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秋霞
摘 要: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作文是初中語文中重要的教學內容。如何將初中作文教學開展得更好,如何使學生的寫作熱情不斷迸發(fā),都是值得研究的。通過對工作經(jīng)驗的總結,對初中作文教學進行幾點思考,同時提出在初中作文教學中的意見和建議。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實踐
作文是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的一個難點,更是一個重點。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盡管許多語文教師在作文環(huán)節(jié)付出了很多的努力,但是整體效果并不是很好,許多初中學生仍然存在作文水平較弱等問題。對于初中語文老師而言,要不斷地對作文教學進行及時總結,并提出相關思考方法,激發(fā)學生對寫作的熱情,促進學生作文興趣的提高和寫作水平的提升。
一、初中作文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文章結構混亂,主題不突出
在初中作文教學過程中,語文教師經(jīng)常發(fā)現(xiàn)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出現(xiàn)結構混亂、主題不突出的問題。結構混亂,主要是由于作者思路不清楚導致的。將兩個或兩個以上句式不同、結構各異的短語或句子混雜、糾纏在一起,造成關系套疊,表意不清。所謂主題不突出,指的是學生在作文表述的時候經(jīng)常會出現(xiàn)幾個主題,每個主題都好像是文中的主要表達內容,這就導致作文中的主題不突出,觀點不鮮明,讓讀者看不到作文的主要立意。
2.存在詞不達意現(xiàn)象,表述不正確
在初中作文寫作過程中,有些學生表述的時候完全詞不達意,不能將需要表述的內容真正表達出來,這就導致整個作文表述混亂,作者的主要表達意向無法被人理解。除此之外,詞不達意現(xiàn)象常常是學生故意炫耀自我的語言技巧,不能運用平實的語言去表達,因而導致詞不達意現(xiàn)象出現(xiàn)。
3.作文中存在“假、大、空”現(xiàn)象
許多學生在寫作時往往不敢說實話,寫真情,而是故意編造一些內容來充實寫作內容,這就導致作文中存在“假、大、空”現(xiàn)象,形成作文中的浮夸之風,這種風氣會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慢慢喪失表述的信心,進而使個人寫作的能力得不到提高。
二、如何解決初中作文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1.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初中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閱讀習慣,進而使學生積累的知識不斷增多。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有針對性地給學生指導閱讀的方向,讓學生養(yǎng)成愛讀書、讀好書的習慣。除此之外,教師還應該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養(yǎng)成做閱讀筆記,讓學生不斷積累優(yōu)美的語言和句子,從而使他們在寫作的過程中自然而然地表達出來。
2.培養(yǎng)學生深入思考,敢于寫真實故事的習慣
許多初中生在寫作過程中會感到無從下筆,不知道怎么去寫,寫些什么內容。有時候盡管寫了長篇大論,也用了一些華麗的辭藻或者是名人名言,但是文章真正的沒有任何立意,顯得十分空洞,沒有真正表達自己的感情。因此,教師要在平時的訓練過程中讓學生將自我融入寫作的過程中,使學生能夠深入地思考寫作題材,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想法,不僅包括對自己的看法,還包括對文章的看法,通過自我真情流露的方式寫出真情實感,從而使作文有良好的立意。而教師應該及時糾正學生寫流水賬、亂用詞語的毛病,并讓學生分享寫作的感觸,讓學生探討寫作的技巧和意義,從而使寫作水平得到提升。
3.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豐富作文課堂教學內容
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充分運用信息化的技術手段,如多媒體、互聯(lián)網(wǎng)資源等,為學生提供豐富多彩的課堂教學內容,讓學生在寫作的過程中有更多的方式去查詢相關內容,使學生的寫作興趣得到不斷的提高。比如,在寫作課講授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教學工具播放一個短片,讓學生根據(jù)這個短片寫一個觀后感,這種練習的方式不僅能使學生感到寫作材料豐富,更能使學生愿意去寫作。同時,在寫作的過程中,學生可以結合實際生活來寫作,從而使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得到加強,從而創(chuàng)作出更加真實、獨特的文章。
在初中作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于挖掘學生寫作的天賦,不斷抓住學生的寫作熱情,鼓舞學生寫作。除此之外,對于學生在寫作過程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教師要根據(jù)實際情況,逐一解決,消除學生在寫作過程中的困惑,從而使學生寫作的動力得到增強。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使越來越多的信息化教學工具應用到各科教學中,對于初中作文教學而言,引入信息化教學工具既能夠改變教學過程中內容單一的現(xiàn)狀,還能夠豐富學生閱讀的視野,提高學生對作文的感悟度,使學生在寫作過程中能夠真情實意地去表達,寫出更有內容、更有立意的作文。
參考文獻:
[1]董永成.淺談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學周刊,2015(9).
[2]葉宗容.層遞式教學在初中語文作文教學中的應用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4(S3).
[3]宋勝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8).
編輯 張珍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