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媛媛+曹雪+孫頂雙
【摘要】目的 研究仿真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過程中對于護理人才培養(yǎng)的效果及意義。方法 選取我校助產學生92名,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6人,兩組學生年齡、性別、成績、日常表現(xiàn)不具有顯著差異(P<0.05),每組由同一名護理教師授課,實驗組進行關于《基礎護理學》的PBL仿真情景模擬實訓教學,對照組進行傳統(tǒng)教學,在教學階段結束后進行情景測試,并由老師對學生表現(xiàn)進行分數(shù)評定。結果 根據(jù)兩組學生在模擬測試中表現(xiàn)結果進行對比,采用 χ2檢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學生在三項指標中均優(yōu)于對照組,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結論 以PBL為基礎的仿真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中具有不可忽視的推動性作用,值得推廣。
【關鍵詞】仿真情景模擬教學法 基礎護理學 實訓教學
【基金項目】吉林省教育科學“十二五”規(guī)劃課題(GH150643)。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7)04-0225-0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我校助產學生92名,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46人,對照組年齡18-22歲,平均(22. 1±1.4)歲;實驗組年齡19-22歲,平均(21.0±1.6)歲,兩組學生年齡、性別、成績、日常表現(xiàn)不具有顯著差異(P<0.05),每組分配一名護理科帶教老師,實驗組進行關于《基礎護理學》的PBL仿真情景模擬實訓教學,對照組進行傳統(tǒng)教學,教學時長均為14個課時,在教學階段結束后進行情景模擬考試,并由老師對學生表現(xiàn)進行分數(shù)評定;
1.2教學方法
PBL(Problem-Based Learning),即問題式學習,是在模擬環(huán)境下以提出問題為開端進行探索式教學,這種新型教學方法可以激發(fā)學生對于問題的探索和對于突發(fā)情況處理的思考,這種學習方式要求以學生為中心,教師進行輔導;而仿真情景模擬教學法是一種較為有效的教學方式,通過設置特定情景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充分發(fā)揮自主性,開拓思路,開發(fā)更多處理問題的模式,小組內集思廣益最終將討論結果作為己所用。本次實驗中對照組學生采用傳統(tǒng)方法進行教學,實驗組學生采取以PBL為基礎的實驗型仿真情景模擬方法進行教學;課程內容包括由帶教老師根據(jù)《基礎護理學》課本及臨床經(jīng)驗編寫的病案討論及肌內注射、過敏藥物搶救、急重癥監(jiān)護等內容;最終進行情景測試,內容包括病案討論和過敏藥物搶救兩項,每一項內容結束后由老師進行評估打分,滿分為十分。
1.3效果評定標準
根據(jù)不同模擬情景中對護理人員的要求進行評估,包括:①溝通交流能力。②學習反思能力。③評判性思維能力三項。
1.4統(tǒng)計學處理
統(tǒng)計學方法
本次統(tǒng)計研究數(shù)據(jù)通過SPSS13.3統(tǒng)計軟件進行處理,用 χ2 驗證,以P<0.05差異為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根據(jù)兩組學生在病案討論和過敏藥物搶救兩項中的表現(xiàn)結果進行對比,采用 χ2檢驗,結果顯示兩組在溝通交流能力,學習反思能力和評判性思維能力三項指標中P<0.05,有統(tǒng)計學意義。
3.討論
此次試驗中的實驗組通過以PBL為基礎的模擬實驗教學法對學生的行為進行了隱性指導,并通過激發(fā)學生們的好奇心來引導他們對問題進行深入探索[1]。實驗結果顯示實驗組在自主解決問題、操作技術熟練程度方面均優(yōu)于對照組,真正做到了結合書本知識與個人感悟,施展針對性、個體化的護理手段,避免了空有技術卻無法實施的困境出現(xiàn)。以PBL為基礎的仿真情景模擬教學法在《基礎護理學》實訓教學中具有不容小覷的意義,值得各教學單位展開推廣。
參考文獻:
[1]姚蘇寧,嚴小惠.情景教學法在用藥護理教學中的應用[J].護理學報,2013,4(10):29-30.
作者簡介:
邢媛媛,女,1984年2月生,漢族,吉林人,碩士學歷,講師,從事護理教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