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淑梅
摘 要:小學英語老師要能潛心研究教材,有一顆童心、標準的英語口語、好的粉筆字畫和會唱些英語歌曲。
關鍵詞:童心 英語口語 粉筆字畫 英語歌曲
我市小學開設英語課還不足十年,自己作為一個非師范非英語專業(yè)的老師被安排來教小學英語,經過幾年與學生的碰撞中反思,有以下幾點心得:
一、潛心研究教材
老師要能夠把握住教材的重點難點,在教學方面有的放矢,才不會讓學生上完一節(jié)課還是覺得不知英語為何物。
二、要有一顆童心
小學英語教師當然有自身的學科特征,但我們首先是小學教師,工作對象是一群孩子。我認為,能不能保持一顆童心是成為一個優(yōu)秀小學英語教師的先決條件。
有童心,才會有愛心,才會懂得呵護,即使學生時而不時犯點小錯誤。有童心,才會有耐心,才能誨人不倦。有童心,才會知心,才能走進孩子們的內心世界,拉近師生間的距離,形成和諧的師生關系。
教師如果不能用童心思考,就無法了解孩子們的所思所想、所作所為。老師不應該只注重高大精深的學科知識和時尚流行的教學法。
三、一腔標準的英語口語
小學英語教學,尤其起始年級,應該堅持“聽說領先,讀寫跟上”的原則。教師的純正語音和流利口語,既是組織課堂活動,完成教學任務的有效保證,也能營造語言環(huán)境,對學生進行語言熏陶、潛移默化的重要途徑。
小學生年齡小,發(fā)音器官和肌肉沒有定型,模仿能力強,接受新事物快,易于學到標準的發(fā)音和地道的口語表達。相對而言,小學英語教師在培養(yǎng)學生語音素養(yǎng)方面,所肩負的責任要大一些,因為孩子們一旦習得錯誤或不標準的發(fā)音,以后就難以糾正。
在實際教學中,我們小學英語教師在課堂上使用的口語表達需要簡單、短小、易懂、有效,不能追求復雜詞匯和句型。教師并不需要“高、精、深”的專業(yè)知識,而只要熟練使用基本的課堂用語和個人信息、學校生活、朋友、動植物等小學英語日常話題的簡單表達即可。
四、要有一筆好的粉筆字畫
小學英語教師的板書很重要,抬手要一筆好字,揮手要一幅好畫。恰當的板書能拓展課堂空間,創(chuàng)設語言情景,為聽、說、讀、寫訓練提供豐富的有效教學素材。
教師優(yōu)美的粉筆字能樹立榜樣,便于小學生模仿,起到良好的示范作用。現(xiàn)在國際有三種通用的主流字體,即意大利體、手寫印刷體和圓體。這三種字體各有特點,意大利體瀟灑又不失平穩(wěn);手寫印刷體簡潔明快、秀中帶剛;圓體又稱花體,圓潤流暢,靈動飄逸。而對小學生來說,老師板書時用手寫印刷體能讓學生在初學英語時會更好的模仿和接受。
小學英語教師常常需要用實物或簡筆畫來輔助教學。教師身邊如果沒有現(xiàn)成的實物來供演示,簡筆畫則是一種既經濟又有效的手段,可以用來輔助講解、帶讀、問答、對話、復述。這些簡筆畫能以生動形象的筆觸和鮮艷明快的色調,將所學內容的“音、形、義”有機地結合起來,把復雜抽象的知識變得簡單明了,不但能激發(fā)小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還能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板書有助于保持記憶,防止遺忘。[1]它以直觀手段使抽象的學習材料形象化,真實地展現(xiàn)在學生面前,能很好地刺激學生的思維,加強學生的記憶效果。而且教師在口頭表達的基礎上結合板書,能使學生各種感覺器官都充分參與到教學中去,因此大大地加強學生記憶的效果。例如在教單詞big和small,long和short時,如果我直接跟學生說big就是大的意思,很難讓學生把這個抽象的單詞記住,而且學生也會很快把單詞big遺忘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記住本課單詞,我先在黑板上用簡筆畫畫了一只很大很夸張的大象,先把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然后在大象身上寫上單詞big使原來抽象的單詞一下子變得直觀起來,這樣有助于學生的形象記憶。接著在大象背上畫一只特別小的老鼠并說:“Is it big ?”然后才引出單詞small,通過這樣夸張的對比板書方式,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本課單詞的意思,也牢牢地記住了所學單詞,這樣就大大地加強了學生的記憶效果,降低了學生對單詞的遺忘速度。(如圖)
五、要學些英語歌曲
《英語課程標準》要求小學生能夠聽懂和會唱一定數量的簡單英文歌曲,并提倡小學英語教師通過說、唱、玩、演等活動組織和實施教學。毋庸置疑,英文歌曲在輔助小學英語教學中,尤其起始年級,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小學生有著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貪玩、愛動、表現(xiàn)欲強、好唱唱跳跳等心理特征。通過英語歌曲,我們可以把英語學習和音樂融為一體,讓學生在歌聲中學習,在學習中歌唱。英語歌曲不但可以調節(jié)學習氣氛,而且還可以輔助教學,可以應用在導入、操練、表演、復述等多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中。
英語歌曲在小學英語教學中的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三個方面:一是,歌曲有助于保持小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二是,英文歌詞中含有難度適宜的英語詞匯和句式,有利于小學生邊唱邊學,促進英語學習;三是,教師可以對英語歌曲進行創(chuàng)造性地改編,把里面的歌詞改換成教學內容要點,這樣,詞匯和句型通過韻律、節(jié)奏的藝術處理,更容易為兒童所接受。
教師通過優(yōu)美的旋律,引導孩子們把教學內容唱出來,跳出來,說出來,學的愉快,記得扎實。
愛玩是孩子的天性。哪個孩子不喜歡蹦蹦跳跳、快快樂樂?小學英語教師需要通過游戲、舞蹈、唱歌設計出與教學內容相對應的活動,來激發(fā)他們學習熱情,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從而體現(xiàn)小學英語教學“學習活動化,活動交際化”的宗旨。
參考文獻
[1]讓英語板書煥發(fā)靈動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