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婷婷
【摘要】在初中英語課堂上,課堂問題行為已經(jīng)是普遍存在的教育問題。如何正確看待和處理課堂問題行為對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文章探討了初中英語課堂上問題行為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課堂問題行為管理的主要策略及建議。
【關鍵詞】初中英語 課堂問題行為 主要原因 主要策略及建議
【中圖分類號】G633.4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6-0070-02
目前,課堂問題行為已經(jīng)成為中學課堂教學中最具普遍意義的教育問題。英語新課程標準倡導、發(fā)展學生的綜合語言運用能力,這對英語教師的課堂教學與課堂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如何有效地組織和管理課堂成為許多英語教師面臨的嚴峻挑戰(zhàn)。結合個人的教學實踐,我想談談對初中英語課堂問題行為管理的看法。
一、 課堂問題行為產(chǎn)生的主要原因
1.教師因素
1)傳統(tǒng)教學觀念
在教學中,有些教師的課堂管理觀念不能反映英語新課標的要求,甚至把課堂管理與課堂紀律混為一談,缺乏師生互動,壓抑了學生英語學習的積極性,單純的英語知識傳授從根本上偏離了英語學習的目的,使學生在英語課堂活動中處于十分被動的地位,從而產(chǎn)生厭煩情緒。
2)課前準備不足
有些教師備課不充分,教學目標不明確,教學方法單一或不適合,教學活動組織不當,這樣學生的問題行為就會出現(xiàn),進而增多形成了一個惡性循環(huán)。
3)不當?shù)恼n堂管理方式
課堂上,有的教師對學生要求過嚴,會造成矛盾和沖突的逐漸尖銳化;有的對學生要求過松,課堂紀律又必然會渙散。學生出現(xiàn)問題行為,有的教師采取嚴厲的指責或體罰等手段進行簡單粗暴式的管理,引發(fā)學生的逆反心理,并產(chǎn)生更為嚴重的課堂問題行為。
2.學生因素
1)心理原因
英語是一門外語,注重聽、說、讀、寫。課堂上,許多學生害怕自己聽不懂,說不出,害怕暴露自己的缺陷和不足,從而產(chǎn)生了焦慮與緊張的心理,致使自己不能冷靜地認知、記憶和思考;有些同學不善于同他人溝通,交流思想,自信心不足,不敢大膽表現(xiàn)自己,更不用提在英語課堂上開口說英語了,而自信心與課堂表現(xiàn)是成正比的,自信心強的學生更善于克服心理障礙,取得良好的課堂表現(xiàn)。
2)未掌握正確的學習技能
英語新課程的特點是知識多,課節(jié)少,每節(jié)課的容量大,復習時間少。對于那些沒有端正的學習態(tài)度,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沒有根據(jù)自身特點總結出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的同學來說,他們在新課程的學習上很容易會落下來,繼而喪失學習的動力和興趣。
二、課堂問題行為管理的主要策略及建議
1.精心設計課堂教學
英語教學是一門綜合藝術,教師設置舞臺,執(zhí)導著學生參與演出的一部部“戲”,要讓“戲”生動、有趣,就要想辦法讓學生的腦、口、手全部動起來,在這個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引導學生獨立思考、獨立解決問題。一堂精彩的英語課如能做到組織有序,教法獨特,教學活動新穎,表達的情感真切,自然會受到學生的歡迎,從而使學生減少課堂問題行為的產(chǎn)生。
2.建立課堂行為規(guī)范
行為規(guī)范為學生提供了良好行為的指南,確定學生課堂上的行為,最好是讓學生參與其中,讓每個學生知道什么行為是好的,什么行為是不好的,哪些是大家認同的,哪些是大家不能認同的,學生參與制定的規(guī)范有公信度,對其約束力有明顯的提高,確保了課堂教學秩序和教學質(zhì)量。
3.差異對待課堂行為
一般來說,課堂里往往存在積極的、中性的和消極的三種行為。積極的課堂行為指與促進課堂教學目的實現(xiàn)相聯(lián)系的行為;中性的課堂行為是既不促進又不干擾課堂教學的行為;消極的課堂行為則是那些明顯干擾課堂教學的行為。對于中性的課堂行為,由于他未干擾他人學習,因此教師不宜在課堂上停止教學對他們加以指責,教師宜采用向其發(fā)問、鄰近控制、排除誘因、暗示制止等方法,使中性行為轉化為積極行為。對于消極的課堂行為,教師對癥下藥,巧妙處理,忌用諷刺、挖苦、威脅、隔離等懲罰手段。
4.建立積極的師生關系
現(xiàn)在教學觀中,教師是作為教學中的“管理者、指導者、咨詢者以及教學活動的參與者、是學生學習的引導者”,而許多老師放不下“師道尊嚴”,充當“主宰者”致使師生關系緊張。教師如果注意與學生溝通、交流、建立平等、和諧、合作互動的積極師生關系,拉近與學生的距離,看到學生身上的閃光點,善用啟發(fā)和激勵的課堂語言,消除學生的焦慮心理,那么學生的問題行為自然會減少或消除。
5.心理輔導
中學生處于敏感期,有些內(nèi)向的學生心理比較脆弱,如果學習上遇到的困難沒能及時解決很容易產(chǎn)生挫敗感,開始退縮,甚至厭學。英語教師要結合本學科特點,運用心理學知識搞好心理教育,通過各種有效途徑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信心、積極性及主動性。另外,英語教師還要定期對學生進行學法指導,幫助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使學生看到學習效果,從而增強自信心,激發(fā)學習潛能。
課堂問題行為的產(chǎn)生還有很多方面的因素。作為教師應分析現(xiàn)狀,由學生外在表現(xiàn)入手,走進學生內(nèi)心世界,幫助學生樹立信心,排除心理障礙,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環(huán)境,發(fā)揮學生的潛能,提高課堂效率,達到教學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