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亞偉
【摘要】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專題性教學被廣泛應用在高中歷史教學當中,很大一方面為實現(xiàn)高效的課堂教學效果提供了積極的教學手段。本文就高中歷史教學中的專題型教學進行全面研究和分析,并提出若干教學對策,以此充分發(fā)揮其教學作用。
【關鍵詞】專題型教學;高中歷史教學;應用
【分類號】G633.51
在新課標理念下,對高中歷史教學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一方面教師需按照新課程要求改進和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從多角度提高學生對歷史學習的興趣,另一方面在新教學方法下激發(fā)出學生學習積極性,讓學生感受歷史文化魅力[1]。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因此,如何有效利用專題型教學手段,是當前高中歷史教師亟需解決的問題。以下就專題型教學在高中歷史課堂教學中的實際應用進行探究,以期能給高中教師的教學工作帶來幫助。
1.創(chuàng)建專題式的教學情景,讓學生感受歷史魅力
近幾年來,越來越多的教師認識到專題型教學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有一些教師在教學上作出了改進,但因傳統(tǒng)教學的影響,部分教師在實際教學中仍采取“灌輸式”進行教學[2]。這樣一來,不僅會影響專題型的教學作用,還會降低學生的學習興趣,久而久之便會影響整體上的教學質量。因此,在使用專題型教學時,應當注意兩點,一個是因材施教,并充分結合學生的個性特點,另一個是聯(lián)合其他教學方法,如多媒體教學手段。從而有效減少傳統(tǒng)教學帶來的不利影響,進一步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鴉片戰(zhàn)爭》這一教學中,可采取專題式教學情景來引導學生認識章節(jié)內容。首先,利用多媒體準備虎門銷煙、鴉片戰(zhàn)爭的相關視頻,讓學生感受戰(zhàn)爭的真實情景,其次將網絡資料及在圖書館找到的材料整合而成的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另外,讓學生根據(jù)鴉片戰(zhàn)爭經過示意圖進行簡單總結。在專題式教學情境下,一來可以集中學生的注意力,對所學的知識有初步地了解,二來可以增強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不斷培養(yǎng)學生的探究能力。除此之外,通過觀看多媒體視頻,還能讓學生認識到社會中吸毒的危害性,繼而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有利于教學效率的提高。
2.針對教學重點,設立專題式講授教學
歷史科目是高中課程中重要的組成內容之一,可以讓學生更好地了解中國古代及現(xiàn)代歷史文化,以此增強學生的人文感受,有利于加強學生的情感教育。鑒于此,這便需要教師合理利用課本知識,從根本上提高學生對歷史文化的理解能力。隨著專題型教學的不斷推廣及應用,更好地強調了以課本為中心的教學形式,但需要注意的是在此教學中教師應注意實際教學設計,從而為學生今后的歷史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3]。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有關《王安石變法》這一教學中,教師可對本章節(jié)知識與其他教學內容進行串聯(lián)教學,由此而形成清晰地知識體系。針對這一情況,在實際教學中,可將其與商鞅變法進行比較,如在王安石變法教學之前可開展專題講授,內容包括兩種變法的相同點與不同點,并重點講述改革的背景、內容、目的等方面的知識,以此而形成知識框架。在這樣的教學效果下,學生在記憶兩種變法知識時,便會根據(jù)知識框架進行學習和吸收,從而有助于加深學生對本章節(jié)知識的印象,促使學生的學習更具針對性。通過專題式講授教學,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在比較不同時期不同背景的變法知識點后對學習內容有了更深入地掌握,繼而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3.將知識點進行分類,建立專題式分類教學
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由于歷史知識范圍較廣,加上時間跨度大,因此呈現(xiàn)出知識點松散的現(xiàn)象,很大一方面會增加學生的記憶難度,極不利于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掌握。長此以往,便會影響學生背誦記憶的積極性,繼而對學習成績產生嚴重影響[4]。針對這一現(xiàn)象,教師在利用專題型教學時,可對所學知識點進行分類,并再次進行專題講解,以便讓那個學生更好地記憶歷史知識。例如,在人教版高中歷史有關《中國古代政治制度》這一教學中,可將其知識點進行分類,如分為管理制度、監(jiān)察制度等內容,并對中國君主專制進行詳細講解。其次,讓學生將分類的制度在不同時期是如何變化和形成的進行歸納和總結。通過分類式專題教學,不僅可以讓學生對知識點形成良好的記憶,同時通過歸納和總結幫助學生對記憶的知識點有更多地認識和掌握。從而激發(fā)出學生對歷史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有效提高教學效果。
結語
綜上所述,專題型教學在高中歷史教學中具有巨大的促進作用,不但可以有效整合歷史知識點,幫助學生更好地背誦記憶,還能讓學生有效掌握學習重點和難點,進而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全面促進學生歷史綜合能力地提高,進一步保障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戴紅艷.論高中歷史教學中情境教學與情感教育的結合[J].成功(教育版),2013(23):155.
[2]劉長華,李會祥.運用現(xiàn)代信息技術優(yōu)化高中歷史教學[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3(01):5-6.
[3]劉月朗.淺談高中歷史教學的創(chuàng)新性與有效性[J].中國校外教育(上旬刊),2014(02):126.
[4]李敏.生活化教學理念在高中歷史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史志,2015(09):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