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正紅
摘 要:“對話式”閱讀是一種重要的閱讀方式,能夠增長學生的見識以及自找認知,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主要探討了小學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旨在為相關工作者提供借鑒。
關鍵詞:小學語文;“對話式”閱讀;嘗試
閱讀是小學語文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生學習的重點內容,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可以采用“對話式”閱讀,它是指以學習材料為話題,學生之間、師生之間敞開心扉,互相溝通、交流,在此過程中,實現對文章的深入理解,加強語言的積累,從而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一、“對話式”閱讀教學原則
1.平等性原則
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過程中,采用“對話式”閱讀方式,還應遵循平等性原則,這一原則的提出,主要針對師生之間的關系,傳統(tǒng)的閱讀教學,教師的地位非常高,被視為知識權威者,而學生則只是接受知識的主體,這種方式使得學生失去了自我,變成了知識的奴隸。
2.開放性原則
若“對話式”閱讀不是開放性課堂,也達不到良好的教學效果。所以“對話式”閱讀教學過程中,前提是要保證平等互動,并做好課堂的開放性,學生在討論問題時應掌握較好的開放度,不應過于限制學生,應給予學生留下更多的空間,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思維。
3.生活性原則
小學生的生活經驗較少,對課文中的一些內容難以理解,所以開展“對話式”閱讀還應從學生生活角度出發(fā),了解學生的實際生活經驗。同時,生活化原則還要求教師應注意學生的個體差異,不同的學生應區(qū)別對待。
二、小學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的措施
1.重視學生與文本的對話
文本是一種重要的媒介,為教師與學生“對話”提供“平臺”,教師、學生以及文本“對話”的構建不能缺少文本,所以由此可知文本與讀者缺一不可。新課標要求學生進行探究式閱讀,其主要環(huán)節(jié)包括閱讀期待、反思以及批判等等,以此發(fā)揮學生的思維,從多角度對閱讀進行分析,大膽提出質疑。加強學生與文本的“對話”,應做好以下幾個方面:首先應設身處地,消除時空隔閡,探究作者的寫作意圖,了解作者的審美理想,學生通過與作者、與文本對話,能夠獲得情感共鳴,受到啟迪。例如,在學習《小英雄雨來》這一課時,教師在講這課內容之前,為學生詳細介紹當時的背景,讓學生想象你處在這樣的時代,你有什么感想?學生設身處地,就會更加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2.建立學生和學生的對話
思想與思想交換后,就會產生另一種思想,信息時代下,集體智慧對學生學習具有重要作用,所以在小學閱讀教學過程中就應建立學生與學生之間的對話,這也是“對話式”教學所鼓勵的,學生和學生之間可以進行交流與溝通,發(fā)表自己的看法,他們之間的交流,會促使思維進行碰撞與融合,在語文世界獲得更多新奇的知識。所以在此過程中,應采取以下方式:(1)討論交流。教師應鼓勵學生之間進行討論,使學生都參與到課堂教學中。在討論交流過程中,對文本能夠體會得更加深刻。而且每個人由于生活經驗不同,所以針對文本就會產生的不同的看法,將不同的意見表達出來,就會產生相互啟發(fā)的作用。(2)合作體驗。合作也是一種情感交流,在探究問題過程中,相互合作、相互學習,才能充分發(fā)揮學生的潛能。
3.推進師生之間的對話
教師是“對話式”閱讀教學的領頭羊,在整個班級中起到引導、調控的作用,對于師生之間對話的推進,必須保證師生之間平等。師生的“平等”可以創(chuàng)造和諧的氣氛,而學生的經歷過少,對事物的理解還存在一定的偏差,這就需要教師進行適當的引導。想要真正實現師生之間的對話,就要學會互相尊重,避免教師對學生進行責問,消除學生對教師的畏懼心理,鼓勵學生主動發(fā)言,大膽質疑。另外,教師應善于傾聽,善于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去合理地分析問題。例如,在學習《給予是快樂的》這一課文時,教師可以與學生分享自己的事情,包括父母給予的愛,朋友給予的愛,這樣學生更容易理解為什么“給予是快樂的”,進而使學生能夠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4.引發(fā)自我內心的對話
“對話式”教學的實施,還能激發(fā)學生的潛力,這主要是因為漢字具有豐富的內涵,而且對于語文閱讀,可以從不同的方面進行了解,給學生更多的想象和聯(lián)想的空間,不斷地拓展學生的思維,加強學生的創(chuàng)新性。想要使學生自我對話,就應挖掘學生內心深處真實的自己,激發(fā)自己內心的熱情、勇氣以及創(chuàng)造力,發(fā)展自己的個性。
總之,小學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非常重要,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所以在小學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過程中,就應遵循一定的原則,包括平等性原則、開放性原則以及生活性原則,同時還應做好學生與文本、學生與學生、學生與教師、學生與自己的對話,進而更好地理解文本,加強學生對作者思想感情的深刻體會,實現小學語文閱讀水平的不斷提升。
參考文獻:
[1]劉宏明.小學語文“對話式”閱讀教學的嘗試[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2(7):181.
[2]錢伯明.小學語文對話教學的嘗試與淺思[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3(7).
編輯 薄躍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