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紅霞
【摘 要】在美術教學中,超輕粘土,顏色鮮艷、可塑性強、不粘手、不留殘渣、環(huán)保,是孩子們喜愛的一種玩具。它對于培養(yǎng)學生的立體造型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動手能力等方面都起到了積極地作用。本文就如何上好超輕粘土的制作課,如何激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興趣,探討了幾點做法。
【關鍵詞】美術教學;粘土制作;做法
一、先易后難,熟練掌握一些基本的制作方法
剛開始學習制作超輕粘土,孩子們由于對超輕粘土認識的比較少,他們只是平時在家隨便的捏捏玩玩,要捏具體的東西他們會覺得有點難。因此,在制作之前,我先讓孩子們觀看視頻學習超輕粘土的制作方法:捏、搓、團、摁、捻、壓、切、接……在孩子們反復練習之后,我化難為易,教他們做一些簡單的形狀。如:圓形、橢圓形、水滴狀、月牙形、線形……我告訴孩子們,任何東西我們都可以將它們概括為一些簡單的形狀,這樣做起來就簡單了。接著,我便采取邊教邊做的方法教他們捏一些簡單的植物、小動物。例如:我在教孩子們捏小鴨子時,我先讓孩子們觀察小鴨子的頭是什么形狀的?(圓形)一起跟著老師運用團的方法搓一個圓形。接著,觀察鴨子的身體是什么形狀的呢?(橢圓形)一起再跟老師搓一個橢圓形做小鴨子的身體,像身體嗎?(有點不太像。)接著我們將一邊用手壓扁做小鴨子的屁股,這下像了嗎?(很像。)看看小鴨子還缺什么?(眼睛、嘴巴、翅膀、腳蹼)對了,我們運用團的方法做小鴨子的眼睛,用搓和壓的方法做小鴨子的嘴巴,用團、壓和接的方法做小鴨子的翅膀,運用搓和壓的方法做小鴨子的腳蹼。這樣一只可愛的小鴨子就做好了。在熟練掌握了制作方法后,他們還嘗試做了各種小恐龍、各種小動物……瞧,他們做好的作品個個栩栩如生,有趣極了!通過先易后難,邊講邊做的方法,孩子們不僅可以很快掌握超輕粘土的制作方法,而且還會靈活運用這些方法制作各種有趣的小動物,從而進一步提高孩子們的領悟力、想象力和動手能力。
二、充分發(fā)揮美術課特有的魅力
眾所周知,興趣是美術創(chuàng)作的起點。孩子有了興趣,才會有創(chuàng)作的欲望。而怎樣才能激發(fā)孩子們的興趣?為此,我們應充分發(fā)揮美術課特有的魅力,以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fā)孩子們的創(chuàng)作興趣。例如:在上課之前,我首先給孩子們變個小“魔術”,讓學生們猜一猜“魔術”變的是什么?剛開始同學們都眾說紛紜,最后動畫片放完后,同學們才知道原來是小黃人,真是太有趣了!接著教師提問:“動畫片里的小黃人是用什么做的?”孩子們齊聲說:“超輕粘土”,“有意思嗎?”“有意思”,“今天我們就和老師一起來學做超輕粘土?!弊儭澳g”這樣的導入既新穎又充滿樂趣,使得孩子們對這節(jié)美術課充滿期待……接著,通過觀看老師的示范和同齡孩子生動有趣的作品,讓孩子們一個個都有一種躍躍欲試的沖動,頓時,他們的創(chuàng)作激情被激發(fā)。
三、運用的夸張、擬人、添加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
