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嗣拓
內容摘要:聽,在學生語言學習的過程中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是,語言的基礎,更是語言學習的前提。因此,在小學英語教學中要致力于培養(yǎng)小學生的良好的聽力習慣,指導聽力技巧,開發(fā)聽力資源,營造聽說環(huán)境,提高學生英語學習效率。
關鍵詞:聽力習慣;聽力技巧;聽力資源;聽說環(huán)境;學習效率
G622.4
聽是人們交際活動最基本的形式。教育心理學工作者里弗斯和坦伯利統計,一般言語活動中,聽占45%,說占30%,讀占16%,寫占9%。弗里斯說:“學生學會說英語的前提首先是聽?!笨梢姡瑢W生具有英語交際能力的最基本條件是具有一定的聽力理解力,這也是小學生英語聽力培養(yǎng)的出發(fā)點和歸宿。
一、自我反省,發(fā)現問題。
在日常聽力訓練過程中常常出現這種情況:學生已經掌握了所學的基本句型,可是在聽錄音的時候,他們依舊聽不清,聽不懂。這種情況下,一些學生因此產生畏難情緒,一聽錄音就緊張,導致漏聽,錯聽以至于大量失分。
于是,我選取了我市部分小學的1000名三至六年級的學生進行問卷調查。通過問卷調查,顯示目前小學生英語聽力的狀況是:
1.學生普遍感到聽力很難,不會捕捉信息,缺少聽錄音的技巧,尤其是只規(guī)定聽一、兩遍的短文理解,更令他們一籌莫展。
2.大部分學生只在課堂上接觸英語,回家很少能自覺地聽磁帶練聽力。
3.課外聽力資源稀少,缺乏語言環(huán)境。
4.缺少良好的英語氛圍,“啞巴式”英語畸形滋長。
二、大膽實踐,走出誤區(qū):“三導”式聽力訓練模式的實踐。
(一)導教——養(yǎng)成良好的聽力習慣,提高學習效率
導教:指導學生根據自身情況,制定相應的學習計劃,選用適當的聽音方式,做好課前預習工作。現在的英語教材主要分三個板塊learn、talk、read。根據這三個模塊,我們把學生聽力預習分為以下三個模式:
[模式1] 試讀——對比——圈點——糾正
在聽單詞之前,先用直拼法自己試讀,再聽錄音進行語音對比,圈點出不同之處,然后再聽錄音糾正發(fā)音。這個套餐適合簡單的,易于模仿的Lets learn中單詞預習。
[模式2]試讀——仿讀——會話——創(chuàng)編
在聽對話之前,自己試讀,再聽錄音模仿錄音中的語音語調。這里改編的主要指詞句的替換。這樣學生既可以鞏固前面所學的詞匯,又達到了應用的目的。
[模式3]試讀——對比——演習——復述
在聽錄音之前,根據先前所學朗讀技巧,自己試讀對比,找出差別,學習錄音中的語氣,聲調以及情感。然后嘗試根據自己的體會表演文本,最后復述課文內容。
(二)導練——訓練解題技巧,提高學習效力
導練:指在教學中通過量化訓練,指導學生聽力技巧,提高學生聽力理解水平。這里的聽力技巧主要是指理解技巧,即對所聽內容的檢索、預測、取舍等技巧。大體說來分以下“三部曲”:
1.聽前預測:解題的臺階
指在聽音前,讓學生預測可能會遇到的困難,讓學生思考應當采取哪些合適的聽力策略來完成相應的聽力任務。
(1) 默讀選項,比較差異,作出預測。
在聽材料之前要求聽者心里默讀題干和選項,對于有些可以有不同讀法的地方也要采用不同的讀法默讀。如7:30,可以讀成seven thirty, 也可以讀成half past seven,這樣我們就可以預測到聽力材料中這個時間的讀法有可能是其中之一。對于有些數字詞數較少、差異一目了然的選項要做好記號。例如:Whats your telephone number? A. 56493687. B. 56946387. C. 56493678.默讀后發(fā)現前兩個數字是一樣的,我們可以先劃掉,A和C前四位數字是一樣的,A和B后兩位數字是一樣的,只要區(qū)分第三和最后兩個數字就可以了。聽的難度一下就降低了。對于聽音選單詞,要分析比較詞匯間不同的音素,不同處做好記號。例如: A. cap B. cat C. fat默讀后比較開頭的音是[k]還是[f],末尾的音是[p]還是[t],聽的時候注意這幾個音就可以了。
(2)根據回答猜測可能的問題。
聽問題選回答是常做的題型,做此類題目時,可以在讀題時預先作出猜測和準備。例如:A. Yes, I do. B. Yes, I can. C. Yes, they do. D. Yes, they can.讀題后發(fā)現A的回答一定以Do you…開頭,B的回答一定以Can you…開頭,C的回答一定以Do 及復數名詞開頭,D的回答一定以Can 及復數名詞開頭。
(3)根據上下文,猜測可能的詞匯及句子。例如:聽錄音完成短文并判斷正誤。
It Sports Day yesterday. I got up early in the morning. There was a party at______.We______and______. After lunch, I went to a______with my classmates. We played games together.
