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紅
摘 要:本文通過調查得知學生為什么會怕寫作文,然后又從兩個方面通過具體的事例來闡述如何提高學生的寫作興趣,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一是熱愛學生是教學取得成效的基礎;二是熱愛學生是教學取得成效的基礎。
關鍵詞:創(chuàng)設情境 興趣 活躍 氣氛
學生是我們教育的對象,作文是教學中的重點與難點。作為老師就該教學生學好語文、寫好作文。上學期我對本班的學生進行了語文學習的心理調查。從調查中了解到,學習語文最大的困難是什么時,他們幾乎是異口同聲地回答是作文。竟有86%的同學怕作文,甚至恨作文,分析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多數學生反映,主要困難是沒有什么東西好寫,這樣學生自然而失去了作文興趣。
如何提高學生的作文興趣呢?我認為首先要消除學生怕作文的心理。蘇聯教育家贊可夫說:“只有在學生情緒高漲不斷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的氣氛下,才能產生兒童作文豐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詞語。”這就告訴我們,兒童只有在心境良好的情況下,思維才能活躍,情感才能真實,想象才能豐富,個性才能發(fā)展,文章才能寫好。反之,如果學生心情壓抑如負重荷,怎么能寫好作文呢?這就要教師努力創(chuàng)設良好的寫作心境。[1]
一、熱愛學生是教學取得成效的基礎
學生良好的寫作心境,必須以良好的師生關系為前提。正像贊可夫所說的那樣:“當教師必不可少的,甚至幾乎是最主要的品質就是熱愛兒童”。教師在學生眼里既是可親的,在熱愛學生的前提下,學生就會在教師面前無所不談,作文時,就會暢開思想,大膽創(chuàng)作。反之,如果學生見教師敬而遠之,甚至有懼怕心理,作文時,情緒就會受影響,那怎能談得上寫好作文。文里矛盾的主要方面是教師,所以教師必須熱愛學生,尊重每一個學生,不歧視學習上困難比較大的學生。[2]
一次,我出了一道作文題《我們的學校》,大部分同學都交了本子,只有王軍同學遲遲沒交,我走到他身邊一看,一張白紙照青天,只字未寫。我溫和地問:“你怎么沒寫?”他抓抓頭說:“我很笨,不會寫”。我沒有指責,反而用鼓勵地口氣說:“寫吧,你一定能寫好!”他遲疑地望望我,終于拿起筆。過了好一會兒,他寫好了。交上來,我一看,本子上只有四句話:“學校很大,有新房子,老師教書很認真,同學們很高興”。我立刻用贊揚地口氣說:“寫得不錯,語句通順,層次清楚。原來你會寫作文嘛!”他有點吃驚,臉上掠過一絲笑容,似乎不相信自己的耳朵。我接著進一步提出要求:“現在你重新寫一篇,寫具體些,開頭加上學校名稱、地址、學校里的班級數。再把每一句改寫1小節(jié),要寫出學校怎樣?老師怎樣認真教書的?同學們高興表現在什么地方?結尾再寫出你如何喜歡自己的學校?”結果,他寫了近三百字的文章,從此,結束了交白卷的歷史。
學習的成功是最足以使學生感到滿意,愿意繼續(xù)學習的一種動力。因此衡量兒童作文,不能用成人的標準或教師自己的水平要求。要求過高或拔苗助長的做法,是造就兒童怕作文的一個重要因素。
一般來就,只要比上一次作文有所進步,就應該算是有成績而應加以鼓勵,讓每一個兒童能夠看到自己每次作文的點滴進步。例如發(fā)現兒童能夠把課本里的好詞好句或句式恰當地用進作文之中,就用紅筆圈上;發(fā)現兒童將課外書中學的好句或段,經過自己的加工,貼切地用自己的作文里,就畫上波浪線。對于選票、立意、布局、謀篇等方面,只有一方面比上次作文有進步就應該加上批語預以肯定。
例如我班有位差生,他在記人敘事時,總是思路不清、前言不對后語,無法表達自己的意思,到現在能按照事情的開始、經過、結束這樣的一個發(fā)展過程,無重點、不分詳略——寫出的“流水帳”,我覺得這是可喜的進步,應給予肯定。
總之,使學每位學生能夠看到自己每次作文中的進步和成績,體驗到成功的愉悅,寫作時就會充滿信心。
二、創(chuàng)設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
學生的學習,主要是通過課堂教學的形式進行。課堂教學中從樂趣入手,激起學生強烈的寫作欲望,形成一個愉快的,活潑的氛圍,對于學生寫作是十分重要的。創(chuàng)設愉快的課堂教學氛圍,還要從兒童特點出發(fā),運用各種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如運用圖畫、錄音進行看圖作文,聽音樂 作文,說說寫寫,讀讀寫寫,玩玩寫寫,做做寫寫等等來激發(fā)學生興趣、情感,給他們以真切感受體驗,激發(fā)他們鐵表達欲,調動起內在的積極的詞匯和思想感情。出口而成章,下筆而成文,那將是不言而喻的了。例如:我在教學生寫人物片斷教學中,是這樣引導學生進入角色:大家想想,要想成為一名演員必須具備什么條件?問題提出,教室嘩然,有的說:“要有美麗的外表;有的說:要把各種表情表演得像……”我接著說:“那誰能上臺為大家表演一下人的喜怒哀樂四種表情”。話音剛落,學生就紛紛舉手,在表演過程中,臺上臺下,笑聲一片。學生之間互相補充,完善表情特征,然后我就讓學生抓住表情特征,寫人物表情。這樣就使每個學生增進入角色,再加上自己的身休,學生就在愉快的情緒中學習寫作了。還有一次為了學生對游戲的直接興趣,引向對習作的間接興趣,就讓學生做了一個“漁夫摸螺”的游戲,然后問學生:“這個游戲好玩嗎?誰能把剛才玩游戲的過程說一說”。接著我就揭示習作題目,交代了習作要求。學生很快就把這次習作完成了。有位同學是這樣寫“漁夫摸螺”情景,我班王軍同學扮常演“漁夫”,七八個同學圍著漁夫,當“漁夫”轉過臉來時,田螺就飛快地傳開了,他瞪大眼睛掃視著圓圈中的每一個同學,同學們各種動作弄的眼花繚亂。他一會兒抓抓頭,一會兒搖搖手,一會兒點點頭,一會兒又皺皺眉,同學們看到“漁夫”被弄得團團轉,更加活躍了,又手一會兒向左,一會兒向右搖,一會兒又握著拳頭舉起,一樣的動作,一樣的表情,似乎每個同學中都有一個田螺……
另外,組織學生用紙做筆筒,做好以后在筆筒上畫上畫,寫上字句,最后把制作筆筒的經過寫下來,形成一篇《做筆筒》的文章,同學們高興地說:“游戲好玩,玩了好寫,寫了來讀一讀更有意思”。這樣學生在愉快的課堂氣氛中練習了觀察,積累了素材,動筆寫作就感到有話可寫了。
參考文獻
[1]《創(chuàng)設愉悅氛圍 激發(fā)寫作興趣 》 高社鵬 《新課程 下》 2012
[2]《創(chuàng)設愉快的課堂氣氛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 蔡偉艷 《教育界 基礎教育研究》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