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春英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推進,為了實現(xiàn)新課改的要求,素質教育越來越受到教育者的推崇,這樣也更有利于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的提升,而且學生的全面發(fā)展也更行之有效。就小學語文教學而言,不僅僅只是文字的認知和拼寫,簡單的教師講學生聽,教師問學生答的教學模式,學生很難從中真正體會閱讀的魅力所在,而且不能從實質上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更應該在學生最基礎的時候尋求有效的策略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這樣不僅可以通過閱讀延伸到詞匯、寫作等其他方面,還可以有效的提高學生在語文方面的綜合學習水平。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不可否認對于語文的學習離不開閱讀和寫作。閱讀作為其中的一個重要方面應該得到相應的重視。然而,想要學生體會到閱讀的魅力,就要從打基礎開始。小學語文應該成為培養(yǎng)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重要階段,這一時期的學生仍舊處于興趣懵懂階段,通過教師的引導,可以讓學生對閱讀產(chǎn)生濃厚興趣,那么在以后的語文閱讀學習中也會越來越得心應手,包括閱讀能力在內的詞匯、表達、朗讀、概括、思維能力都能得到很好的提高。小學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雖不是一朝一夕的,但仍要根據(jù)學生身心發(fā)展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帶動學生的主動意識,通過自主探究的學習方式,培養(yǎng)和提高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
一、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
心理學認為,興趣是心理活動的傾向,是學習的內在動力,是開發(fā)智力的鑰匙。足以見得興趣在學生學習中的重要作用。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身心發(fā)展的束縛,讓他們的理解能力和注意力都很有限。那么教師想要在有限的課堂上充分實現(xiàn)語文閱讀的知識輸送,就要巧妙地抓住學生的興趣點和好奇心,一旦學生被吸引,就會不自覺地跟隨教師的步伐,主動學習知識,課堂效率也會大大提高。比如,教師對于《桂林山水》的講解,就可以借助多媒體,將桂林山水的真實畫面通過多媒體立體化展現(xiàn)給學生,當學生真的被景色吸引,教師再適時拋出一些問題作為引導,桂林山水的獨特之處,令人向往的理由等,讓學生帶著問題閱讀課文,從而深刻的理解文本內容。
二、增強學生在語文閱讀教學中的主體性
教學的最終目標是讓學生全面發(fā)展,而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前提是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很多的教師仍舊無法轉變思想,特別是對于小學生而言,教師認為小學生并不能夠獨立思考,只有在絕對的領導下才能夠讓學生獲取新知,實現(xiàn)教學目標。但這只會產(chǎn)生短期的效應,要為學生長遠考慮,就要讓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開拓學生的發(fā)散性思維,每個學生在閱讀文本后,都有自己獨特的想法,教師不應該扼殺,只為得到統(tǒng)一的答案。這樣不利于學生創(chuàng)造性思維的培養(yǎng),也會影響以后閱讀能力的提升。所以,教師應該歸還學生學習的主動權,發(fā)揮自身課堂建設者和引導者的作用。
三、通過朗讀來加深記憶
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閱讀能力,離不開對文本的閱讀。閱讀不是簡單地看,更應該是讀,所以教師讓學生進行朗讀或是背誦都是加深學生對于所要學習的文本的印象和理解。小學生對于閱讀還沒有一個很全面的認識,仍舊處于懵懂時期,在接受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時,仍舊還有很多無法掌控的問題,教師想要在很多不可控的因素中實現(xiàn)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提升,朗讀尤為必要。小學生通過朗誦,可以完善自己的表達能力,對于文章的節(jié)奏、韻律等也會無形中掌握。同時朗誦也給予學生更多的思考時間,可以將自己的疑惑提出,通過教師的解惑而深入體會文章內涵。
四、語文閱讀教學中要注重研究性學習
任何一個領域的學習都不應該是生搬硬套的,都應該有學習者自己獨到的領悟和見解。也別是對于語文閱讀而言,它不是一成不變擁有固定結論的內容,所以,學生在閱讀的過程中都會有自己的一套看法,教師應該積極引導學生,讓學生自己發(fā)現(xiàn)閱讀中的問題,自己進行探索研究,從而解決問題,這一系列過程的產(chǎn)生,都是對學生邏輯思維和知識體系的強化。比如,在進行語文閱讀的教學中,教師要引導學生自己或是小組進行資料搜集,對于文本所要表達的情感和寄托,以及詞匯和結構的使用等,學生可以通過小組討論,吸取不同的看法,豐富自身對于閱讀的認知,進一步加深對文本的理解,提升語文學習水平。
五、結語
總之,小學生語文學習的有效策略仍在不斷探索,也就說明在語文教學中仍舊存在很多漏洞,需要更好的方法進行彌補。同時,以往的應試化教學已經(jīng)不能適用當前的教學要求。對于教師而言,要做的就是在實際教學中不斷的觀察和探索能夠有效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質量的方法,語文閱讀也應該被重視。無論是對小學生語文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還是其他層面的探析,都應該處處體現(xiàn)素質教育,順應新課改的要求。教師應該擺正自己的位置,將小學生放在主體的位置,展開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開闊學生視野,活躍學生思維,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而努力。
參考文獻
[1].周登峰.小學語文教學中學生課堂閱讀能力的培養(yǎng)[J].學生之友:小學版,2013(8).
[2].李文碧.小學語文教學中如何培養(yǎng)學生閱讀能力[J].課程教育研究,2014(11).
[3].孫景芬.小學語文課如何有效地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能力[J].中華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2013(1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