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慧霞
摘要:初中政治作為引導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的重要課程,對學生的思想完善和精神健康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一直是廣大教師在認真思考的問題。伴隨著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行和發(fā)展,為廣大教師指明了改善教學方式提高教學效果的新方向。本文在新課改的基礎上著重分析了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并淺談關于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新課改;初中政治;教學效果
【中圖分類號】G633.2
引言:在新課改的最新要求下,初中政治課堂不僅僅是為了提升學生的政治學科成績,更是要為培養(yǎng)學生積極主動的精神面貌做出貢獻。為達到這一目的,初中政治教師要在新課改的要求下,采用合理的教學方式與技巧來提高課堂教學效果,要一改政治課堂枯燥乏味的學習風氣,促進初中生全面健康的成長。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初中教師要不斷提高教學質量,堅持把學生放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上。本文結合新課改的主要方向提出幾點加強教學效果的改善措施。
一、讓學生產生對政治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課堂上的主體參與度
初中政治課是一門理論強于實踐的文科課程,對于學生來說,對理論知識的記憶是學習這門課程的重點和難點。在以往的教學中,我們教師通常會采取死記硬背的教學方式,讓學生對著課本反復誦讀直至記憶下來。但是這種教學方式存在著重大的缺點,就是學生在反復誦讀的過程中極容易產生枯燥煩躁的情緒。這樣不單單會讓學生對政治課堂產生厭煩的情緒,使政治課堂的教學效率降低,而且單一的記憶形式更不利于學生對課堂內容的活學活用,即使當時記住了,也會隨著時間的流逝慢慢忘記,長時間下還會出現(xiàn)知識點的混淆。
因此我們要改變傳統(tǒng)的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方式,要遵循新課改的內容,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在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同時,充分的調動起學生對政治課的學習興趣。因為初中生的思想已經日趨成熟,所以政治教師可以將社會時事引入政治課堂。由于政治這門學科與社會和國家時政是密不可分的,因此學生在對社會時事的分析和討論的過程中有利于他們對政治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從而提高政治課堂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九年級政治第一單元第一課時初級階段的社會主義教學中,教師可以在導入課程的過程中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來引導學生加入討論。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參與到政治課堂教學中來。例如就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經濟發(fā)展水平與人們的消費水平不匹配,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就形成這一問題的原因展開討論,然后再進行講解。這樣不僅能很好地引入這堂課的教學內容,更能夠讓學生把注意力充分的集中在課堂上,有利于對之后的知識點講解。
二、建立屬于師生之間的友誼,對學生進行個體分析差異教導
人與人之間存在著差異性,就像萊布尼茨所說的“世界上沒有兩片相同的樹葉”一樣,所以教師要尊重學生之間存在的個體差異,不能一概而論。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個體,對問題的理解和對課堂內容的吸收都會存在著不同的差異,這就要求教師要在教學的過程中注意分人教學,要做到對不同的學生的要求不同,對待優(yōu)等生和差生的態(tài)度要相同。不僅如此,還要幫助政治相對較差的同學找到適合他的學習方法,讓每個同學都能進行自主獨立的學習,這樣才能夠提高教學的效率。
而且教師和學生的關系應該是像朋友一樣而不是成為敵人。在傳統(tǒng)的教學觀念中,教師在課堂中占了完全的主導地位,學生只是在進行被動的接受知識,學生的主體地位完全被湮沒了。而新課改著重強調了學生的主體地位,這就要求教師充分認識到學生的主體地位,突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作用,讓學生在主觀上加入到課堂中來,來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例如教師可以通過留作業(yè)的形成來促使學生去收集下節(jié)課上所需的資料,長期以往就會讓學生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習慣。
