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勇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009-9328(2017)01-021-01
摘 要 隨著我國經(jīng)濟文化事業(yè)的發(fā)展,新的體育課程標準也在進行不斷的完善,體育教學互動正是在新課程理念下的產(chǎn)物。改變以前教師是唯一的主體狀態(tài),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師生共同促進體育教學內(nèi)容的完成,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
關鍵詞 新課程理念 小學體育 互動教學
為了順應新課標改革的步伐,能夠?qū)崿F(xiàn)學生的全方面發(fā)展。筆者從游戲滲透生生互動、情景激勵認知互動、確定學生主體地位、角色互換師生互動等幾個方面,予以闡述,以期更好的促進小學體育教學。
一、游戲滲透生生互動
游戲滲透生生互動的體育教學方法主要是指改變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方式,而是將體育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充分寓于游戲當中,讓學生們在體育游戲當中逐步掌握體育相關知識,增強學生的自主參與性,讓他們充分體會到自己就是體育學習的主體,而不是被迫學習體育知識。進而使得整個體育課堂氛圍較為輕松愉悅,教師和學生之間能夠得到充分的情感教育與知識互動,提高整個課堂的學習積極性,最終提高體育課堂教學的效率,為學生們良好的體質(zhì),健康的身體素質(zhì)打下良好的基礎。比如:在練習慢跑的課程中,采用游戲的形式,分組(4到6人一組)進行賽跑,或者采用老鷹抓小雞的游戲,增強趣味性,鍛煉他們的耐久能力。既能夠使得學生之間的互動更加的頻繁,有利于達到教學目的。
通過這些游戲的方式進行體育教學,取得了較好的學習效果,從相關的問卷調(diào)查可以發(fā)現(xiàn),學生們更傾向于現(xiàn)在的教學方式,他們大致都認為現(xiàn)在的體育教學方式,更能夠引起他們的積極性,對于傳統(tǒng)的體育教學,他們基本都會想到就是繞著操場跑圈圈,跑久了以后,就會非常的枯燥與乏味,但又不敢明目張膽的不跑,只能偷懶,或者甚至躲起來,最終即沒能鍛煉自己的身體,同時體育成績也非常的差,學生之間的互動少,關系單薄,對體育基本都較為厭倦。從這些問卷調(diào)查中,能夠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的體育教學方式,能夠從學生的實際需求與生理心里特點出發(fā),增強整個體育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同時,又能夠達到鍛煉身體的教學目的。
二、情境激勵認知互動
情境激勵認知互動就是根據(jù)體育教學的具體內(nèi)容,專門創(chuàng)設一種認知情景。從而使得學生能夠在教師所創(chuàng)設的認知情景中愉悅的完成小學體育教學的教學內(nèi)容。采用這種方式,能夠給學生們創(chuàng)設一種認知上的困境,激發(fā)他們發(fā)現(xiàn)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能夠積極、認真的完成體育教學的內(nèi)容。比如說,在練習障礙跑步時,我們是這樣設置認知情景的,首先為學生們播放一段《紅軍長征》的視頻,使得每個學生能夠充分感受到戰(zhàn)士們在長征過程中的為了給受傷的戰(zhàn)友找水喝的無比艱辛,并且認識到水資源無比珍貴性,再進行具體找水游俠的進行;用具體的體操墊、欄桿、桌椅、板凳等設置障礙,讓學生們想盡辦法通過爬、鉆、滾等方式找到水資源,并將其送回營地,給予受傷的急需水喝的戰(zhàn)友,在這一過程中,增強學生的主動參與性,讓他們充分感受到問題所在以及其艱巨性,并通過自己的行動解決問題。
三、明確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
在傳統(tǒng)教學中,大多的體育教師采取的教學模式是強迫記憶,使得學生對于體育課堂的感受是枯燥乏味,了無生趣的狀態(tài)。這樣的認知狀態(tài)使得學生對體育知識的學習興趣低下,甚至有厭學的情況出現(xiàn)。學習本是一種動態(tài),這要求我們教師在完成教學的過程中要注重生活實踐的指導,同時要以學生為主體,以關注他們的學習情況為主要任。首先教師必須在課堂設計中將學生的參與互動放入課堂教學中。教師根據(jù)教學目標和教學內(nèi)容設計教學過程時巧設情景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并且給與學生預習方案具體到學習方法的指導。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的習慣,讓學生清晰明白教學目標、教學內(nèi)容,然后制定出明確的自學時間、自學方式、自學檢測題。最后,通過體育課堂與教師共同整合知識、導學升華從而使學生掌握知識的重難點。在教學活動中以靈活的實例來進行知識的傳授,這有利于將課堂氛圍與學生的實際生活相聯(lián)系。這樣的情景設置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主體意識,通過教師的引導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主人翁意識。
四、角色互換師生互動
這一教學方式主要是指將教師和學生的角色互換,或者讓學生們擔任不同的角色,總之能夠使得每個學生在體育教學游戲當中,都能夠有自己的角色。比如:例如在老鷹抓小雞的游戲當中,改變以前教師是大灰狼、裁判或者雞媽媽的角色,而是將這兩個主角輪流讓學生自己擔任,而教師扮演小雞仔的角。在整個游戲過程中,使得每個學生扮演角色的次數(shù)相等,能夠平等的參與到每個角色的扮演中來。從而加強師生之間的互動。
五、結(jié)語
綜上所述教學方式已經(jīng)在實際中得以具體實施,并受到教師和學生的歡迎。這些新的教學方式不僅僅能夠促進師生之間、學生之間的交流互動,實現(xiàn)教學目標。并且對于學生健全的體魄以及以后的為人處世都是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
參考文獻:
[1] 柯鎮(zhèn)林.淺議新課程理念下小學語文教學策略探究[J].科教文匯(中旬刊).2013,08:180+182.
[2] 陳建偉.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體育互動教學的策略[J].科學大眾.2006,10:86.
[3] 居靜艷.新課程理念下小學體育教學策略研究[J].新課程導學.2013,1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