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晶
摘要:隨著教育的深化改革,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范圍愈加廣泛,通過合作交流和互動體驗的方式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重點突出學生的英語綜合技能和認知能力,實現(xiàn)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教師在英語教學課堂中設計任務時,應該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以學生為中心,遵循相關的原則,采用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及內容,以此增強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效果,確保英語教學有效性的提升。本文就對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和探討。
關鍵詞:任務型教學法;高職英語教學;應用
高職教育的目標是培養(yǎng)一線操作的實踐型和應用型人才,強調以能力為本位,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職業(yè)能力,實現(xiàn)生產與教學、實際與理論的完美結合。當前在高等教育體制深化改革的背景下,要求高職英語教學的目標定位于“夠用為度、實用為主”,明確提出實際使用英語進行業(yè)務和涉外交際活動。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在英語教學中積極創(chuàng)新教學方法,著重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構建實用的英語教學體系,以此滿足現(xiàn)代化教育的發(fā)展要求。
一、高職英語教學的現(xiàn)狀及問題分析
高職英語本來是以培養(yǎng)學生的聽說讀寫為主要目的,在實際的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具備良好的英語閱讀能力,還要求在英語聽力、口語交際、語法運用、英語翻譯等多個方面具備實際的應用能力。但在當前的高職英語教學中也卻存在一些問題,影響了高職英語的教學。
首先,是高職的學生的英語基礎差距普遍較大。隨著我國高校教學的普及,高校的招生規(guī)模與日俱增,但是學生的錄取分數(shù)和生源素質卻也有所降低。特別是高職院校,由于其生源復雜,招生途徑多樣,其中不僅有高中畢業(yè)生,還有職高、中專甚至技校畢業(yè)生也能進入高職院校進行學習。這些生源不僅成分復雜,且學習基礎也有較大差距。這導致了高職英語教學從起步階段就面臨了很大的問題。
其次,應試教育模式阻礙了學生的英語學習。高職院校的英語教學,往往圍繞考試進行教學設計,凡是考試所要求,必定在教學中有所體現(xiàn),凡是考試所忽視的,必定在教學中被忽視。但考試畢竟只有一張試卷,對學生的綜合性考察有所欠缺,若只圍繞試卷進行教學,則必然會忽視學生實際英語運用能力的培養(yǎng),不利于學生綜合英語能力的提升。
最后,陳舊的教學方式阻礙了學生的英語學習?,F(xiàn)今的高職英語教學,往往沿用以往的自上而下的灌輸式教學策略。注重課堂上的教師主導地位,運用填鴨式的教學對學生進行英語知識的灌輸,學生作為被動的知識接收者,不利于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也不利于學生的英語實踐訓練,也容易造成學生“啞巴英語”的情況出現(xiàn)。
二、任務型教學法的意義與積極作用分析
任務型教學法作為一種高效的教學方法,其主要是強調“做中學”,以學生為中心,以應用為核心和動力,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和實踐創(chuàng)新能力,發(fā)展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提高學生的合作能力與自主學習能力,為學生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通常任務型教學法的優(yōu)勢具體表現(xiàn)為以下幾點:①以學生為活動中心。任務型教學法強調以學生為中心,要求教師在實際教學中發(fā)揮出自身的協(xié)助與監(jiān)督作用,引導學生更好地學習,使學生成為問題的探究者和發(fā)現(xiàn)者,形成良好和諧的課堂互動;②教學材料極具生活性與真實性。該方法主要是在學習環(huán)境中采用真實的語言材料,使學生具有身臨其境的感覺,靈活運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問題,實現(xiàn)技能與知識有效運用的目的,為學生的學習提供全新的視角;③教學形式與考核方式靈活多樣。任務型教學可以通過多樣化的形式來引導學生探究任務,如小組合作、兩人對話、個人操練等;同時將終結性評價與形成性評價相結合,利用問卷調查和觀察等方式來評價學生的學習活動,或者是利用學生互評與自評的形式進行評價,關注學生語言運用能力的發(fā)展。
三、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的應用
1.前任務階段
