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艷
摘 要:德育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組成要素,是學校教育的重要成分。特殊性是中職生的基本特性。因此,為達到中職生綜合性人才培養(yǎng)目標,中職語文教學中開展德育教學顯得尤為重要。鑒于此,本文筆者將以中職語言教學開展德育教學的意義為出發(fā)點,探究中職語文教學德育教育開展的策略,以供相關(guān)人士參考。
關(guān)鍵詞:中職 語文教學 德育教育 意義
一、中職語文教學德育教育開展的意義
首先,針對中職學校而言,德育實踐缺少人文關(guān)懷現(xiàn)象普遍存在?;诖耍ㄟ^中職語文教學德育教育的開展,促使中職學校重視德育教育,強化人文關(guān)懷,充分發(fā)揮德育教育的作用與價值。[1]
其次,針對中職教師而言,諸多教師德育培養(yǎng)理論基礎掌握并不牢固,工作決策能力低,在德育教育過程中,仍沿用傳統(tǒng)的滿堂灌教學模式,導致學生學習興趣不高,未達到德育教學效果。同時,由于德育教育觀念存在偏差,部分教師在滲透德育時,具有強烈的主觀色彩。鑒于此,中職語文教學開展德育教育,帶動中職教師深入學習德育理論以及相關(guān)知識,強化其德育教育意識,為更好地開展德育教育工作奠定基礎。[2]
最后,針對中職學生而言,受人口結(jié)構(gòu)變化影響,加之各大高校實施擴招政策,導致中職學校生源呈現(xiàn)出緊張趨勢,致使中職學校學生錄取條件不斷降低,使得中職學生整體素質(zhì)不高,難以適應知識量大的教學,進而產(chǎn)生厭學心理,導致教學質(zhì)量低下。同時,部分學生缺乏應有的集體價值觀和勞動價值觀,自覺性低,且普遍存在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低等問題。在此條件下,強化中職語文教學德育教育的開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是提高學生綜合素質(zhì)的有效措施,是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的保障,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促使中職學生朝著綜合性人才方向發(fā)展。
二、中職語文教學德育教育開展的策略
1.課前德育教育
正式開始語文教學前,給予學生一定時間,通過說話訓練的方式,達到德育教育效果,指導學生主動講述對人生具有一定積極影響且有意義的故事。成語故事是學生常講的,成語不僅是民族文化結(jié)晶的展現(xiàn),而且蘊含豐富的哲理,是開展德育教育的重要材料。待學生講完故事后,請其他學生說說你所領(lǐng)悟到的道理,或者說一說該故事對你有何啟發(fā),促使學生思想品德在潛移默化中得到培養(yǎng)。例如,“自食其言”“孟母三遷”“水滴穿石”等故事,引導學生懂得做事要持之以恒、做事要誠信的道理,進而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3]
2.深入挖掘教材,抓住德育教育切入點
中職語文教材中,諸多課文均有涉及德育教育,且具有較強的鮮明性,與生活十分貼近,說服力較強。因此,中職語文老師應以中職語文教材為依據(jù),在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yǎng)的基礎上,滲透德育教育,深入挖掘教材中所涉及的德育教育因素,促使學生樹立良好的思想品質(zhì)。鑒于此,中職語文教師在挖掘教材過程中,應以教育目的為指導,找準切入點,采用切實可行的方法,迫使德育教育有目的、有計劃的融入到語文教學過程中去,充分發(fā)揮德育教育的作用與價值,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
一方面,抓住中職語文教材滲透德育教育的切入點。第一,將德育教育滲透至時代背景介紹中,例如,《沁園春·長沙》一課中,在介紹寫作背景時,在分析詩歌所表現(xiàn)出的豪邁氣概和寬廣胸襟的基礎上,指導學生感悟作者思慮國家的心情,強化學生樹立民族責任感與使命感,達到德育教育效果。第二,將德育教育滲透至課文內(nèi)容中,例如,《荷塘月色》一課中,在講解朱自清拒領(lǐng)美國救濟糧時,一定要采用正確的方式,引導學生體會其傲骨氣質(zhì)。[4]
另一方面,基于創(chuàng)造性指導下,科學應用語文教材。熟悉教材和把握教材是中職語文老師理解課文的基礎,以教學實際情況和學生能力發(fā)展狀況為依據(jù),預測學生學習效果,具有針對性的進行教材內(nèi)容的取舍。針對思考練習題、輔助教材以及課文的增減情況等,在保持教材原貌的基礎上,以學生實際情況為指導,進行適當調(diào)整,促使教材的作用與價值得到最大程度上的發(fā)揮,打破學生的被動地位,促使其真正成為教材的主體。[5]
3.優(yōu)化教學情境設置,高度融入德育教育
情境教學,指老師以課堂教學目標為中心,創(chuàng)設能幫助學生學習的情境的教學方式。諸多時候,由于學生難以進入作者所給的情境,進而無法真正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思想主題,增加學生學習難度,影響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和主動性。在此背景下,中職語文老師應以課文內(nèi)容為出發(fā)點,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與作者產(chǎn)生共鳴,從而正確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其中,音樂渲染、活動展現(xiàn)、感染故事、畫面再現(xiàn)等均屬于創(chuàng)設情境的方法,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中職語文教師應以課文內(nèi)容、特點、背景等為依據(jù),結(jié)合學生學習能力等,選擇合理的情境創(chuàng)設方法。例如,老舍的《我的母親》一課中,通過播放閻維文《母親》這首歌曲,營造出思念母親、感恩母親的氛圍。在此前提下,導入課堂,在喚起學生對母親的情感的同時,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
4.強化語文活動的開展,滲透德育教育
語文活動不僅會影響學生的道德形成,而且與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存在一定聯(lián)系。然而,實踐活動是訓練行為習慣的有效措施,因此,中職語文老師應將德育教育滲透至語文活動中去。例如,閱讀課時,開展“讀書活動”,基于分組交流前提下,在全班開展讀書報告會,并進行組間評價,不僅有助于學生樹立較強的團隊合作精神,而且有助于通過書中的正面人物影響學生思想行為,達到德育教育目的。
結(jié)語
綜上所述,德育教育是中職學校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的有效手段,是推動學生全面發(fā)展的基礎和保障。因此,中職語文教學過程中,中職語文教師應充分認識到德育教育開展的意義與重要性,在課前德育教育的基礎上,深入挖掘教材,準確抓住德育教育切入點,通過情境設置,高度融入德育教育,并通過積極開展語文活動,滲透德育教育,促使德育教育的作用與價值得到充分發(fā)揮,為學生全面發(fā)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孫笛.淺談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技創(chuàng)新導報,2013,(36)
[2]滕麗.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新教育時代電子雜志(教師版),2015,(14)
[3]韋怡.淺談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青春歲月,2014,(4)
[4]羅靜.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4,11(5)
[5]廖興林.如何在中職語文教學中滲透德育教育[J].科學導報,20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