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秀敏
摘要:小學教育對于孩子的成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班主任在教學管理中又發(fā)揮著非常關鍵的作用。因此,小學班主任必須充分認識到自身的責任,在班級管理中寬嚴相濟,以正確的態(tài)度對待教學工作和管理工作,幫助學生更好的成長。
關鍵詞:小學教育;班級管理;嚴與愛問題
小學生正處于心理非常稚嫩的階段,心理情感脆弱,需要細心呵護。小學班主任應該懷著對工作的極大熱愛,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懷和愛護,幫助學生解決學習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促進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但同時也需要發(fā)揮監(jiān)督的作用,引導學生認真學習基礎知識,培養(yǎng)自身的道德品質(zhì),成為具有健全人格的人才。本文結合小學班級管理的重要性,對如何正確平衡好嚴與愛態(tài)度進行了詳細的分析。
一、小學班級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小學班主任在教學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不僅承擔著傳授知識的重要任務,也承擔著塑造學生性格品德的重要任務。因此,通過科學合理的班級管理來提高管理的效率,優(yōu)化管理的成效就顯得十分必要。在班級管理過程中,班主任既是主導者,也是參與者,既需要班主任作為學生的人生導師給予必要的幫助,也需要班主任從學生的角度出發(fā)思考問題,進行有效的班級管理。班級管理能夠拉近教師與學生之間的距離,及時掌握學生的心理狀態(tài)和學習中遇到的困難,從而給予針對性的幫助。
但是當前也有很多小學班主任沒有正確認識到班級管理內(nèi)涵和要求。很多班主任都是以追求知識教學為唯一目標,而忽視了對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全面培養(yǎng)。往往沒有從正確角度去理解和分析“嚴”與“愛”,這就導致班主任在班級管理中采取不恰當?shù)墓芾矸绞?,比如通過體罰學生達到嚴格管理的目的。這是一種錯位的管理理念,在班級管理中會對學生造成極大的傷害,影響學生的健康發(fā)展。可見,小學班級管理不僅應該認識到工作的重要性,還要懂得把握好“嚴”與“愛”的實質(zhì),采取正確的態(tài)度進行班級管理。
二、小學班級管理的嚴與愛
(一)正確對待“嚴”
作為班級的管理者,班主任必須有一定的權威,只有使學生產(chǎn)生信賴感,才能夠帶動學生完成學習任務。小學生本身生性活潑好動,缺乏自律性,必須建立嚴格規(guī)定才能規(guī)范學生的言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這就要求小學班主任正確理解并采取正確的方式落實“嚴”的內(nèi)涵。
首先,班主任可以嚴格,但不能嚴厲。嚴格是指對學生各方面都有比較完整系統(tǒng)的要求,并且能夠帶領學生朝著既定的學習目標前進。只有嚴格要求學生,才能幫助學生不斷積累知識,掌握學習技巧,不斷獲得成長。因此,嚴格是班主任必須具備的素質(zhì)。而嚴厲更多的是指態(tài)度上的,如果班主任在與學生講話的過程中語氣太生硬,就會使學生產(chǎn)生距離感,甚至是害怕的情緒。這樣一來,學生就不敢大膽表達自己的想法,溝通就會變成班主任單方面的教訓,無法達到理想的溝通效果。
其次,班主任在嚴格要求學生的同時還應該展示出足夠的關懷與愛護。班主任對待工作的態(tài)度和對待學生的態(tài)度都會通過班級管理的細節(jié)表現(xiàn)出來,如班主任不熱愛教師工作,不熱愛自己的學生,那么就會采取敷衍了事的態(tài)度管理班級。學生也會在心里塑造起一個相應的教師形象,而這種缺乏溫和情感的形象必然會降低學生對教師的好感和信任,班級管理也就不能正常開展。但是如果班主任對學生懷有極大的熱情和關愛,學生也能夠通過班級管理工作感受到班主任的真誠,從而愿意敞開心扉接受班主任的指導,建立起融洽的師生關系。這樣一來,學生也會積極配合班主任的管理工作,減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煩,從而提高班級管理的效率。
最后,小學班主管理還應該控制好嚴格的程度,過于嚴格的要求會增加學生的思想負擔,讓學生產(chǎn)生厭學的情緒。過于極端的制度管理可能會抑制學生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發(fā)揮,也會造成學生沉重的學習負擔和心理壓力。這對于小學生的成長來說十分不利,高壓環(huán)境下學生可能會出現(xiàn)抑郁、煩躁、輟學等問題,嚴重制約小學班級管理的質(zhì)量。
(二)正確踐行“愛”
愛是教育過程中一個永恒的主題,學生成長過程中不能缺少愛的陪伴。班主任作為小學生學校生活的直接負責人,應該給予學生足夠的關愛,使學生能夠在溫馨愉快的環(huán)境中進行學習,成長。這也需要班主任掌握關愛學生的正確方法,充分發(fā)揮關愛對于小學生學習成長的作用。具體來說,小學班主任需要注意以下三個問題。
(1)適度的愛?,F(xiàn)代教育中存在的一大問題就是對孩子過度的溺愛,溺愛并不能幫助學生積極健康的成長,只會導致學生朝著錯誤的方向發(fā)展。因此,小學班級管理必須注意給予學生適度的愛,堅持適度原則。如果某位學生一直消極對待學習,不自覺完成各科家庭作業(yè),而班主任卻放任不管,不對其進行嚴格的教育,學生只會越來越任性,越來越懶惰?;蛘甙嘀魅卧诠芾磉^程中事事包辦,而不給學生一些獨立學習和鍛煉的機會,學生就會一直依賴教師,而不會自己主動去思考問題,解決問題。
(2)積極表達。小學班主任對于學生的關愛應該通過適當?shù)耐緩奖憩F(xiàn)出來,使學生能夠真切的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愛護。如果班主任一直板著臉,也不與學生進行適當?shù)慕涣?,學生就不會感知理解到班主任的良苦用心。只有表現(xiàn)出對學生的關愛,才能夠促進師生關系更為親密。學生也可以從班主任的言行中學會勇敢表達自己的思想情感,從而養(yǎng)成熱愛生活的積極心態(tài)。
(3)平等的愛。小學班級人數(shù)較多,而不同學生的學習成績和性格特點也都不一樣。班主任應該給予每位學生平等的愛,絕不能根據(jù)成績、長相或者其他因素而偏心于某些學生。小學生是敏感的,如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可能會使成績差的學生產(chǎn)生心理落差,而受到打擊,從此更為一蹶不振。
三、結束語
小學班級管理不僅是為了維持教學的正常秩序,同時也幫助學生獲得更加全面的成長。而班主任的情感態(tài)度在很大程度上會影響到教學質(zhì)量,也會對師生關系產(chǎn)生非常深刻的影響。因此,小學班主任應該結合小學生獨特的心理特征,因材施教。在教學管理中把握好慈愛與嚴厲的平衡,充分發(fā)揮兩者的積極作用,而避免其消極作用。這就要求班主任遵循一定的原則,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zhì)和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