教師英語教學之前可以布置任務,讓學生利用課余時間利用多種途徑來查閱相關資料,對全球艾滋病問題的現(xiàn)狀、傳播路徑、形成原因以及相關詞匯等進行收集和了解。如:Who is most likely to become infected?What d0 yOU know about World AIDS Day?What does this design stand for?How many ways can HIV spread?在前任務階段,教師可以通過提問的方式來導入該課主題—艾滋病,學生通過課前準備好的資料與視頻進行適當展示,并讓學生回憶與艾滋病相關的語言與詞匯,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參與興趣,增強教學效果。
2.任務階段
教師在任務實施階段,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不同的小組,為學生設計三個任務,并用PPT來展示任務中涉及的句型、短語和詞匯等。首先,一組扮演艾滋病的宣傳者,利用不同的形式在社區(qū)用英語來宣傳相關知識,讓人們對艾滋病的產生原因、傳播路徑及預防措施等加以了解;其次,由一位學生扮演艾滋病患者,其他學生扮演群眾及對待患者時的不同反應;最后,通過組問辯論的形式,辯論艾滋病是社會問題還是醫(yī)學問題。當然在這一階段,教師應該及時掌握實施情況,幫助學生準確表達觀念,使學生掌握相關知識的同時,能夠增強思維能力和英語口語能力,意識到艾滋病不僅是醫(yī)學問題,更是社會性的問題,繼而關系和幫助艾滋病患者,有效實現(xiàn)教學目標。
3.后任務階段
各個小組在分組表演后相互進行評價,如評價語言表達的恰當性、艾滋病傳播路徑和預防對策介紹的正確性等,并歸納總結其中涉及的語言點與重點詞匯。同時通過小組之間的辯論賽來培養(yǎng)學生的綜合能力,如團隊協(xié)作能力、思辨能力、語言運用能力等,通過任務的完成使學生掌握所學的英語知識,促進學生閱讀寫作水平的提高。
四、任務型教學法的應用效果
第一,縮小實踐與課堂的距離。傳統(tǒng)教學模式是以應試教育為主,實踐與教材相脫節(jié),導致學生不能在實際生活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造成教育瓶頸。而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應用任務型教學法,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將實際英語和語言學習相結合,讓學生通過學習及時關注和了解社會,繼而在現(xiàn)實生活中習得語言,縮小英語實際與英語課程之間的距離。第二,促進學生英語能力的提高。任務型教學法是將任務布置給學生,讓學生把握和完成學習任務后,進而為學生創(chuàng)造良好的英語學習語境,提高學生英語表達能力。當然設置的任務中應該對學生英語表達的流利性和準確度加以兼顧,有機結合句法功能、語法形式和詞匯,促進學生英語實際應用能力的提升。第三,活躍課堂氛圍。任務型教學法可以將枯燥沉悶的課堂變得生動活躍,強調語言素材的時效性與真實性,激發(fā)學生口語學習興趣,從而增加學生學習自信心,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創(chuàng)設良好的課堂氛圍。
五、任務型教學法實施要注意的問題
任務型教學法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有著很大的優(yōu)勢,能有效提高學生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英語實踐能力的提升。但在教學過程中,還需要注意一些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任務型教學法在實施過程中離不開教師的教學引導。雖然任務型教學法要求以學生為主體,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鼓勵學生參與度的提高,但是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不能放任學生進行與教學活動無關的探討。教師在整個教學活動中,要對整個任務進行設計、引導、規(guī)范、點評,確保學生在設定的知識框架內進行教學活動。
其次,教師要不斷提升自身教學水平,并豐富教學活動的樣式。任務型教學法要求教師的引導作用,這就對教師的教學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只有不斷地完善自身教學能力,擴展自身的知識邊界,才能游刃有余的對課堂教學進行良好管理。此外,教師還與時俱進,對新知識、新的教學策略進行學習,確保教學內容的豐富性,從而強化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英語實踐積極性。
六、結束語
任務型教學法作為一項新型的教學方法,將其應用于高職英語教學活動中時,教師需要做英語學習活動的引導者,以學生為活動中心,選用相對真實與實用的教材內容,適當導入學習任務,科學設定任務,詳細對比研究輸出和輸入的內容。這樣能夠激發(fā)學生的學習熱情,縮小實踐與課堂的距離,活躍課堂氛圍,讓學生準確掌握學習方法以及內化學習策略,獲得一定的英語技能與英語知識,促進學生語言技能和英語運用能力的提升,實現(xiàn)學生的全面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