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艷
[摘 要]語文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是重要技能,因為它們關(guān)系著整個語文水平的提高。因此,課堂教學中,通過閱讀可以增長見識、拓寬視野,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所以語文閱讀能力的高低直接關(guān)系到寫作水平的高低。
[關(guān)鍵詞]閱讀;寫作;融合;探討
[中圖分類號] G623.2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007-9068(2017)06-0016-01
課堂教學中,閱讀和寫作是非常重要的兩個能力。閱讀主要培養(yǎng)學生學習的自覺性,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寫作主要讓學生表達內(nèi)心的感悟、表達對世界的看法。這就要求教師將寫作和閱讀進行有效融合,促進學生積極表達對世界的看法,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一、寫作與閱讀之間的關(guān)系
1.閱讀是進行寫作的前提和基礎(chǔ)
在語文教學中,最錯誤的認識就是認為寫作和閱讀是兩個獨立的范疇,對兩者進行分開教學,這對兩者的學習都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教師要清楚寫作和閱讀是密不可分的有機整體,可以說閱讀是進行寫作的前提和基礎(chǔ)。由于小學生對外界了解少,缺乏社會經(jīng)驗,所以學生進行寫作時缺乏素材,缺乏感悟,沒有豐富的知識儲備。而學生如果閱讀量大、閱讀范圍廣,就會對外界有獨特的感悟,對身邊所發(fā)生的事情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利于學生進行寫作?;诖?,教師要引導學生多閱讀,這樣學生就會充滿感悟,進行寫作時就會有話可說,增強學生寫作的信心。
2.寫作能力是閱讀水平的進一步升華
閱讀使得學生的文學知識儲備充足,通過自己的閱讀儲備進行寫作,這樣學生寫作時不再是機械地進行文字描寫,而是對自己閱讀儲備的一種潛移默化的表達;不是刻意的模仿,而是在已有閱讀的基礎(chǔ)上,將自己的一些獨特見解通過寫作的方式表達出來。由此可以看出,接觸的文學知識面越廣,閱讀能力越強,越能充分發(fā)揮寫作的靈感,思維也會變得活躍。因此,語文課堂中,教師一定要將兩者結(jié)合起來進行教學,使得兩者的能力都能得到有效提高。
二、閱讀與寫作的有效融合
1.明確閱讀和寫作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語文教學中,教師是教學的主體,教師應(yīng)當對學生有清楚的認識,了解他們的個體差異和性格特點。由于小學生的自控能力和學習能力較弱,這就要求教師積極引導學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對學生進行充分了解,做好備課工作。更重要的是,教師要讓學生明確閱讀和寫作的聯(lián)系與區(qū)別。進行閱讀教學時,教師要有意識地為學生選取適合他們閱讀的文學作品,讓學生把閱讀后的感悟和獨特見解通過文字表達出來,從而激發(fā)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另外,教師可以給學生一個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自由進行寫作,這樣不會限制學生發(fā)揮的空間,真正做到一切為了學生,讓學生主動積極地進行學習,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2.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習慣和寫作能力
進行閱讀習慣的培養(yǎng)時,教師應(yīng)針對學生的個體差異進行多種形式的閱讀教學,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有目的地讓學生進行閱讀,讓學生帶著問題進行閱讀,并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積極地進行思考。教師可通過小組討論和課堂提問引出下一步的教學,使學生知道如何進行有效閱讀,給自己提出疑問,找到解答的方法。這樣教學,既能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又能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另外,進行寫作能力的培養(yǎng)時,教師給學生一個開放性的題目,讓學生自由命題,自由發(fā)揮,自由表達自己的見解。寫作完成后,教師對學生的一些見解進行探討,使學生進一步修改自己的寫作,還可以分小組進行交流,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進步,逐步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因此,教師應(yīng)將閱讀與寫作進行有效融合,促進教學質(zhì)量的提高。
3.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
由于學生個體的差異性,所表達的思路是不一樣的。在進行閱讀時,學生對整個文學作品進行了解和感悟,其表達方式也不盡相同。這就要求教師真正做到為學生的發(fā)展考慮,鼓勵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以此來提高學生的閱讀水平。同時,教師不要打消學生閱讀的積極性,真正做到科學、有目的地閱讀,讓學生自主地進行思考,自主地進行表達,不斷深化閱讀的效果。如果只是機械地進行閱讀,沒有進行思考就等于白閱讀,不會起到任何作用。因此,教師要讓學生進行個性化閱讀,既可以提高學生的思維水平,又可以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
綜上所述,語文閱讀和寫作教學是整個語文教學的重中之重,這就要求教師要引起足夠的重視,讓學生通過閱讀來充實自己,使自己的思維變得活躍,靈活地達自己的想法。因此,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將寫作和閱讀有機結(jié)合,兩者相互促進,相互提高,逐步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優(yōu)化課堂教學效果。
(責編 藍祝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