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一龍
內(nèi)容摘要:閱讀是人獲得知識的一種最基本、最重要的途徑。可以增加知識積累,開闊視野,豐富想象力,提升創(chuàng)造能力,涵養(yǎng)精神,使我們生活得更加充實,更有意義?!冻踔姓Z文新課標》中規(guī)定“培養(yǎng)學生廣泛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提倡少做題,多讀書,好讀書,讀好書,讀整本的書。鼓勵學生自主選擇閱讀材料?!币虼耍谡Z文教學過程中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就顯得至關重要了。那么,如何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呢?筆者歸納了最基本的四種途徑。
關鍵詞:語文教學 閱讀能力 培養(yǎng)
一.激發(fā)學生閱讀的興趣
孔子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閱讀教學的關鍵在于激發(fā)學生興趣。首先,語文教師要塑造較完美的自身形象——語言美、道德美、行為美、儀表美。注意讓學生從教師的良好修養(yǎng)中感受美、接受美、啟迪美,從而使學生產(chǎn)生濃厚的興趣。其次,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重視范讀和教學生朗讀。教師有表情的范讀能把抽象的文字變成形象的語言并通過語氣的輕重緩急,語調的強弱高低,節(jié)奏的長短快慢,將課文所表現(xiàn)的愛憎感情直接傳遞給學生,把學生帶到課文所創(chuàng)設的意境中去。這樣,不僅會激發(fā)學生的朗讀興趣,同時還能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朗讀水平,提高思想認識和素質。再次,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有敏銳的直覺,可運用多種方式、手段,全方位,多角度地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他們產(chǎn)生閱讀的動力。若能巧設質疑,引導學生通過發(fā)現(xiàn)所學文章中的突破點,驚起學生心中的波瀾,不但能拓展學生的思維能力,而且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興趣。
二.培養(yǎng)學生閱讀的習慣
傳統(tǒng)的語文教學方式單調乏味,教師滿堂灌,學生的思維跟著老師轉,以致迷失了自己,喪失了閱讀的渴望。要改變這種現(xiàn)狀,教師就要把大量的時間交給學生,讓學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體味。在課堂教學過程中,每個學生在閱讀中都有或多或少、或精彩或粗陋的體驗,老師要引導學生把體驗說出來,然后進行討論,那么就會出現(xiàn)學生與學生之間、老師與學生之間的體驗的碰撞,在碰撞中體驗得到交流,思想得到溝通,這時,學生會通過自己的再思考,獲得更多更精彩的體驗。所以,我們可以使學生通過閱讀-思考-體驗-提高,反復強化訓練,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閱讀習慣。
三.組織學生課內(nèi)閱讀
古人云:“觀千劍而后識器,操千曲而后曉聲?!闭Z文課本中有許多文質兼美的篇章,在教學中我們要引導學生默讀、朗讀、吟詠、背誦,讓學生在反復的誦讀中增強對語言,語法,表達方式,思想感情的感性認識,并在不同程度上實現(xiàn)了語言形式的內(nèi)化。以教讀朱自清先生的散文《春》為例,這是一篇聲情并茂的春之贊歌,如果去句句分析、字字講解,不知會怎樣的支離破碎。所以上課時,以誦讀為主。第一步讓學生閉目靜聽,感受那輕柔、舒緩的配樂朗讀。聽完之后,讓學生回憶在文章中作者都寫了哪些春景?第二步是打開課本,再聽錄音,并小聲跟讀,在這樣的情境中,不用特別強調,學生自然把握住了課文的感情基調,本課首要的教學目的已達到。第三步分組分段朗讀,揣摩研究文章中的重點詞匯。第四步全文朗讀,通過反復朗讀,對作者“盼春——繪春——贊春”的思路一目了然,五幅繪春圖也了然于胸,其優(yōu)美的文字,片斷也能夠當堂背誦,脫口而出。這樣,在輕松的氛圍中同樣可以達到教學目的。
四.指導學生課外閱讀
在當今學習大環(huán)境巨變的情況下,作為學生不能只拘泥于對課本知識的掌握,還要廣泛涉獵一些有利于身心健康發(fā)展的讀物,以擴大其知識面,提高閱讀能力。我們知道書本的價值各不相同,如果漫無目的在書海閑逛,甚至是苦讀,恐怕也沒有多大意義。中學生正處于人生觀、世界觀和思維理解的形成時期,思想波動比較大,急需一些好書來給自己指明前進的方向。因此,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有目的、有計劃地向學生推薦一些中外文學名著、歷史著作、基礎哲學和美學方面的著作、科幻讀物、現(xiàn)當代少兒文學作品等讓其閱讀。也可以引導學生讀讀與課文相關的文章或者與學生生活緊密相關的讀物或者安全防范知識、衛(wèi)生保健知識等。總之,所推薦的讀物,盡可能類型多樣,以滿足學生全面發(fā)展的需要。
以上只是我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和嘗試。不過我相信,只要教師能夠高度重視并努力探索閱讀能力培養(yǎng)的方法與途徑,中學生閱讀能力的大幅度提高是完全可以達到的。
(作者單位:甘肅省通渭縣襄南職業(yè)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