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 要:新課程改革的大力進行給初中語文教學事業(yè)帶來了很大的變化,要求教師更加重視對學生的情感教育,這不僅是新課程改革對初中語文教育事業(yè)提出的一項基本要求,同時也是語文教育事業(yè)在今后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主要對新課程改革下初中語文教學中的情感教育進行分析,為如何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初中語文教學有效實施情感教育提出建議。
關鍵詞:新課程改革;初中語文;情感教育
語文是一門富含思想感情的學科,情感教育自然也就是語文教學中的重要組成部分。所謂情感教育,指的就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根據教育心理學與教育學的相關內容,培養(yǎng)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使學生對學習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從而不斷提高教學質量的一種教學方式。在初中語文教學中,加強情感教育能夠為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創(chuàng)設一個更加有利的環(huán)境。這是因為情感教育要求教師結合學生的發(fā)展特點與學習需求,重視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得到的體驗,不斷豐富學生的情感世界,從而促進學生個人素養(yǎng)的不斷提高,讓學生樹立正確先進的價值觀念,在提高語文教學質量的同時再推動學生的全面發(fā)展。本文就是關于新課程下初中語文教學中情感教育的分析。
一、營造舒適輕松的教學氛圍,讓學生獲得更加直觀生動的情感體驗
在初中語文教學中,營造一種良好的教學氛圍是展開情感教育的前提條件,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興趣可以在此氛圍中得到很好調動,從而使學生獲得更加貼切的情感體驗。
比如,以人教版初一上冊語文《秋天的懷念》為例,教師在進行教學的時候,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母親做過讓自己感動的事情,引導學生領會母愛的無私與偉大,激發(fā)學生閱讀這篇課文的興趣。然后,教師可以再為學生播放《燭光里的媽媽》這首歌曲,讓學生在這首歌曲的氛圍中來品讀課文,激起學生對母親的尊敬與愛戴之情,讓學生體會到親情的偉大力量,不斷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同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還可以引導學生聯(lián)想自己的生活經歷,讓學生把握作者史鐵生的思想感情,引起學生的共鳴,讓學生知道信念擁有的強大力量,使學生領悟到堅強生活的意義,增強學生在課堂中獲得的情感體驗。
二、使用合理的教學方法,給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豐富的情感世界
進入新時期,多媒體技術已經在各科教學中得到了廣泛運用。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其在日常教學過程中也可以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運用多媒體技術具有的眾多優(yōu)勢,課堂上再現書中描寫的場景,牢牢抓住學生的注意力,不斷提高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
比如,以人教版初二上冊《駱駝祥子》一文為例,初中語文可以讓學生回憶自己在電視上看到過的關于車夫的形象,然后再運用多媒體技術為學生播放與駱駝祥子相關聯(lián)的動畫,讓學生通過自己的眼睛真實感受到課文中描寫的場景,引領學生深入體會舊社會底層人民生活的無奈與辛酸,構建學生的精神世界,讓其意識到當今社會發(fā)展與幸福生活的不易,使學生明白珍惜生活的意義,不斷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通過這種情感教育,能夠對學生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讓學生時刻堅守正確的人生方向。
三、發(fā)揮教師在課堂上的引導作用,將情感教育全面滲透在課堂中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引導者,教師的行為舉止給學生帶來很大影響。所以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必須要為學生樹立正確的示范,在日常學習與生活中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思想觀念與審美觀念,不斷提高初中語文教學的質量。此外,在初中語文教學中,教師還要對語文教材中蘊含的情感因素加以深入挖掘,用生動、形象的教學語言讓學生感知文章的意境,讓學生領會文章中蘊含的各種人文美、意境美與思想美,引導學生養(yǎng)成正確的審美意識,不斷提高學生的文學素養(yǎng)水平,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從而實現初中語文教學水平的提高。
綜上所述,情感教育不僅是初中語文教學活動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我國素質教育中的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因此對于初中語文教師來說,要在日常教學活動中進一步強化情感教育,積極更新教學觀念,采取有效的教學方法來對學生進行情感教育,讓學生形成健康的價值觀念與思想觀念,為學生的協(xié)調發(fā)展創(chuàng)造一個更加良好的環(huán)境。
參考文獻:
[1]管新福.初中語文教材外國文學作品選用現狀分析及教法新探:以人教版九年義務教育教材為例[J].興義民族師范學院學報,2015(1):75-79.
[2]朱艷容.《關雎》《蒹葭》繽紛入雙眼,愛情教育陽光進課堂:利用人教版初中語文教材進行愛情教育初探[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0(5).
[3]張曉西.關于初三語文復習課的幾點思考:2009年延邊州教學質量定點監(jiān)測考試初中語文試卷問題分析[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0(3):44-48.
編輯 孫玲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