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愛萍
摘 要 《基礎會計》是會計學的基礎課,也是會計學的入門學科,其重要性可想而知。對于中等職業(yè)學校會計專業(yè)的學生而言,能否順利入門,能否學好會計的第一門學科,受到自身和外界的一些因素影響。由于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個體差異性很明顯,因此要解決這些問題,會計老師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以下是本人在教學中的一些體會和感想。
關鍵詞 基礎會計 中等職業(yè)學校 教學
中圖分類號:G71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2-7661(2017)06-0047-02
隨著經濟的發(fā)展,財經專業(yè)漸成熱點。中等職業(yè)學校會計專業(yè)的生源充足,但與高等學校會計專業(yè)所不同的是:我們的學生差異較大,掌握的知識參差不齊;我們的模擬練習脫離實際,學生很難學以致用;我們的教材相對滯后,跟不上最新的財經政策。
一、中等職業(yè)學?;A會計教學現狀
1.學生基礎相差很大
進入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習的學生是初中里學習成績一般或較差的。進入職高以后,原來成績一般的學生會比較用功,他們基礎相對較好,容易接受新知識,因此在學習基礎會計時往往能脫穎而出,成為班里的佼佼者。對這部分學生,教師授課很輕松,也很喜歡他們。
原來成績較差的學生進入職高以后,有兩種情況:一部分雖然成績差,但比較遵守紀律;另一部分成績也差,表現也差。教師往往會忽視前者(大多數是女生),因為他們成績平平,又不會在課堂上搗亂,所以就成了教師的盲點。對于這部分學生教師應該多指導他們學習基礎會計的方法,這樣可以讓他們更快入門。教師最不喜歡的是后者,因為他們不僅成績很差,而且調皮搗蛋,成為班里的“焦點人物”,使老師很頭疼。對于他們,教師應耐心教導,強調基礎會計的重要性,使他們改變學習態(tài)度,對學習會計有一個新的認識。
2.基礎會計模擬練習與會計實踐有差距
會計是一門操作性較強的學科。通過模擬練習,可以誘導啟發(fā)學生,可以改變以往的“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可以培養(yǎng)學生實踐能力和應用能力,使理論理解得更具體,透徹,但是,基礎會計的模擬練習存在以下問題:
(1)基礎會計的模擬練習比較零碎,沒有整體性
比如在講會計憑證時,就只是讓學生練習編制會計憑證;在講會計賬簿時,只是讓學生練習登總分類賬,日記賬和明細賬;在講財務會計報告時,只是給出各賬戶的本期發(fā)生額和期末余額,讓學生練習編制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這樣學生很難掌握整個會計循環(huán),不知道實際會計工作的步驟,對于憑證,賬簿,報表中數據的來源也不清楚。
(2)根據業(yè)務題來填制記賬憑證與實際相差較大
基礎會計所涉及的經濟業(yè)務簡單,學生還不具備深入核算的能力,當然也不具備看原始憑證來填記賬憑證的能力。因此,在模擬練習時,只能根據已知業(yè)務題來填制記賬憑證。這與根據題目寫會計分錄相差不大,這樣的練習,使學生產生一種誤解,以為記賬憑證就是根據業(yè)務題來填制的,但實際會計工作是根據原始憑證填制記賬憑證的。這種練習,還會使學生在學習財務會計時,不會看原始憑證。
(3)賬戶少、數據簡單
基礎會計所涉及的經濟業(yè)務少,賬戶也少,而且數據簡單。如原材料賬戶,在模擬練習中一般中只有兩到三個明細賬戶,但實際會計工作中原材料的種類有幾百種甚至上千種。再如制造費用的分配,模擬練習中一般在兩種產品之間分配,但實際工作中,一個車間一個月內生產的產品可能有幾十種之多。
二、中等職業(yè)學?;A會計教學改革
1.結合實際,通俗易懂,深入淺出。中等職業(yè)學校學生理解能力有限,又沒有多少社會經濟概念基礎,基礎會計這種知識體系對他們來說很陌生,學得十分吃力。怎樣能把各種專業(yè)術語轉化為易接受的語言?可以考慮采用形象比喻、畫示意圖、類推等等方式。如企業(yè)生產業(yè)務的處理一章:內容較繁雜,涉及物資采購、生產、入庫、銷售許多環(huán)節(jié),過程抽象而且科目很多。可以用這樣的比喻:企業(yè)的生產過程實際上是一個價值流轉的過程,價值好比是一杯水,最初通過籌資流入企業(yè),不斷地變化存在形式后,最后通過分配等途徑流出企業(yè)。將這個比喻貫穿于企業(yè)經濟業(yè)務處理的始終,讓學生自己去思考這杯水怎么流,其次序、流量、對應關系如何,并學著自己畫出流程圖。如此一來可將抽象化為具體,有助于理解。再如一些會計術語,可采取由己及人,由小及大的類推方式,從他們熟悉的日常生活出發(fā)展開說明,使學生易于接受。
2.更新教材內容。隨著教學市場化的逐步深入,基礎會計教材的更新顯得尤為重要,它與課程改革有著密切的聯系。教材內容應該科學先進,并結合當前經濟發(fā)展的現狀,這樣才能滿足和適應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需要。為此,中等職業(yè)學校應該選擇教育部最新頒布的教材目錄及最新出版的教材。為了解決教材內容這個問題,教師上課時可以給學生補充一些最新的會計法律法規(guī)政策,學校也可編寫一些結合學生實際會計工作的補充教材,以彌補課本的不足。
總之,中等職業(yè)學?;A會計專業(yè)的教學存在著一些問題。因此,教師應適應學生的特點,做到因材施教,抓住重點,采取靈活多樣的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理論與實際相結合,使學生順利入門,為學習財務會計和走上社會崗位打好基礎。
參考文獻:
[1]梁秀媚.基礎會計教學反思[J].現代職業(yè)教育,2016,(7).
[2]陳艷華.基礎會計教學改革的探究與實踐[J].質量探索,2016,(2).
[3]楊芳.中職學?;A會計教學探討[J].教育周刊,2015,(12).
(責任編輯 李 翔)