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樹榮
摘 要:體育課能讓學生認真學習掌握運動技能,是我們必須認真思考和研究的問題。要創(chuàng)設開發(fā)性情境、思辨性情境、互動性情境、改編性情境等,引起學生認知的沖突和情感的投入,引領和幫助學生學習和掌握運動技能。
關鍵詞:創(chuàng)設 情景 掌握 運動技能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C 文章編號:1672-1578(2016)12-0258-01
體育課堂教學情境設計是體育教師教學能力的主要表現(xiàn),也是體育教師體現(xiàn)自身教學特色和風格的重要途徑。本文圍繞教學情境設計的過程進行分析,以達到提高教學質量和教學效益的目的。創(chuàng)設情境引領學生進行體育學習旨在激活體育課堂,提高體育學習的效率,達到強身健體和諧發(fā)展的目的。
1 創(chuàng)設開發(fā)性情境,激發(fā)學習興趣
在體育情景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學生、媒體三要素缺一不可,教師是調控教學過程的關鍵,處于主導地位。一般來說,情景教學要通過設置情景、體驗情景、快樂運動、掌握技術、鍛煉身體等幾個步驟來完成。設置科學的情景對于提高教學質量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體育教師應該努力提高自身素質,大膽探索,不斷創(chuàng)新,根據(jù)教學內容的要求和教學實踐的需要,創(chuàng)設出科學、有趣、高雅的情景,使體育教學情景不斷優(yōu)化。
托爾斯泰說過:“成功的教學所必須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fā)學生的興趣”。體育課堂抓住學生喜歡在趣味情境中游戲玩耍的特點,創(chuàng)設情景激發(fā)興趣。將活動置于生動有趣的情境中,使學生的認知因素與情感因素共同參與活動。在這個“境”中,有學生看得見、摸得著的實體形象,滿足學生生理感官與生理需求,同時,調動學生智力因素與非智力因素的積極參與,不僅促進感性認識,而且促進學生理性認識。如,在正面雙手投擲實心球時,在學生前方架一根彩色高度線,學生帶著“怎樣才能把實心球拋過線”的問題進行學練,這樣容易激起學生投擲的興趣。學生在練習中,會想辦法將實心球拋過線,這樣在不知不覺的練習中掌握動作方法,體驗成功的樂趣。
2 創(chuàng)設思辨性情境,引導自主學習
達爾文說:“最有價值的知識是關于方法的知識”。針對學習活動內容,創(chuàng)設思辨性的情景,啟發(fā)學生的心智,來幫助學生理解掌握技術動作。如學習籃球運球,設計以下情景:(1)展示籃球明星,(2)提出問題:你知道哪些運球方法?能否說出運球的動作方法嗎?學生則圍繞上述情景,根據(jù)自身已有的知識和經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去尋找解決情景的途徑和方法。又如,在快速跑中,在跑道上放置小沙包并提出問題“快速通過沙包時,怎樣才能使自己不會踩到沙包?”的情景。學生在練習中就有了方向,會主動去觀察,思考,參與學習的自覺性、積極性和有效性就會大大提高。學生有了明確的任務驅動,自主探索的過程,不是簡單地、被動地,而是主動地參與篩選、加工和處理各種信息,從而獲取正確的動作方法和動作技能,學習過程是主動建構知識技能的活動。愛因斯坦曾經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重要?!睂W生過程的學習活動中,會不斷產生新問題,就是在問題串的引領和驅動下,使學生對運動技能有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有利于學生探究精神的培養(yǎng)和良好個性的發(fā)展,提升學習動力。
3 創(chuàng)設互動性情境,鼓勵交流合作
體育教學中,學生和教師,學生與學生,都是交互的,利用教學交互創(chuàng)設情景,為學生交流與合作提供支持。如,在籃球傳接課,給學生學習活動提供了思維摩擦與碰撞的條件。一次、兩次,練習次數(shù)逐漸增多,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驗和收獲。隨著學習活動的進程中,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就形成了討論的交集,形成了立體的交互式思維網絡,不僅個人的思維在集體智慧上得到發(fā)展,而且由于同學間的相互借鑒和啟發(fā),促使學生在學習中交流合作。在學習實踐中,對體育知識和技術動作進行分析、比較、概括、總結歸納等思維加工,可以讓學生學會傾聽,學會有條理地表達,學會從別人的觀點和動作中汲取有價值的東西,改正和完善自己的技術動作,進而掌握并提高。因此,利用學習資源設計真實的“情景”,促使合作交流意識的形成,有助于培養(yǎng)學生合作交流的能力,而且有助于提高運動技能水平。
4 創(chuàng)設改編性情境,實現(xiàn)技能的遷移
心理學理論告訴我們:“創(chuàng)新起源于想象”,想象是創(chuàng)新的基礎,所以,在教學中,要抓住學生思維活躍、想象豐富,頭腦中常有一些超乎常規(guī)的“奇特”想象的特點,進行情景的創(chuàng)設,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力,做他人之所不能。例如,學習不同姿勢走,設計的情景是聽音樂模仿動物走。鼓勵學生與眾不同。讓學生聯(lián)想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從形象的感知到抽象的理性的頓悟,幫助學生概括和理解新的技術動作,縮短了認識的時間,增加了練習和訓練的時間,便于進一步理解動作要領,掌握動作技能,提升了學習效率。情景的創(chuàng)設貼近生活,才能使課堂學習的運動技能與學生的人生歷程與經驗真正聯(lián)系起來,學生就會運用熟悉的知識和技能向新的運動技能遷移和轉化,使新的運動技能被納入人生經驗與精神世界的整體之中,從而對學生個體的人生與經驗起到意義重建。任何理解的過程都是自我的精神世界與知識的雙向建構。因此,聯(lián)想以前生活經驗和學習經驗創(chuàng)設情景,促使學生學習的正向遷移,使學生的認知結構進一步整體化、靈活化、深刻化,動作技能也從泛化、分化到鞏固提高,加速了正確動作的形成,實現(xiàn)了技能的遷移和轉化,確保學習活動有效進行。
總之,“疑是思之始,學之端”。在運動技能學習的體育課堂中,創(chuàng)設科學合理的學習情景,有助于學生擺脫思維的滯澀和定式,促使學生去學習、去實踐、去求助別人的幫助,從而使問題得到解決,問題的解決不僅使學生增強了技能,而且使他們享受到成功的愉悅,增強了學習信心,讓學生的學習從被動走向主動,從而獲得最佳的學習效果。
參考文獻:
[1]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Z].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