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巧琴
摘 要:在新課標的背景下,學生在課堂教學的主體地位得到了更好的穩(wěn)固,同時給教師也提出了更嚴格的要求,在初中歷史的教學中,要求學生成為歷史學習的主人,而教師則作為教學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用積極、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初中歷史課堂教學更有效率;很多初中歷史教師為了引導學生自主學習自我實踐,教師利用了“導學案”課堂教學,突出了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在自己構建的知識體系中學習,感受到初中歷史學習的快樂,把學習當成是一件容易完成的任務,在課堂氛圍中學得愉悅和自由。
關鍵詞:初中歷史;導學案;自主學習;實踐
為了滿足新時代對教育提出的要求,教師的教學壓力變得更大,要求在教學中以培養(yǎng)的創(chuàng)造性為主,這是現(xiàn)代教育的重要任務。目前,初中歷史的教學模式比價陳舊,教學方式也太過單一,在新時代的背景下,傳統(tǒng)教學模式的很多弊端都逐漸暴露出來,這種傳統(tǒng)的填鴨式教學方式抑制了學生的主體性發(fā)揮,給課堂教學帶來很多阻礙,嚴重影響了初中歷史教學目標的實現(xiàn),所以應用“導學案”開展初中歷史教學,不僅提升了課堂教學效率,還有助于完成初中歷史的教學任務;雖然在初中歷史中利用“導學案”能夠引導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實踐,但是教師怎樣有效的運用這些教學模式,是教師面臨的新挑戰(zhàn)和任務。
一、課堂導學案教學模式的含義
“課堂導學案”主要是教師根據(jù)學生的實際情況和認知水平,指導學生進行主動學習,促進學生知識構建的學習方案,并且以實踐教學經(jīng)驗為主要基礎,讓學生的知識體系穩(wěn)定而透明;在教學過程中利用“導學案”雖然能夠體現(xiàn)學生在教學課堂中的學習目標、知識構成、技能訓練等,而初中歷史教學受到很多傳統(tǒng)觀念的影響,它在初中教學中沒有受到很好的重視,導致很多教師沒有把心思花在創(chuàng)新的教學模式上面;在這樣的狀況下,怎樣才能改進教師的教學觀念,讓初中歷史教學受到更多的重視,同時也把“導學案”教學模式引用到初中歷史教學中,促進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提升,“導學案”主要是以學案為載體,以導學為主要方法,教師引導學生共同完成的一種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運用“導學案”具有很重要的意義,一方面改變了傳統(tǒng)的知識傳遞方式,有助于學生的全面發(fā)展,另一方面,“導學案”還能補充教材的內(nèi)容,讓歷史教學內(nèi)容更豐富,啟發(fā)學生的思維。
二、課堂導學案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和實踐
(一)明確教學目的
教學課堂的充分準備很重要,精心設計的課堂教學會讓教師和學生都受益,在課后在進行本節(jié)課的總結,讓學生和教師都能夠反思,促進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在“導學案”教學模式的應用中,主要分為三個部分,即自主學習、探究問題、訓練,掌握這三個步驟可以促進歷史教學效率的提升;在利用“導學案”開展教學的時候,只要是通過教師的組織進行的,這就明確了歷史教學的目的,讓“導學案”的設計和編排緊密聯(lián)系在一起,讓學生自主進行探究學習,比如在學習初中歷史《秦王掃六合》這一教學內(nèi)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課文中的故事作為課前的導入,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讓他們從故事中感受歷史教學,提升課堂教學效率。
(二)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初中歷史的學習主要是靠理解和記憶,因為歷史的教學量比較大,學生在記憶的時候可能會出現(xiàn)一定的問題,如果僅僅靠教師的講授是不能得到改善的,教師可以利用“導學案”,把問題留給學生,讓學生自主探究,從探究的過程中掌握獲取知識的方法,加深對歷史知識的記憶,這樣不僅激發(fā)了學生去獨立思考和合作探究,還培養(yǎng)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梳理和整合,促進了學生對歷史知識的重新認識[1];教師在初中歷史教學中開展“導學案”的時候,應該根據(jù)學生的發(fā)展特點來,讓學生的學習與教師的教學產(chǎn)生共鳴,突出“導學案”的可操作性,從某種程度上說,“導學案”教學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對歷史知識的記憶和掌握。
(三)誘導學生敢于挑戰(zhàn)和大膽發(fā)問
初中歷史的學習應該是以問題為主導的,可是很多教師都忽視了這一點,沒有注重對學生問題意識的培養(yǎng),所以“導學案”的利用非常重要,為學生營造一個寬松的學習環(huán)境,引導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在問題中促進自身知識的豐富和發(fā)展[2];比如在課堂教學中,教師利用“導學案”,讓學生把歷史教學中的一些歷史事件、歷史規(guī)律和時間巧合的收集起來,引導學生去探索其中的規(guī)律,并抓住規(guī)律理解和掌握歷史的知識,遇到疑問的地方,大膽主動的提出來,教師從學生的提出的問題中了解學生對歷史的掌握情況,在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的基礎上,培養(yǎng)學生的發(fā)散思維。
三、結語
總的來說,在初中歷史教學中應用“導學案”,能夠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發(fā)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動能動性,這樣的教學模式尊重了學生在學習中的個體差異,有利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激發(fā);在今后的歷史教學中,還需要教師對教學策略進行不斷的研究和探索,讓“導學案”教學模式得到更好的應用,提升初中歷史教學的有效性。
參考文獻:
[1]古健.學案導學教學模式在初中歷史教學中的運用[J].中學教學參考,.2012(3).
[2]武傳偉,葛春英.“學案導學,自主探究”教學策略初探[J].延邊教育學院學報.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