We______home at 4 oclock. After dinner, my______gave me a big box. It was a______. I like______very much.
a. It was May Day yesterday. ( )
b. We had a party at school yesterday.( )
c. We played games at the party.( )
d. I went home after dinner. ( )
e. I got a football as a present.( )
通過閱讀不難猜出短文第一個空格為was, 第二空格可能為 school,因為判斷題中有相關的信息。
2.聽中監(jiān)測:解題的鑰匙
指在聽的過程中,學生應該采取的策略,教會學生監(jiān)控自己的聽力過程。
(1)在聽問句選擇答距這類題型中,聽讀前要聽清關鍵詞,特殊疑問詞是學生要聽的關鍵詞。如what,why,who,whose,where,which,how等。聽選答語是培養(yǎng)學生語句理解能力,以及對語句表層意義深層涵義的理解,聽懂對話的言外之意或間接的轉述。
(2)在短文理解這類題型中,往往是聽完錄音材料后,根據短文內容判斷正誤或選擇正確答案。無論是哪類的練習,都要理解短文的內容,甚至在理解的基礎上加以分析、推理,從而得出正確答案。
例如:聽音判斷的題型,聽力材料為
Oink, oink. Im a baby pig. I have a happy family. We always share our housework. Daddy pig can cook the meals. Mummy pig can clean the room. Sister pig can do the dishes. Brother pig can set the table. What can I do? Oink, oink. I can empty the trash only. We are busy and happy.
Listen and judge.(聽短文判斷)
a. There are four pigs in the family. ( )
b. Daddy pig can cook the meals. ( )
c. Sister pig cant do the dishes. ( )
d. Brother pig can set the table. ( )
e. Baby pig can sweep the floor. ( )
學生在預測題目的基礎上,進行捕抓挺立材料中的關鍵信息,用筆記下相對應的動作就可以輕松地解決所有的題目了。
3.聽后評測:準確的保障
指聽完錄音后采取的策略,包括指導學生進行自我監(jiān)測和自我評估,以隨時掌握學習水平和進展情況。盡管聽力題已播放完,但還可利用剩下的聽力感覺檢查答案的正確性。
(1)檢查詞匯的拼寫是否正確,同音詞有沒有混淆。例如:whose 和whos,its 和its,son和sun等。(2)檢查語法的運用是否正確。具體有名字的單復數形式,第三人稱單數形式,be動詞的變化,like后動詞加ing形式等。(3)根據上下文的意思,檢查選用的詞匯是否恰當,是否正確。例如: He quick walks to the note. walk為動詞,修飾動詞要用副詞quickly。
另外,人的心理素質會直接影響到聽力理解程度的高低。在整個聽力過程匯總,我們要訓練學生,集中注意,舉棋若定。要求學生聽的時候做完上題后,注意力要快速轉移到下題,切忌錄音讀出下題時,仍在想上題的答案,造成顧此失彼,心慌手亂。在聽錄音時遇到沒聽清楚或者漏聽等情況,不能焦略、緊張,要果斷舍取,先集中注意力處理下面的題目,得到所有聽力內容全部結束之后,再回到該題中,運用自己殘余的記憶,調動平時所學的語言知識和背景知識,選擇最具可能性的答案。
(三)導學——自主拓展資源,提高語用能力
導學:指使得學生從“學會”轉變成“會學”。讓他們在聽力學習中由被動學習變成主動學習,形成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自己開發(fā)聽力資源,拓展學習渠道。
1.開發(fā)聽力資源,拓展學習渠道