要做到這些首先需要教師在日常教學和課間做到尊重和關心學生,與學生建立起和諧的師生關系,讓學生能夠在輕松愉悅的心情下進行學習,從而達到提高學習成效的作用。
例如教師可以在上課的時候時常走下講臺,在學生中間授課,這樣能夠打破教師“高高在上”的感覺,讓同學們感覺你更加親切。同時教師在授課的時候要經常性的注視學生的眼睛,這樣能夠從學生的目光中知道他們對你授課內容的理解程度,如果有學生無法理解的部分可以再講解一遍或者是下課單獨講解。
三、課文內容與實際相聯(lián)系,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初中政治課堂的內容對初中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提升綜合能力有著無比重要的作用。根據科學調查,學生的初中時代是思考世界、思考人生的起點,而在這一時期的政治學習會對初中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與價值觀起到很好的引導作用,對初中生以后是否能夠健康發(fā)展起著無比重要的影響。所以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初中政治教師,要在這一時期為初中生起到指引正確道路的燈塔的作用。在日常的課堂中,教師要緊密聯(lián)系實際來進行授課,多多設計情景現(xiàn)場來加深學生的印象。教師在課堂中要貼近生活,培養(yǎng)學生獨立思考,以及對事情的發(fā)散性思維。政治是一門抽象的課程,它的所有理論都是從生活實踐之中總結出來的,因此教師萬萬不可呆板的講授書本內的知識,一定要充分與實踐相結合,不然的話等于忽視了政治這一門學科最基本的意義。
例如在中華文化傳承創(chuàng)新這一課中,可以用佛山的元宵節(jié)傳統(tǒng)習俗“行通濟”活動為例,講解這既是傳統(tǒng)“一帆風順,生財”的祈福,也要引導學生在參與活動中,遵守公共秩序維護公共安全,環(huán)保處理生菜等祈福物質中提高社會公德意識做文明佛山人。在緊密聯(lián)系實際的同時,教師可以將課本內的知識穿插在其中,這樣學生就能在相對輕松的環(huán)境中接受政治知識了。在輕松的環(huán)境中學習對提高授課效率有著巨大的作用。
四、充分利用互聯(lián)網,創(chuàng)新初中政治教學理念
政治本身是和社會時事密不可分的,有著別的學科不具備的時代性和現(xiàn)實性。因此教師在教授政治課的時候一定要與社會時事緊密相連,與時俱進,創(chuàng)新發(fā)展。在社會不斷進步,科技迅猛發(fā)展的今天,教師的教學手段也一定要跟上社會發(fā)展的潮流。作為初中政治教師,一定要能充分利用網絡技術這一龐大的資源,積極將多媒體教學引到初中課堂中來,實現(xiàn)網絡資源共享,為初中政治教學資源打開新的渠道。同時還能夠引到學生正確認識網絡,從側面減小學生沉迷網絡的可能。萬萬不能因小失大,放棄有著動靜結合、圖文相容等多種優(yōu)點的多媒體教學模式。豐富的網絡資源還能夠引起學生自主學習的興趣,教師可以利用課后作業(yè)來讓學生自主查詢一些時事,在下堂課上進行討論,這樣能夠大大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性。
例如在教授經濟生活知識中“一帶一路戰(zhàn)略”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學生利用互聯(lián)網對“一帶一路”的起源、含義、近年來對國家經濟建設的作用等等多個方面進行查詢,同時讓學生對資料進行整合講解,讓互聯(lián)網時代與現(xiàn)代課堂充分結合在一起。
五、結論
總而言之,在新課改的正確引導下,作為一名優(yōu)秀的初中政治老師一定要深刻領會其中的精神,發(fā)揚不斷創(chuàng)新的精神,對傳統(tǒng)的教育模式進行深刻的改革。初中政治教師在授課的時候一定要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不能讓課本脫離實際,高屋建瓴的講解方式并不適合理解能力還不夠完善的初中生。在新課改的領導之下,初中政治教師一定要切實抗負起課堂教學的改革重任,從而達到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最終目標!
參考文獻
[1]吳安臻.新課改下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方法探究[J].學周刊,2016,(01)
[2]雷顏俊.新課改下有效提高初中政治教學質量的策略研究[J].學周刊 ,2016,(02)
[3]廖信松.新課改指導下如何提高初中政治課堂教學效果[J].教育教學論壇,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