐话阋蓡柧?,并做肯定回答及否?/p>
回答)
(就劃線部分提問)
(變?yōu)榉穸ň洌?/p>
2. This is a hen. (變?yōu)閺蛿稻洌?/p>
學生獨立完成后。同桌對照答案交換互批,讓檢測批改的形式多樣化,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認真檢查、互相學習的良好學習習慣。
這兩道題的練習內容做到舉一反三、靈活運用。學生在原題的基礎上,通過be動詞、人稱代詞、指示代詞、名詞復數等變化得到了Are they horses?Yes, they are. No, they arent. What are they These are hens. / These are some hens.這幾個句式,而這幾個句子正是本單元的重點主題句式,接下來讓學生通過整體感知、比較這幾種句型之間的聯(lián)系,試著小結它們的特點,引導學生將前后知識融會貫通連成片。然后教師補充、歸納總結,幫助學生進一步形成知識網絡結構。這樣既加強了學生對單元主題句的理解,又開闊了視野,提高了能力。從而達到英語復習過程的最優(yōu)化。
復習不能局限于機械的形式。教師要善于創(chuàng)設情境,設置任務,利用單一的情境觸發(fā)學生的多元思維,使句子的復習具有更寬泛的內涵和不凡的效果。
(三)綜合運用
單元復習課既要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要對教材內容進行有效的調整、擴展和深化。
我們倡導的復習課堂要講練結合。在詞匯、句子的基礎之上,布置一些有針對性的練習,此任務綜合性強,要求學生在紛繁的英語知識網絡中分辨、提取正確的知識點,既系統(tǒng)復習整理了單元重點詞匯,又對單元主題句子進行了溫習,最終還將單元復習落實到了語篇。
該環(huán)節(jié)師生共同批閱,教師選出完成快而準的孩子為小組長,對本小組的同學進行批閱,共性的問題書寫在黑板上,師生一起分析、解決,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實施者和參與者。
先做后講,說練交融,動靜搭配,將講授、閱讀、聽說和練習有機結合。復習中,每一板塊都是學生自主練習,在操練中、在生生、師生互動中不斷得到啟發(fā),發(fā)現規(guī)律,使前后知識形成一個有序的整體,既避免復習課中機械復習帶來的枯燥乏味,又使得對舊知識的理解、掌握提高到一個新的層次,培養(yǎng)學生提出問題、發(fā)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四)學法指導
古人云:“授人以魚,僅供一飯之需;教人以漁,則終生受用不盡?!狈椒ǖ闹笇е苯雨P系到復習的效果。新課標指出教師要教會學生學習,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yǎng)對學生的終身學習意義深遠。學生的主動性和學習的質量都有賴于教師的教導,教師要讓他們“學會學習”,就必須重視學法指導。在英語復習課中,教師除了引導啟發(fā)學生重溫已學過的知識和技能,強化學生記憶中的痕跡,加強學生語言訓練以達熟能生巧之目的外,還應智慧地對學生進行自主復習方法的引導和指導,及時總結學習經驗,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如:上面提到的單詞學習模塊中的交流心得說學習技巧環(huán)節(jié)。所以說指導學法,也是提高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
三、結束語
“溫故而知新”。復習是為了繼續(xù)學習,復習課的目的便是如此。教師必須針對小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特點,根據不同的復習內容,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精心設計,常教常新。通過激發(fā)學生學習積極性,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及學習的自主性。讓他們敢于動手、動口、勤于實踐,主動參與到復習活動中來,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發(fā)展他們的口筆頭語言實踐能力。有效地提高40分鐘的課堂教學效果,提高復習課的實效,促進教學質量的穩(wěn)步提高。達到小學英語課堂教學科學化、規(guī)律化、智慧化和效率化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