除了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教給學生聽力技巧外,更重要的是激發(fā)學生“聽”的興趣,讓學生樂于聽,樂于學,樂于思考。因此,我們不能夠讓聽力的內容只局限于課本,還可以開發(fā)課外的聽力資源。
(1)英語兒歌:兒歌以其節(jié)奏性強、朗朗上口而被兒童所喜歡。兒歌(Chant),有Rhyme(韻腳)、Rhythm(韻律)的變化,使學生感興趣而愿意投入其中。
(2)英語歌曲:歌曲時而快時而慢的節(jié)奏對發(fā)音的要求比較高,而歌詞連讀、略讀、重讀等現象的經常出現,對英語學習者的聽和讀會有很大幫助。
(3)英語故事:對于處在“語言敏感時期”的小學生來說,英語故事有著得天獨厚的優(yōu)勢。它不僅能引起學生的共鳴,而且有完整的句子、多變的語調和無限的想象空間,所以學生非常喜歡聽故事。
(4)相關英語國家的文化知識:主要包括英美國家的歷史、地理、文化、習俗、趣聞等,這不僅可誘發(fā)學生聽的興趣,還能使學生開闊眼界、增長知識。
2.開展英語活動,營造聽說環(huán)境
教師應在課外多組織一些活動,以此激發(fā)學生聽的興趣,克服聽力障礙,增加聽的動力,展現聽的成果。為此我們開展了一系列英語課外活動,以營造英語學習的良好氛圍。
(1)英語達人秀:通過觀看一些英美娛樂節(jié)目,指導學生模仿英美國家本土人士的發(fā)音,感知發(fā)音特點。比如說“Lets say ”這一模塊中,可鼓勵學生大膽地模仿,還可鼓勵學生上講臺當“小小復讀機”,讓他們模仿Zoom和Zip的語氣、表情、動作,一個憨厚又可愛,一個調皮又聰明,形象鮮明而又有趣。
(2)English Song我來Sing:模仿浙江衛(wèi)視《我愛記歌詞》欄目,開展英語歌曲擂臺賽。讓學生接觸大量的英語歌曲,學唱英語歌曲,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語感,激發(fā)英語學習的興趣,提升聽說能力。
(3)劇風行動:即課本劇比賽。簡單地說就是讓學生整合改編教材,自主表演劇本。不拘泥于教材的編排和表演,很好地把新舊知識進行整合,使學生嘗到了成功的喜悅,培養(yǎng)口語表達能力,對英語聽力也不再懼怕。同時,通過主題式課本劇表演,使學生的整體知識得到鞏固,并在表演過程中獲得升華。
(4)Merry Christmas (圣誕游園)
以班級為單位,各個班級設計一個英語游戲,將教室布置成游戲場地。如單詞套圈游戲、指手畫腳猜單詞游戲、踢毽子游戲、推杯子游戲等。學生一邊聽著動聽的圣誕歌曲,一邊玩著精彩的游戲,濃濃的溫暖的圣誕氣息迎面而來。同時學生在游園過程中還可以累積一定的積分,最后根據不同的積分到圣誕老人處兌換一定的禮品或榮譽。
(5)英語觀影月
看電影也是學英語的一個“捷徑”。 看電影學英語,表面在看實際在聽,這種方法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鍛煉聽力。電影聽力不像聽磁帶那樣干巴巴的,學生可通過故事的發(fā)展推理,體會臺詞的意思。而在詞匯學習上,可將詞匯的用法做詳盡的分析,挖掘深層含義,而不僅僅停留在“就詞論詞”上。另外,通過觀看電影,學生可以更加了解西方文化,體會東西方價值觀念的不同,將語言上升到真正意義上的交流,讓英語“活”起來。
三、積極反思,遠離誤區(qū):平衡四項語言技能之間的關系。
雖說學生英語學習的成績大有提高,但也發(fā)現了不足。聽,是語言技能之首,與其他幾項語言技能之間相輔相成,缺一不可。聽說讀寫能力的全面發(fā)展和提高,對于學生來說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要靠長期堅持并與有策略的訓練相結合。相信通過多聽、多說、多讀、多寫,定能開啟英語學習的美好時光。
參考文獻:
[1]教育部.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2]教育部基礎教育司.英語課程標準(實驗稿)解讀. [M]. 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2.
[3]李蘭梅. 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聽力習慣,提高聽力水平. [J].成才之路, 2008(32):7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