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榮
摘要:新課標明確指出:“教師應該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fā),引導學生把所學的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去,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之間的密切聯(lián)系,讓學生親歷數學的過程,體現(xiàn)數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價值?!睌祵W來源于生活,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處處都需要用到數學,所以學習數學知識是為了更好地服務生活、應用于生活。數學教師在授課的過程中應根據教學內容與教學需要,將必要的生活元素融入到數學課堂中去,只有這樣才能確保學生所學到的數學知識在生活中學以致用,這才是數學教學最好的教學效果。
關鍵詞:小學數學;生活元素;運用;掌握;質量;結合
數學這門學科是所有學科中與日常生活關聯(lián)最密切的一門學科,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充當著不可小覷的作用。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應當適當的引入一些生活元素,把數學知識與實際生活結合起來,使數學課堂變得生活化,這樣一來不僅能夠更好的被學生所接受,還能夠激發(fā)起學生對于學習數學知識的興趣,改變學生的學習狀態(tài),從被動的“要我學”變成主動的“我要學”,無論是教師的授課過程還是學生的學習過程都會變得事半功倍。那么如何才能把生活元素與數學課堂科學的結合起來呢?下面就根據筆者多年的教學實踐經驗,從三個方面與大家分享。
一、生活元素與數學課堂科學結合的基礎條件——改變教學方式,使數學語言變得口語化、趣味化、生活化
“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在課堂教學的師生交往中,主要是通過語言交流,將抽象化的數學使學生形象地接受、理解?!边@是著名的數學教育家斯托利亞爾說過的一段話。足以看出,數學語言在數學教學過程中的重要程度,可以總結為數學教學其實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數學教師在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中要做到熟練的運用數學語言,盡可能的把抽象無味的數學知識表達的生動有趣一些,不妨對教學語言進行一些修飾和改變,方便學生學習、理解和掌握,這也是提高學生學習質量的重要手段。
比如,認識鐘表是每個人必備的生活技能,在講《認識鐘表》這一節(jié)的內容時,面對12個時間點和一長一短一快的分時秒針,我就特意在網上學了一個順口溜:“跑的最快是秒針,個子高高,身材好;跑的最慢是時針,個子短短,胖乎乎;不高不胖是分針,勻速跑步作用大?!卑堰@個順口說出來之后學生們先是樂得大笑,接著就迫不及待的去探索和研究這三根具有特點的分時秒針去了,一節(jié)課下來,學生們基本上都學會了用鐘表看時間。
二、在數學課堂中注入生活素材。豐富教學內容的同時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生活中處處都有數學的影子,處處都有數學現(xiàn)象的發(fā)生,面對課本上的抽象數學概念,學生更加喜聞樂見的是數學知識中涵蓋熟悉的生活中的素材,教師可以在授課的過程中引入一些與學生現(xiàn)實生活息息相關的事物。一來這種教學方式能夠拓展教材、豐富教學內容,二來教學內容與實際生活相結合的課堂,可以讓學生領悟到原來數學就在自己的身邊,能夠吸引學生的學習興趣,刺激學生主動積極的去進行知識探索,達到事半功倍的學習效果。
比如,在講《位置與方向》這一節(jié)的內容時,我特意帶了一個指南針到課堂上,問學生們:“大家知道這個是什么嗎?知道它的作用嗎?”學生肯定都知道它的名字,但是卻不一定知道具體作用。這時我就可以適時引入今天的教學內容,先讓學生觀察早上來學校的路上見到的太陽和現(xiàn)在天空中的太陽在位置上發(fā)生了什么變化,然后再挑選幾名學生指出教師講臺、教師前后門、學校操場等學生熟悉的事物的具體位置,讓學生口頭描述從自己的座位上怎么到達學校操場,或者讓學生畫出從家到學校的路線圖等,通過這些現(xiàn)實的實例操作,讓學生輕松的掌握本章節(jié)的教學內容并能夠在生活中學有所用。
三、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常見的生活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的感受數學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
著名的教育學家葉圣陶曾經說過:“教任何功課的目的是為了到達不需要教,即孩子們自己學了會用,會拿知識解決實際的問題?!边@是教師的最終教學目標,同時也是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最終目的。教師可以在備課的時候根據教學內容精心設計一些與學生實際知識水平相匹配的教學情境,把學生生活中經歷過的事情搬到課堂上,利用數學知識來個生活再現(xiàn),幫助學生身臨其境的體會到數學知識在現(xiàn)實生活中的作用,并起到及時鞏固和運用知識的能力。
比如,在講《100以內的加法和減法》這一節(jié)的內容時,課前我特地布置了一個作業(yè),讓學生們每人帶一個最喜歡的食物到課堂上,上課后我收集了這些食物,然后用課桌與學生們共同搭建了一個簡易小超市,讓學生根據食物的種類分別擺在“貨架”上,所有定價都在100元以內,就這樣開始了一節(jié)有趣的“課堂超市”,讓學生互換角色做買賣,學生在找零還價中不知不覺的就熟練掌握了100以內的數字加減。
傳統(tǒng)的數學課堂枯燥、呆板、乏味,而生活元素的注入就像是一道七彩斑斕的彩虹,讓抽象的數學知識回歸到現(xiàn)實的生活中,把數學課堂變的充滿生活的氣息,有趣而豐富,這樣的教學過程能夠打開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激發(fā)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積極性和熱情,同時還能提高學生對數學知識的實踐與創(chuàng)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學習質量和教師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