我在教孩子們捏完小鴨子后提問:“你們覺得這兩只小鴨子好看嗎?”有的孩子說:“好看。”有的孩子說:“不太好看?!苯處熖釂枺骸霸鯓硬拍茏屗鼈冏兊酶粒俊庇械耐瑢W說:“可以幫小鴨子添加一些頭飾(皇冠)、帽子讓它們變成鴨公主和鴨王子?!庇械耐瑢W說:“可以再添加一些背景:大樹、太陽……”在表現方法上,我們可以將小鴨子運用擬人的表現手法捏出鴨子公主、鴨子王子等,運用添加的手法幫捏好的鴨子添加頭飾、帽子、背景……這樣這件作品就更加生動有趣了。我們將美術課的內容與日常生活緊密聯系在一起,運用夸張、擬人、添加的表現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這樣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才更加豐富、有趣!例如:《散步》、《快樂的小企鵝》都是孩子們運用夸張、擬人、添加方法進行創(chuàng)作的。
四、結合孩子喜歡的事物或故事,創(chuàng)設情境
孩子們都喜歡看動畫片、聽故事和編故事。我們在教孩子們制作作品時何不結合一些動畫片、小故事,這樣孩子們制作起來會更感興趣,創(chuàng)作出來的作品也充滿“童趣”。例如:小朋友們最近都特別迷戀芝麻街——艾摩的世界,對艾摩的形象都爛熟于胸。(為了防止有的小朋友印象不夠深刻,我在教他們捏艾摩之前,提供了一些艾摩的形象。)孩子們創(chuàng)作時都非常地投入和專注,有一個同學最后還幫艾摩捏了兩盆自己喜歡的仙人掌和仙人球。從孩子們喜歡的動畫片和事物入手可以讓孩子們對這樣的手工制作充滿期待,使孩子們覺得手工制作課無處不存在著樂趣。又如:我教孩子們捏小老虎,有的孩子捏完小老虎后又幫它配上了小鳥和他自己喜愛的路燈,一邊捏一邊幫它們編了小故事:天黑了(黑色卡紙做的背景),有一只小老虎和一只小鳥出來散步,它們什么都看不見,這時路邊的路燈亮了(用彩泥搓幾個條子貼上),小老虎和小鳥高興極了,……這樣的情境教學使得孩子們對制作手工的興趣更濃了!因此,教師要善于啟發(fā)孩子抓住動畫片或故事中的精彩片段,拓展孩子們的思維,為他們創(chuàng)作優(yōu)秀的作品打好堅實的基礎。
五、將超輕粘土與其他材料相結合
我們平時在制作時,如果只是單純地用超輕粘土制作,這樣學生會覺得有點枯燥。我們可以讓學生自己嘗試運用不同的材料結合超輕粘土去制作作品,這樣不僅能調動他們的創(chuàng)作興趣,而且能培養(yǎng)他們敢于嘗試,勇于探索的精神。例如:我們將超輕粘土與水粉顏料相結合,制作了《漂亮的大樹》。我們將超輕粘土與紐扣、水粉顏料和樹枝相結合,制作了《太陽雨》。我們將超輕粘土與蠶繭相結合,制作了蠶繭小浮雕《瓶花》。我們將超輕粘土與彩紙、顏料、舊報紙等相結合,制作了《漂亮的蝴蝶》。這樣的手工課不僅有意思,而且能拓展他們的思維,調動他們的創(chuàng)作積極性。于是一幅幅精美的作品就在輕松愉快和興趣盎然的氛圍中誕生了。
六、給生活中的一些物品進行裝飾
法國著名雕塑家羅丹說過:“生活中從不缺少美,而是缺少發(fā)現美的眼睛”。在生活中尋找一些物品,讓學生自己去嘗試、去設計、去裝飾,這要遠比教師一味的教“制作”來得有效果。例如:白色的手提袋中間設計一只漂亮的孔雀,頓時變得好漂亮!一只光禿禿的鉛筆經過孩子們的巧手裝飾了一位漂亮的小女孩,頓時就變得與眾不同了!光溜溜的相框好難看,我們裝飾一些小魚、海草和太陽,頓時變得漂亮多了!生活中還有好多物品,我們可以運用超輕粘土進行裝飾,如:鑰匙、花瓶、鬧鐘……真是枚不勝舉。因此,我們在對兒童進行傳統(tǒng)文化教育的同時,還要教育學生熱愛生活,從身邊的點點滴滴做起,做生活的有心人,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觀察力、記憶力、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
總之,超輕粘土的制作不僅豐富了孩子們的生活,而且體現了美術課程的趣味性、創(chuàng)意性和審美性,實現了美術與生活、情感之間的相互滲透,使美術課堂教學更加生動活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