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長福
【摘 要】初中生物階段是學生初步接觸生物的階段,對于學生學習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老師對于生物教學要充分的重視起來,但是可以發(fā)現(xiàn)目前生物教學過程中,學生間的生物學習能力相差較大,導致教學中的學困生問題尤為突出,是生物老師們普遍煩惱的問題。為此,老師可以對學困生形成的原因進行分析,可以發(fā)現(xiàn)學困生并不是不可以改造的,只要老師善于研究其應對的策略,便可以將學困生進行有效的轉化。本文便是筆者針對初中生物教學中學困生產(chǎn)生的原因進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自己的轉化方略,望對以后的學困生轉化問題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生物教學;學困生;原因;方略
隨著我國高科技的發(fā)展,生物科技在社會中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所以,教育者必須重視對生物的教學,要從初級教學中引導學生對于生物學習的興趣,從中找到保持學習生物學科的動力,并發(fā)展其創(chuàng)新生物的能力。為國家和社會培養(yǎng)出生物領域的新型創(chuàng)新人才。
一、目前初中生物教學中學困生出現(xiàn)的原因分析
根據(jù)生物課堂教學調查可以發(fā)現(xiàn),導致初中生物教學中出現(xiàn)學困生的原因主要是兩方面:第一,學生對于自身的認識不全面,當每次考試都失敗之后逐漸失去學習生物的信心,繼而對生物學習產(chǎn)生抗拒的心理,產(chǎn)生自卑的心理,這樣長期下去,學生便歸到學困生行列。第二,生物老師和學生對于學困生缺乏關心。學生如果出現(xiàn)生物成績差的現(xiàn)象,老師便會嚴厲的批評學生,這便使其他的學生遠離這些學生,久而久之,這些學困生會更加的自卑和封閉,對老師的生物教學產(chǎn)生厭惡,對于和同學之間的相處表現(xiàn)出抵抗的情緒。雖然每個學生的智力發(fā)展層次不同,但是從發(fā)展的角度看,每個學生的智力發(fā)展相差不會太大,所以,這些學困生也不是一開始就不會學習,而是他們在學習過程中對于一些自己不理解的內容,沒有及時和老師或者同學進行交流,這樣不理解的內容日積月累,便會出現(xiàn)初中生物的學困生。
二、在初中生物教學中有效轉化學困生的方略
1.增加與學困生的交流,樹立正確的學習態(tài)度
學困生長期處于被忽略和諷嘲的環(huán)境之中,心理存在極度的自卑,在于他人相處中便會呈現(xiàn)出緊張、退卻的狀態(tài),這樣持續(xù)下去,他們便會形成我自己就是笨的想法。所以,生物老師要多和學困生交流,引導他們正確的學習生物的態(tài)度和想法,使他們意識到生物知識的魅力之處,進而不斷的取得進步。生物老師和學生的交流可以從生活和學習兩方面進行。生活方面,老師要轉變對學困生的態(tài)度,當他們生活遇到問題時,老師要及時的幫助他們,引導優(yōu)等生和學困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讓學困生感受到老師和同學的平等對待;在學習上,老師可以對學困生采取提前指導的策略,在課堂教學中對學困生積極的表現(xiàn)及時給予肯定和夸獎,在課后,及時解決學困生提出的質疑,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進步,鼓勵他們從小的進步向大的成就發(fā)展。
2.創(chuàng)新出新的生物教學形式,形成特色教學
在初中生物教學過程中,老師可以不斷創(chuàng)新出新的教學形式,使之形成特有的教學形式。在此過程中,老師可以利用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誘導學困生的學習興致,使他們體會到探究生物知識的樂趣,進而達到轉化學困生的目的。比如在學習到被子植物和裸子植物時,老師可以先留幾分鐘讓學生進行預習,引導他們利用課余時間自己進行觀察和尋找生活中常見的植物,之后帶入到課堂中和大家展示和分享,老師也可以在學校提供的生物教學資源中尋找較為經(jīng)典的植物,亦或者利用多媒體信息技術搜索圖片。通過學生自己的觀察和尋找答案這一系列的行為,可以調動學生學習的興致和積極性,體會到了學習生物的奇妙,繼而喜歡上生物。同時,在教學中老師可以留出5-10分鐘時間讓學生小憩一下,在這五到十分鐘,老師可以開展一個與生物相關的接龍游戲,既可以使學生疲憊得到緩解,也可以使學生增加了對生物知識的了解。這樣便可以使學困生在和諧愉悅的環(huán)境中融入到教學和游戲的參與中,進而樹立學習生物的自信心,使生物學習能力逐漸增強,達到了學困生的轉化。
3.重視學困生的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激勵教育
大多數(shù)初中生物學困生在學習生物的時候,都會出現(xiàn)一定程度的認知和生物實踐的障礙,這些都與他們自身的生物知識有關,這就造成了許多的生物學困生情感、態(tài)度消極。意大利詩人但丁說過:“一個知識不全的人可以用道德來彌補,而一個道德不全的人卻難以用知識來彌補?!币虼?,我們的教師和家長都應該轉變教育觀念,更加關注和尊重生物學困生,幫助他們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創(chuàng)設良好的學習環(huán)境,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這就要求我們的初中生物教師在對生物學困生進行批評引導的同時,要注意時刻給他們正向性的評價,在實際的教學活動中做到對學困生不排斥,不偏見、不懲罰、不挖苦諷刺。同時,在他們取得成功的時候對其放大性評價,按實際情況激勵性評價,讓他們看到自己的長處,看到自己的進步。除此之外,在教育實踐中,教師要幫助他們尋找“閃光點”、“根據(jù)地”,建立“起飛”基地,讓他們學會分析自己的學習情況,從劣勢中找出自己的優(yōu)勢。教師也可以在教學中可借助手勢、板書、實物、實驗、情景設計等直觀形式,啟發(fā)生物學困生解答較為簡單的問題,并在以舊代新、以新復舊的學習中吸引初中生物學困生投入到課堂學習中。對他們的點滴進步教師要及時予以表揚和鼓勵,讓他們體會到成功的喜悅,從而進一步加強他們學習的自信心和興趣,提高他們的學習質量,讓他們鼓起勇氣,抬起頭來,重新開始。
總之,初中生物教學中會存在的學困生現(xiàn)象,只要老師善于分析產(chǎn)生的原因,便可以找出轉化學困生的對策,同時要多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使學困生得到轉化后可以保持學習的熱情,達到有效的教學。
【參考文獻】
[1]尹娟.如何解決初中生物教學中存在的問題[J].理科考試研究2014年18期
[2]魏學江.貫徹新課程理念,提高初中生物教學成效[J]. 學周刊2014年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