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淑紅
摘 要:在新的課程標準下,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一定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笆谥贼~,不如授之以漁?!边@樣才能使其學會學習,終身受益。
關鍵詞:自主學習;培養(yǎng)興趣;培養(yǎng)習慣
隨著時代的進步和社會的發(fā)展,在新的教學改革中,有效教學的理念就是要注重學生自身素質的提高,因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轉變以往傳統(tǒng)的教育觀念,不能只單純關注學生的認知,忽視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其結果就是學生厭學,教師厭教,課堂教學死板,教學效率低下。所以我們要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就一定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一,在教學中應用興趣化教學策略。課程標準要求培養(yǎng)學生持續(xù)的化學學習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根據青少年心理特點,以及新課程標準的理念,都需要運用興趣化教學策略,從而調動學生學習化學的動力,變被動為主動學習?;瘜W教學離不開實驗,教師在每一堂化學課中,盡可能地通過實驗演示,激發(fā)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培養(yǎng)學生的邏輯思維和創(chuàng)造能力,這樣他們才會積極主動地要求學,喜歡學和堅持學。
第二,注重學生的主體性,引導學生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皩W習就是學會如何學習?!本蛯W校教育來說,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只是教學的引導者。學生的“學”和教師的“教”是相輔相成的,教師的“教”固然重要而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才是長久受用的本領。
1.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課前預習,是自主獲取知識的初步感知,也是培養(yǎng)自主、創(chuàng)新意識的重要前提。學生通過預習,熟悉教學內容,并且找出學習內容中的重難點。課堂上就會根據預習的情況“有的放矢”地聽講。就能較快地理解教學內容,減輕課堂負擔,為豐富教學內容奠定基礎,提高教學效率。
2.讓學生養(yǎng)成上課做筆記的習慣。高中課程難度大、任務重,有些知識僅在課堂上很難完全消化,對重點,難點知識學生要及時的做筆記,以便課后進行復習、鞏固,實踐表明,會做筆記的學生學習的自覺性高,學習主動性好,課堂學習效率高。我們作為教師一定要強調學生養(yǎng)成做筆記的好習慣,并定時對學生的筆記進行指導和評價。
3.讓學生養(yǎng)成良好的復習習慣。復習是學習活動的重要環(huán)節(jié),它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皩W而時習之”,“溫故而知新”,是古人強調復習的重要性。因此老師在新課前要適當復習,建立新舊知識的聯(lián)系,有助于學生鞏固掌握所學知識。此外教師要強調學生課后及時復習,進一步消化理解鞏固所學知識。心理學研究表明:學過知識后的短時間內遺忘很快,而往后的速度逐漸減慢。因此教師要求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制定復習計劃,養(yǎng)成定時復習的習慣,有助于鞏固所學的知識,提高學習效率。逐步養(yǎng)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習慣,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
第三,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教師要創(chuàng)設有效的教學情境,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合作學習,拓展學生的發(fā)展空間,在課堂教學中根據教學實際多設計一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科學探究,如進行分組實驗、分組討論、實踐活動等,讓學生親自參與,這樣學生之間可以相互合作,相互學習,交流和討論,發(fā)揮每個學生的潛能,使學生由被動變?yōu)橹鲃?,激發(fā)學生學習的動機和熱情,讓學生自覺做到耳到、口到、眼到、手到、心到,全面參與學習的全過程,在生生互動、師生互動中獨立思考,相互交流,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發(fā)揮自己的個性特長,從而成為學習活動的實踐者,成為學習的主人。
第四,注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和培養(yǎng),促進學生的發(fā)展?!敖處熓菍W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現(xiàn)代教育更注重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自我發(fā)展能力,教師在掌握了學生的知識水平的情況下,無論從備課,上課,課后輔導,都應以學生為中心,以培養(yǎng)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為目的,尤其在教學方法上要多下工夫,研究表明,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最有效的途徑是把學習方法滲透到教學中。比如我們在講氧化還原反應時,氧化劑、還原劑、氧化產物、還原產物的判斷是重點也是難點,這塊知識理論性很強,我們不能光教給學生一些理論知識,這就要求教師多設計一些典型練習,通過練習,讓學生學會分析問題,如何快速準確的進行判斷,逐漸掌握一些解決化學問題的方法和技巧,由“要我學”轉變?yōu)椤拔乙獙W”及“怎樣學”,從而在學習上循序漸進、逐步提高。
第五,注重對學生自主學習的評價與反饋,新的課程標準還強調對學生進行及時恰當的評價和反饋,教師在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上,通過各種方式和途徑來激勵學生積極參與到學習中來,要對客觀存在差異的學生提出不同的要求,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上獲得成功,讓學生體驗到成功的喜悅。特別是學習有困難的學生,自卑感較強,教師應盡量地發(fā)掘他們的閃光點,幫助他們樹立自信心,使他們時常能感受成功的喜悅。成功感是學生自主學習的激勵機制,給學生成功的體驗,強化和激勵學生主動學習,學生就會在自主學習中不斷地追尋這種體驗。激發(fā)學生探索知識的欲望,推動學生主動學習知識,從而確定更高的學習目標,促使學生自身的全面發(fā)展。
當今是知識化、信息化的社會,對每個人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終身學習能力是個人適應社會發(fā)展和謀求自身發(fā)展的基本條件。教師需要確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念,嚴格遵循“以學生發(fā)展為目標”的原則,將“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視為教學的靈魂,幫助學生自主學習,自主發(fā)展,為其終身發(fā)展打下扎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厚德.有效教學[M].教育科學出版社,2000.
[2]韓信.如何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EB].扶余教育信息網,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